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十里灾民 (第1/2页)
“行,那就走吧,只是你们这老胳膊老腿,可千万不要在路途上出什么问题。” 朱成瞥了一眼朱元璋三人。 三人都已经年过半百。 不过精气神的状态似乎还都不错。 “呵呵。” 朱元璋玩味的看了一眼朱成。 “康王殿下,咱老赵的身体可不赖,别说是马车,就算是骑马,也没有任何问题。” 他朱元璋马上的元帅! 蓝玉和徐达亦是悍将。 赶路算什么啦? “骑马我不行。” 朱成一翻白眼。 还是坐马车吧。 一行人上到马车上,不用朱元璋嘱咐,锦衣卫就已经悄然的跟在后面。 马车的空间并不大,但容纳4人还算没有问题,至于两名丫鬟——茉莉和百合,坐在后面的马车上。 整个车队不过两名马夫、朱成、两名丫鬟而已。 “康王殿下不担心路上安全问题?” 朱元璋问道。 就算是现在的大明,在某些偏远的地方,还是会有流寇的存在。 如果遇到流寇。 朱成的队伍,绝对是白给啊! “走官道,驿站停歇,换马,星夜兼程,不会有问题。” 朱成说道。 “也是。” 朱元璋点了点头。 只要走官道,那么遭遇问题的几率便会小上不少,但路途会稍远一些。 马车缓缓开动。 刚一离开应天府,朱元璋便是察觉到马车有些不对劲。 应天府内的路比较平整。 不颠簸还说得过去,为何在官道上,竟然也几乎感受不到颠簸感? 要知道就算是官道,也难免坑坑洼洼。 不应该如此平稳! 不。 不是完全的平稳,而是并不明显的抖动,正常而言的马车,颠簸起来就像是炒菜。 人在马车里上下颠。 可是坐在朱成的马车中,颠簸感被微弱的起伏感所替代。 让朱元璋非常好奇。 “是弹簧。” 朱成解释道。 “在马车轴承和轮子的接触面上,有螺旋状的铁丝,车轮的震动被铁丝吸收,咱的马车就没有那么颠簸了,而是只有轻微的起伏感。” “康王殿下还真是聪慧,竟然有如此巧妙地设计。” 蓝玉由衷的感叹道。 这马车。 是蓝玉做过最舒服的,如果可以买到,那么无论花多少钱,蓝玉都心甘如怡。 “还真不是我,得归功于炼钢厂的一位工人。” 朱成抬起手,轻轻摸了摸鼻尖。 弹簧的名字是他所起。 但这东西,乃是炼钢厂一名厂头发明出来的,那名厂头父亲是马车行的。 他研究一番,弄出来弹簧减震装置。 “大明的能人可不少。” 朱成由衷的感叹。 “是啊,可就算如此,康王殿下仍是其中的佼佼者。” 朱元璋附和道。 ——大明首席工匠,都想将荣誉让给你。 “还行。” 朱成耸了耸肩。 …… 在马车的疾驰下,朱元璋三人花费2天时间,从应天府赶到汉中府附近。 一路上不知道跑死多少匹马。 “下车吧。” 在距离汉中府城内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朱成让车夫停止驾车。 随后对朱元璋三人说道。 “这里就停下吗?” 朱元璋不解的问道。 “嗯。” 朱成点了点头,随后开口解释道。 “这里距离三晋之地非常近,三晋之地面临百年难遇的旱灾,我番地的耕种地肯定也收到影响,我想看看影响到底大不大。” 说完后。 朱成就从马车上跳下来,朱元璋三人只能跟上。 离开马车之后。 朱成四人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