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寇准的忧虑 又现遗旨 (第2/2页)
,乱上添乱。 寇准没料到包拯的想法这么保守,也不认为他的想法会起到什么作用,已经有点后悔拉他过来了。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先说服佘太君出面,具体行动时,大可以对她另行谋划引导: “老太君,寇某知道你们对王相有不少怨气,可这次是为了保住大宋江山。” “先帝仁厚,对杨家向来不曾薄待,你们也不想看到大宋江山被潘仁美篡夺吧……” 见佘太君现出犹豫之色,寇准正要再接再厉,加紧劝说,穆桂英却突然插言道: “老太君,先帝把军国重事托于三位重臣,就算王丞相不在,还有忠靖侯。” “我杨家不过武勋,位卑而薄,怎可僭越名位,擅自插手朝政?” 曹斌一向jianian滑,又重视情报,她不信曹斌不知京中境况,既然对方没有对杨家作出安排,必有其他谋划,也不会让杨家受害。 这一点她还是很相信曹斌的。 而且寇准说到先帝厚待,让她有点不悦,若先帝真心厚待杨家,她们也不会起起落落,时常被敲打压制了。 相比于杨家,先帝更加厚待潘氏,否则潘仁美也没有能力遥控山西,导致宗保发生意外了。 听到穆桂英的话,佘太君也反应过来,潘太后抓人的理由再不正当,也是大宋太后,占据大义名分。 何况杨家现在托庇于曹斌,他都没有参与,杨家有什么理由替王延龄等人出头?于是摇头道:
“寇大人不必说了,老身不懂什么朝争,只知为国家效力尽忠。” “若无朝廷明旨,老身不敢擅自行事。” 寇准眼看要说服佘太君,没想到被穆桂英一言拒绝,顿时有点急了: “浑天侯,忠靖侯远在淮东,鞭长莫及,等他回京,恐怕为时已晚。” “他势力单薄,如何能以一己之力抗衡潘氏父女?这对杨家也不利啊。” 此时,他已经后悔坐视王延龄等人将曹斌调出汴京,破坏先帝的制衡之法了。 他更担心,王延龄倒台后,曹斌这个没节cao的,会因潘氏父女势大,投靠对方,助纣为虐。 这家伙毕竟不是什么刚直的人,虽然有才,做事底线却一塌糊涂。 穆桂英却不是那么容易说服的: “我天波府实在无能为力,若寇大人有所谋划,何不去找狄青将军商议?” “他乃是殿前司指挥副使,掌管京中禁军……” 听到这话,寇准颇为无奈,他早就找过狄青,只是他既无朝廷明令,又与狄青没有交情,对方更不会理他。 想到这里,寇准有些绝望道: “大宋怕是无日将乱矣。” 待送走寇准与包拯,佘太君才忧心忡忡叹息道: “江山不宁,我等却无能为力,难啊!” 穆桂英在一旁搀扶着她安慰道: “老太君不必过于忧心,我等毕竟不掌朝堂,不明其中算计,此时理应相信曹斌。” 佘太君点了点头: “明日就是大朝,看看潘氏父女打算如何吧。” 第二日大朝,大殿前方空缺不少位置,潘仁美一脸意气风发,竟越过政事堂自己押起朝班来,潘太后也杏眼含威,欲加威重。 佘太君暗自叹息一声,见潘太后指斥王延龄擅权,大封近臣,颇为忧虑。 其间虽有包拯等人直言进谏,却被殿中御史以犯上之名处罚,连说话的机会都被剥夺,再不能撼动潘太后。 正当潘太后沉浸在大权尽握的畅快时,王延龄突然举着一张圣旨闯入大殿,嘶声高喝道: “先帝遗旨,若太后潘氏与其父无端贬斥重臣,兵戈内伐,则有篡夺之嫌,令王延龄奉请太皇太后监国。” 潘太后闻言脸色大变,娇声怒斥道: “王延龄你好大的胆子,私自逃狱不说,竟还敢伪造先帝遗旨,快将他拿下。” 正这时,太皇太后刘氏已着凤冠霞帔走入大殿,瞥了潘太后一眼道: “哀家可以作证,王相公所奉遗旨真实无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