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北电96开始_第一百七十四章 《英雄》和再见章子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 《英雄》和再见章子依 (第3/3页)

想法要多得多,也能让自己和自己的影视公司扬名下,彻底奠定自己在圈内的地位。

    真正的名利双收。

    既然张卫平他们还没有这个项目,而这个项目又能让自己名利双收,那为什么祁魏不自己搞,要服张卫平一起合作呢。

    原因很简单,众人拾柴火焰高。

    后世《英雄》这部大片,从电影的筹备到演员的挑选....电影上映时的防盗工作到最后国内外资金回笼,到处都是通力合作的结果。

    没有那么多投资方和出品方一起出力,这部电影也取得不了那么高的成就。

    吃独食是行不通的。

    不仅在娱乐圈,在各行各业都是如此。

    一起将蛋糕做大,分得其中一大块就行了。

    既然如此,和谁合作都是合作,那为什么还要找张卫平呢?

    很简单,因为他有老谋子。

    电影是导演的艺术,后世《英雄》那么成功,是离不开老谋子的。

    如今在国际有影响力的内地导演也就陈大导,老谋子等寥寥数人。

    电影想在国外卖得高价,还真需要他们的影响力。

    这些大导中,尝试做商业电影的只有几位,能驾驭这种商业大片的更少之又少。

    至于陈大导,他刚刚“搞砸”了一部商业大片,若是让他执导这部电影,以他现在在剧组独断专行的作风,那就很有可能让《一个馒头引起的惨案》提前上演了。

    他在千禧年初拍得那部电视剧《吕布与貂蝉》就已经开始放飞自我了。

    找谁都不可能找他。

    至于其他人,还不如老谋子靠谱了。

    那为什么不将导演人选放宽至港台乃至国际呢。

    因为祁魏不放心他们,这个时候内地资本可是被港台影视圈当做凯子呢,祁魏可不想成为他们坑蒙拐骗的大水喉。

    还是老谋子是正确选项。

    所以和张卫平合作还是更合适。

    看着二张已经有了合作的想法,现在祁魏和他们的关系正处于蜜月期,祁魏突然又想到了什么事情。

    然后道:“我听张总的公司在本子那已经组建了发行渠道,是不是有这件事。”

    张卫平点零头回答道:“这还是多亏了老谋子的名气。”

    这就是国际大导演名气的体现了。

    老谋子正在拍的《我的父亲母亲》投资过了千万,而这样一部相对文艺的电影在国内是收不回这个投资的。

    哪怕是老谋子这样的大导也不行,因为题材不吃香。

    张卫平给老谋子投资这样一部戏,更多的是想在国际上卖片来收回成本甚至盈利的。

    而张卫平对市场也是有一定敏感度的,他也感觉到像这种亲情爱情文艺电影在本子能受欢迎。

    他在本子那组建发行渠道就是准备将这部电影卖到本子的。

    实际上从后世的记忆中祁魏知道《我的父亲母亲》在本子票房很不错,当年在本子仅次于祁魏手中的那部《那山那人那狗》。

    “张总应该知道我进组前拍了一部霍健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这是我公司投资出品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在国内可能不那么受欢迎,所以我想通过张总你的公司渠道卖到国外。”

    “这个没问题。”张卫平十分爽快的答应了。

    “那就多谢张总了。”

    张卫平之所以答应的这么爽快,一是因为他有了和祁魏共同开发《英雄》这个项目的想法。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祁魏已经卖了他一个好。

    通过《网络时代的爱情》超千万的票房成绩,祁魏已经证明了自己的电影市场号召力。

    祁魏的参演能让一部电影多个几百万的票房,而当初老谋子给祁魏开的20万片酬就不合适了。

    祁魏还没进组,是有重新谈待遇的资本的。

    坐地起价也许对其他演员信誉上有影响,但这影响不到已经成为资本的祁魏。

    要个上百万的片酬都不过分,因为之前就有剧组邀请祁魏拍电影开出了更高的片酬。

    但祁魏并没有这么做。

    和张卫平他们聊得差不多了,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个鬼灵鬼灵的姑娘。

    “祁魏,你来了啊。”她笑得很开心,对祁魏大声喊道。

    祁魏转头看去,正是章子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