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疯狂海贸 曹侯爷的阴毒之谋 (第1/2页)
见众人震惊中还带着一些疑虑,曹斌也没有废话,对李清照示意了一下道: “李娘子,就由你向太后娘娘与诸位大臣详细汇报一下市舶司的税入情况吧。” 寇准、包拯等人闻言,顿时明白了曹斌叫个“女衙属”跟着的原因,不由暗暗翻起了白眼。 历任三司使,哪个不是博闻强记,精通数字的高手?、 就算蔡京执掌三司时,只要先帝询问,他也能准确报出大部分数字。 只有曹斌这个奇葩,竟让下属当众翻账本。 恐怕他这个三司使是最省脑子的人吧。 但随着李清照的汇报,他们心里的腹腓也渐渐消失了,因为李清照汇报得太详细了。 “自年初至五月三十一日,明州港共到岸香料两船,合计六百料,抽解九十料,得钱一万三千五百贯……” “生铁一万五千料……” “稻米九十五万石……” “珍珠、玛瑙、琉璃、象牙、金银……” 林林总总,共几百种商品,记录得清晰无比,寇准等人也一直在跟着心算。 待李清照念完,众人眼睛都鼓了起来,寇准惊叹道: “真有二百万贯之多,没想到海贸竟还有这么大的潜力?真是不敢置信!” 曹斌嫌弃地看了他一眼,说道: “寇知院不要这么没出息,不过才二百多万贯。” “这只是开始,若海贸多发展一两年,收入还能翻倍!”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惊住了,寇准更是提高音量道: “什么?再次翻倍?” “忠靖侯,朝堂之上,可不能玩笑!” 这也怪不得众人失态。 要知道,除去实物税外,自从太祖开始,大宋岁入最多的年景,全国税入的银钱也不过四千多万贯。 这数字看着不少,但那可是包括盐、铁、茶、酒等朝廷专卖获利,也包括全国各地农、商缴税,还有各种杂税加起来的银钱收入。 为何这两年中,各地造反的乱民此起彼伏? 就是朝廷动兵花费太多,维持艰难,为了多征几百万贯杂税引起的。 若海贸税入能达到八百万贯,那就是额外多出了两成岁入银钱。 完全可以凭借这些税收,在短短数年内,完全抹平前年大战造成的损失,甚至让大宋的繁荣程度,超过大战之前的先帝时期,让朝廷再无银钱压力。 想到能超越先帝,潘太后险些把持不住情绪,眼里满是兴奋,她紧紧盯着曹斌,怎么看,都觉得他特别可爱。 见潘太后与众臣为曹斌的才能惊叹,庞太妃的脸上也满是笑意,十分受用。 她早已将曹斌当成最亲近的家人,曹斌越是出色,她越是高兴。 包拯此时也十分愉悦,同时也有些后怕,多亏了当年没有一时兴起铡了曹斌,否则岂不是让朝廷损失一位大才? 正当众人向曹斌询问接下来的海贸计划时,贺剑章突然用请教的语气问道: “忠靖侯,老夫愚昧,有些不解之处还望教导。” “我大宋海贸的抽解向来是十货抽一作税,为何刚才所报,香料。黄金等货物却二十抽三?” “粮食、铁矿却二十抽一?这……似乎与朝廷规定税额不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