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因为第三个皇帝,也是造反来的 (第2/2页)
望的事情,可只要皇帝下达损害他们利益政令,一个个的又跳出来,用礼法、圣人言论在左右朝政。” “圣人言论对于百姓有个屁用!” “太对了!” 朱元璋听到朱成这些话,恨不得拍手表示赞同,在处理朝政的时候。 那些大儒也给他上过眼药。 明明对子民有用的政令,他们却一个劲的反驳。 ‘子曾经说过’、‘程朱理学’、‘陛下三思否则恐遗臭万年’…… 如果不是朱元璋刀利,那些大儒到现在也会叽叽歪歪。 朱元璋最开始觉得,这些大儒或许还真是为国家好,但经过朱成一说,他才发现。 这就是披着为国的名义,大肆满足自己私欲嘛。 仔细想想。 的确有许多政令,可能触及大儒们的道德线,但也没有遭到他们反驳。 原因很简单,那些政令有利于大儒。 “好啊!” 朱元璋咬紧牙关,双模之中浮现出一丝冷冽,大儒和清流,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 可偏偏朱允炆天天和大儒、清流走的近。 ——不妙不妙,得快些扭转朱允炆的教育。 “一旦朱允炆登基之后,必定会事事听从于大儒,而首要一件事,怕不就是削藩哦。” 朱成哼笑着说道。 “削藩!?” 老朱更加震惊。 从朱允炆的表现来看,他也算得上仁德,应该不会削藩吧。 削藩相当于针对亲人了。 而且过程…… 肯定非常血腥。 “大概率吧。” 朱成摸着下巴。 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发生变更,就像是蝴蝶煽动翅膀一样。 但削藩的事儿,大概是定局。 “老赵你想,朱允炆登基,相当于大儒把持朝政,大儒把持朝政,肯定要中央集权。” “本来吧,从朱允炆的角度来看,藩王是拱卫京师,守护他的权力,应该继续交好。” “但对于大儒而言,拱卫京师的藩王,就是他们独断朝政的最大阻碍。” “朱允炆的削藩,其实是大儒的削藩。” “估计现在我的好侄儿,脑海中就已经被灌满各种藩王的危害咯。” “藩王被逼无奈,自然会选择造反。” “……” 朱成所言,听得朱元璋心惊rou跳。 虽然无稽。 但仔细盘算,句句话都踩在逻辑上,整个事件还真有可能发生。 这才是朱元璋最害怕的地方。 朱允炆登基。 朝政被大儒把持,削藩,被逼无奈的藩王造反…… 经过这等折腾。 这大明。 将会是何等的破落。 “只是不知道,康王殿下眼中,被削藩压迫的藩王,谁才是那个最终造反的人?” 朱元璋眯起眼睛,等待朱成一个答复。 “既然康王殿下早就预料到这点,是不是也已经在暗暗筹备了呢?” “……” 朱元璋这个问题问出,一旁的徐达紧张起来。 ——杀人诛心的问题。 如果朱成随意开口,哪怕表露出一丝一毫的意图,恐怕都不会被老朱容忍。 他还在位呢! 一个皇子准备造反,无论如何,那也是造的大明的反。 徐妙锦必会被牵扯。 他徐家…… 累卵之危啊。 “这你就说笑了,我对皇位没有丝毫兴趣,啥时候我的小侄儿登基,我主动选择归于庶民,懒得争来争去,享受生活它不香么?” 朱成坦然的说道。 “……” 朱元璋不信。 朱成竟然能如此轻松的放弃尊贵的藩王身份,享受庶民生活?? 徐达和蓝玉也都看向朱成。 但就算是精如人精的三人,也没有从朱成脸上看出一丝谎言的神色。 字字本心,心思坦然。 浩瀚如君子。 没有丝毫藏掖。 这份淡薄,让朱元璋都有些羞愧,竟然觉得朱成会造大明的反。 哎呀! 那可是自己的十三皇儿啊! 很显然。 老朱没有吸取到之前的教训,朱成的下一句话,让老朱又破了防。 “毕竟藩王没有士族门阀舒服。” “想要雄踞一方。” “又何必拘泥身份?” “我,要成为大明第一门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