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身在荒山青垄处 心随鸿雁彩云边(上)  (第1/4页)
    一片霜天高,    往来鸿雁远。    无处逐心浪,    前程何漫漫。    ——秋意·山中抒怀    1987年是艾茶山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丰收之年,继小麦丰收之后,苞米、花生、黄豆等秋作物又以饱满的姿态迎来了金秋。庄稼人把高贵的花生收回家,翻晒着白胖胖的花生果,心里翻腾着喜悦的浪花。王万全说:“今年可有花生油吃了,等榨了油,要好好炸一锅油馃,犒劳犒劳咱们的枯肠空肚。”何田田美滋滋地说:“行,还要炸点酥果,给孩子们当零食。”    王大富在一旁垛着花生秧,说:“刺槐坡那一亩地还收了二百斤黄豆,是不是也要榨油?”何田田说:“黄豆榨油不可惜了?把黄豆跟苞米和在一起磨成面,烀出来的饼子宣宣的,那才叫好吃。”    王山贵说:“苞米饼子有什么好吃的,俺还是爱吃馒头。”    王大富说:“就你馋,这点麦子还不够你自己吃的。”    何田田看着小儿子,说:“庄稼人能吃上苞米饼子就不错了,顿顿吃白面,那是工作人。”    王山贵说:“我要当工作人。”    王大富说:“想当工作人,就要好好念书。”    王山贵说:“你也想当工作人,为什么不好好念书?”    王大富揪住弟弟的耳朵,说:“我是榆木脑袋学不会,你是就知道作祸,有记性没有?”王山贵疼得龇牙咧嘴,嘴上仍然不服输,说:“就像你没作过祸一样。你小时候跟志腾哥哥一起,往村头高二爷家的咸菜缸里尿尿,还说童子尿大补,气得高二爷心口窝疼。”    王秋荣好奇地问:“大哥,高二爷把咸菜扔了还是吃了?”    王大富没好气地说:“别听他胡扯,这事是你志腾哥哥干的。”    王秋荣认真地说:“肯定也有你一份。你和志腾哥哥一贯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她每天都跟大人一起收听长篇评书《杨家将》,刚学会了一个新词,就用上了。    随着秋收的到来,那些进城工作的农村青年纷纷回到村里,帮家里收拾庄稼,他们一个个穿着时尚的衣服,骑着崭新的自行车,后座上驮着各式包裹,里面装满了只有城里才有的稀罕物,在平静的山沟里引起一阵阵轰动。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成为惹人瞩目的焦点人物,乡亲们热情地围着他们,扯着一些闲话。他们说起话来,也是那么矜持,往往是城里人可不会这样,城里人可不会那样,弄得乡亲们都陪着小心,不敢随意说话。    左家夼的左文山也回来了,这天他提着两兜点心,来到桃树夼看他小姨。看到他,伙伴们都惊呆了,怪不得大家都想进城,城里还真是养人,这个曾经傻头傻脑的大潮巴,早已是毛毛虫变飞蛾——换了模样:身穿笔挺的西装,脚登铮亮的皮鞋,戴着蛤蟆镜,梳着大分头,一付城里人的派头。伙伴们跟他搭个话,他端起架子,一付爱理不理、高高在上的模样。    “文山,大工作人,什么时候回来的?”有伙伴打招呼。    “前天晚上。”左文山昂着头回答,“休班,休三天班。”    休班,多么光荣的词汇啊!引来伙伴们一阵惊叹。    “休班好,休班好。”伙伴搓着手,陪着笑,有些窘迫。    “文山,转正没有?”有老人问道。    “要先转合同,才能转正,不过快了。”左文山信心满满。他已经进城上班,前途大好。    “你问问你二姑呗,有机会也给俺在城里找个工作。”伙伴们腆着脸皮说,眼睛里满是热切的希望。    “现在农民想进城上班,难办得很。很多工厂都在辞退农村来的临时工,我要是没关系,早就被辞退了。”左文山大摇其头,说,“现在工厂招工,只招城镇户口的。”言下之意,这些农村青年,根本就没有进城工作的机会。    伙伴们都是一声叹息,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失望。    就在这个躁动的秋天,桃树夼村传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村里的小青年马成虎要进城上班了。马成虎的二姨父的表兄弟在县城上班,据说刚刚当上了科长。    这天早晨,马成虎把行李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在父母的陪同下,就出了家门。一打开门,看到门外的街道上站满了人,有父辈,也有爷辈,更多的是村里的伙伴。他本来想骑上自行车,但看到伙伴们后,就改变了主意,他纵然他没有读过多少书,也知道骄傲的架子总要在伙伴们面前摆一摆,才算展扬了一回。于是,他推着自行车,昂着头,大摇大摆地从街道走过,眼睛不时地瞟着两边,从伙伴们的脸上他看到了羡慕,看到了嫉妒,心里不禁有些得意。他家的条件马马虎虎,他人长得马马虎虎,做事也是马马虎虎,一直以来他就是这么马马虎虎地生活着,从来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村里的焦点人物。    “哥,这小子走在你前面了。”高志山说完这句话,赶紧捂住嘴,看着高志腾,觉得自己好像说错了话。    高志岭说:“先胖不是胖,后胖压倒炕。你看大葱白肥头大耳的,斤两绝对够了。”    “俺是怕马虎把咱哥落没影了。”    “怕啥,就马虎这点水平,大葱白能让他先走三步。”    王大富说:“马虎这是笨鸟先飞,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懂不懂。”    一位伙伴说:“俺怎么觉得他是早起的虫儿呢。”    “俺叫马成虎,不是虎,是虫。”这两句话被马成虎听到了,他一着急,争辩了一句,众人一阵哄笑。    “马虎,你这是要去哪?”一个伙伴明知故问。    马成虎立即大声说:“到车辆配件厂报到。”    “进城了?了不得了,马虎,你成精了。”    马成虎得意地说:“那是,二十多年的老虎,终于出山了。”他二十六岁,属虎。    “马虎哥,你到了城里,可不能忘了俺。”一个大嫚在人堆里向马成虎招手。    马成虎咧着嘴说:“放心吧,俺是个马虎人,从来就没想着你。”    高志岭自然不甘落后,也说了一句:“马虎精,你一路走好。”    马成虎知道高志岭没好话,说:“大兄弟放心,俺虽然马虎,但走路稳当着呢。”    年轻一辈们跟马成虎说着话,老一辈也没闲着,议论纷纷。    “虎子从小长得跟别的孩子两样,虎头虎脑,精神着哪,一看就不是庄稼人。”    “可不,不知道的人说他马马虎虎,咱村里人可心里明白,那是心不在肺,人家工作人不稀在农村混日子。”    “谁家有合适闺女,赶紧来提亲,现在工作人抢手。”    “虎子都是工作人了,还不找个工作人?能看上农村的闺女?”    马成虎一路看,一路听,慢腾腾地走到村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