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绣衣御史的后劲! (第2/2页)
/br> 眼看皇甫嵩又要折回去参观镇抚司,卢植一把给拽了回来,“别莽撞。” “这么一大把年纪了,怎么还跟个少年人似的。” 皇甫嵩无语说道:“我是看你们两个这猜来猜去的难受,没那么麻烦。” “可能是绣衣使者。”朱儁忽然说道,“不是我们猜来猜去的麻烦,而是这个事,应该慎重。若当真是绣衣使者,开衙当天,三公联袂闯衙。你信不信陛下一气之下,能让你立马回家种田?” “不至于,陛下的心胸没有你那么狭隘。”皇甫嵩蔑视说道,“不过,绣衣使者啊……” 绣衣使者在前汉(西汉)是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名字。 尤其是在汉武帝时期,就连皇亲国戚听见这个名字也得悄悄打几个哆嗦。 当时著名的巫蛊之祸,就出自直指绣衣御史江充之手。 “你想起了谁?”朱儁揶揄道。 皇甫嵩沉吸了口气,抹了把脸说道:“好几个人,绣衣御史可不算什么好官。” “此事,我看我们没有必要在这么衙门前瞎绕,应该直接问陛下。” “善。”朱儁说道,“正有此意。” 卢植却忽然说道:“我看也没有必要,陛下不动声色的都已经开衙了,你以为我们能劝得了?而且也不必过多怀疑了,应该就是类似于绣衣御史的一个衙门。”
“云台镇抚司的主官,一位是阳翟长公主侑,一位是刑徒军中出了名冷面校尉臧典。” “这二人组在一起,事情几乎已经是明摆着的了。” 皇甫嵩将两只手背在了身后,“别支支吾吾的了,不管有没有用,此事我们也应该知晓。走吧,随我一道入宫面圣,一点也不爽利。” 三人最终还是达成了统一意见。 哪怕皇帝不听,但他们也应该有态度。 德阳殿。 刘辩在听完皇甫嵩三人的担忧之后,很平静的说道:“此事未能及时与三位卿家相商,是朕的失误,也没其他的原因,就是朕忘了。” 皇甫嵩三人:…… 他们想到了很多的理由和可能,但谁也没想到皇帝竟然是……忘了?! “云台镇抚司确实有几份相似与前汉的绣衣御史,但两者并非是一回事。”刘辩坦然说道,“这个衙门是朕在阳翟得知长公主刘侑的商队,在与外族通商之时,会率先买通当地的一些人手用来传递消息,才想起来的。” “朝廷接下来必然还有无数次的硬仗要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若能提前探知敌军的动向、兵力部署,与屯粮之所,战事将会顺利数倍。” “这是云台镇抚司的主要职责。” 原来是如此吗? 皇甫嵩三人稍微松了口气,并感觉这个衙门好像真的有大用。 用好了,简直是一把利器! “不过,云台镇抚司也兼顾督查地方之责。”刘辩面带笑意,幽幽说道。 皇甫嵩三人:…… 这是职责更多了的绣衣御史吧! “三位卿家不要因为前汉的绣衣御史,而对云台镇抚司有过多的担忧,他们只是朕的耳目,有督查的权利,但不会代朕行事,惩处不法。”刘辩说道。 他很清楚这三位大佬联袂而来的原因。 汉武帝的绣衣御史,对朝臣心中的阴影,跟锦衣卫那是一个量级的。 他们担忧,也是正常的。 “敢问陛下,若云台镇抚司发现不法当如何处置?”朱儁问道。 刘辩拍了拍面前的玉案,“当地方上的不法之事摆在了朕的案前,卿家以为该如何?” 自然是该如何办便如何办! “臣遵旨!”朱儁不但没有了任何的问题,反而还觉得云台镇抚司很应该有。 它将会是永远悬在朝臣和地方官吏脑袋上的一柄利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