三国:兴复汉室,从诛杀十常侍开始_第248章 不正经的圣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8章 不正经的圣旨 (第2/2页)

有些受宠若惊,看过之后,苦笑说道:“臣去年犯了个错。”

    刘辩眉头微皱,笑骂道,“让你看这道折子,你却提起了去年的错!”

    “去年陛下自污声望,以剔除保守旧臣之时,臣应该拦一拦的。”荀攸感叹道,“那些道貌岸然之辈,哪怕陛下拥有再圣洁的名望,他们为了自己手中的权利,也会使尽浑身解数去造谣的。”

    “陛下当初那么信任袁本初,反而他是造谣造的最狠的一个。”

    刘辩看了一眼那道密折,“你觉得这又是袁绍的谣言?”

    云台镇抚司刚刚抓了两个在城中散布吕布投奔了陶谦的游侠,人是从冀州来的。

    “臣觉得这个消息极有可能是真的,臣只是看到袁绍的所作所为,忽然有感而发。”荀攸说道,“臣与他曾也有不小的交情,却未想到此人小人到了如此地步。”

    感性了啊荀公达。

    “吕布在徐州,朕若不给点态度,是不是说不过去?”刘辩稍微有些为难。

    他不可能现在再派人马去徐州把吕布给擒回来。

    这事不现实。

    陶谦既然能藏吕布,肯定早就想好了应付他这个皇帝的说辞。

    大家都做的是表面功夫,左右不过一句话而已。

    刘辩跟陶谦谈的也是实打实的生意,也没把他当臣子去看待。

    这事,也不现实。

    “等曹将军将粮草押运上路之后,陛下可降旨陶谦,讨要朝廷叛将吕布!”荀攸说道。

    刘辩有点牙疼,“陶谦是个好卖主啊!”

    武库之中,堆放的老旧甲胄足有三万多套,这才卖出去不到一半。

    荀攸说道:“陛下不必忧心,陶谦定然会想个借口应付,该做的生意,一点也不耽误。”

    “即便是耽误了,陛下也可指派一名臣子,暗地里和陶谦交易,也许还能有个高价。”

    刘辩莞尔,“正经主意你给朕抠抠搜搜,这等馊主意,你是手拿把攥。”

    荀攸连忙惶恐拜倒在地,“陛下恕罪,臣一直尽忠职守,不敢藏私。”

    “起来吧。”刘辩捏了捏额头,有些无奈。

    当皇帝,开玩笑都是个奢望。

    “袁绍这个狗东西,实在令朕恼火。”刘辩幽幽说道。

    对于袁绍这个狗贼,刘辩只是提起来,就感觉心里堵了一口恶气。

    仗现在不能打,像袁绍一样散布一堆的谣言,对他也没什么作用。

    刘辩思来想去,好像拿这厮还没什么办法了。

    “陛下,何不效仿靳柯刺秦?”荀攸说道。

    搞刺杀,刘辩也不是没想过。

    可这事成功的概率并不大,反而白白葬送几个军中好手,好像没必要。

    荀攸见皇帝沉默,便接着说道:“陛下,天下有无数想要证明自己的游侠儿。”

    “若朝廷可颁发檄文,昭告天下,凡诛杀袁绍者,赏关内侯,荫三代。应该会有无数人往奔冀州,想尽办法去取了袁绍的性命。”

    一个关内侯,换袁绍的性命,刘辩想了想好像还挺值。

    “拟旨!”刘辩抖擞衣袖说道。

    不管有没有人能成功,只要想起从今往后,袁绍整日都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刘辩这气儿顿时就顺畅了许多,连秋日里这有些苍白的天色都明媚了起来。

    秦安立马铺开了圣旨,提笔挥毫。

    在草拟了几份诏书之后,他现在写的越来越顺手了。

    “陛下,且等等!”荀攸忽然喊道,“您现在该考虑扳回帝王的声望了。”

    “有必要吗?”刘辩反问道。

    他这个名声,当初的第一把火是他自己添的。

    诛十常侍,杀董卓,后来还亲自劫掠了那些古板守旧软蛋一般的公卿大夫。

    那时就已经糟糕到家了。

    之后,袁绍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又恶意捏造了无数东西。

    再之后朝廷攻打兖州,铲除地方门阀。

    他的名声就基本上算是坏到骨子里去了。

    “陛下,非常有必要!”荀攸说的无比郑重。

    “天下多的是不明觉厉,人云亦云之辈,陛下不可放任自流。”

    刘辩想想好像也的确是这么回事,便对秦安说道:“加上吧!”

    终于有了秀一把机会的秦安,好好的酝酿了一下,这才再度提笔。

    挥毫间,便是洋洋洒洒近千言。

    刘辩眺首看了一眼,东西写的挺好,文辞华丽,声势浩大。

    可就是太多了。

    “秦安,你要知道你这个东西是写给百姓看的,字少点!”刘辩说道。

    “唯!”

    秦安深吸口气,换了封空白圣旨,继续写。

    “你等等。”刘辩看了看,喊道,“百姓看的东西,要直白,简单,不必如此拗口。”

    这给秦安直接整不会了,看着圣旨,两眼茫然。

    “就这么写,袁绍狗贼污朕太甚,欺君之罪不可饶恕,凡有识之士,若诛袁绍,赏关内侯。再加两句,关中沃土千里,凡前来垦荒定居之百姓,朝廷赏赐田产、租赁牛羊,田赋减免,无加征之徭役。”刘辩说道。

    荀攸、秦安:……

    这算是……什么圣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