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多线叙事【二合一】 (第2/3页)
> 但是,对于一名演员来说,想要演好喜剧往往更难。 拍摄已经进行了一周了,这几天的戏份都是围绕着男主角马先勇,张果立稳定发挥,杨蜜也找到了自己的感觉,再加上孙羿事先准备完善的场景分镜头,整个拍摄的进度非常快。 众所周知,摄影机的拍摄角度是由被摄物的视角来决定的,尤其是涉及到两组人物的镜头。 两人配合默契,很快就碰撞出了化学反应,再加上搞笑的方言效果,有的剧组人员都没忍住,站在片场角落就“鹅”“鹅”的乐了出来。 周讯笑眯眯的盯着孙羿,圆溜溜的眼睛亮亮的,饱含着异样的神采。 “啊又做啥子。” 孙羿摘下头盔,大喘了一口气,顺手摸了一把脸上的汗水。 张毅颤颤巍巍的回复。 真没办法,虽说他也是正常男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需求,但要是不再剧组,他说不准就直接从了。 回归剧组。 三人现在都是用的黔南口音,经过一个多礼拜的突击培训,他们的黔南方言,现在根本听不出一丝破绽。 所以在接下来的拍摄中,她也是全力以赴,极力配合孙羿,拍摄外,也是有意识的跟孙羿多多交流。 可现在剧组在这呢,这其中大半还是他工作室里的员工,他身位老板,真干不出来这事。 这时,刘师兄控制着一号机推到近景,给了周讯一个面部特写。 盛和根本不会英文,本来孙羿让他直接说开始的,他偏不,非要讲英文,说这样显得专业,好在,他练的还行,没出啥洋相。 “上药。” 喜剧对于观众来讲,是最直观的表演形式。演的出彩,观众就会捧腹大笑,演的不好,观众就会莫名其妙。 以后再拍戏,还是得额外再找个敢说话的,一味拍马屁的,听着是舒服,可时间长了,自己很容易就飘了。 整个镜头的画面在阳光下,带上了一股湿漉漉的感觉,配合滤镜,让画面在气氛上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形成一种湿热的黄绿色调,格外的漂亮。 最初的剧情,眼镜跟大头这对劫匪闯入马嘉琪的家中,面对瘫痪的马嘉琪,眼镜跟大头是主导的一方。 “呦,呦,这不是片场里,孙大导演喊咔的时候了。” 要是这么拍,那完了,电影里直接穿帮,观众看完都得懵逼,这怎么前脚太阳高照,后脚就阴沉沉了。 “咱们先来一遍。” 也就是这次的电影戏份不够多,两人的对手戏,感情表达的又非常内敛跟含蓄,不然她都想尝试一把“老牛吃嫩草”的感觉。 “暴露.暴露暴露” 这次,孙羿就准备给他打开喜剧的大门。 三人的戏份算是全片中最长的部分了,整整拍了接近两个礼拜,因为随着剧情的发展,三人每天的拍摄都要重新调整机位。 “你也摘了吧,我暴露,就是你暴露。” 接下来,全片就剩最后一段在西山大桥的,所有人物多线叙事交汇的高潮戏份。 在拍摄天台的戏份时,ng的次数最多,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竟然出在周讯身上。 “哪个是你兄弟。” 可马嘉琪不是正常的人,她是一个高位截瘫患者,她除了脑袋,其他地方都不能动。 还真没看出啥毛病。 周讯也体现了极强的敬业精神,胳膊,腋下,在穿了防护的情况下,依然被磨出了一道道的血印,浑身上下被磕碰的青紫处简直数不过来。 张毅的表情夸张但并不做作。 求推荐,求月票,求订阅。 这一小段表演完毕,孙羿适时的暂停下来,走回监视器旁,回看刚才的效果。 这样一来,观众的印象就会加深,并且心理冒出疑问。 索性,忍住了。 周讯甚至笃定,也就是一两部片子的事,孙羿肯定会在华夏导演届一鸣惊人的。 “刘师兄,一会拍摄角度从讯姐肩膀以上打过来,讯姐,毅哥,还有我,我们三个人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画面从高到低三等分。” 再说,周讯除了气质和名气,其他方面有点不符合他的审美,要啥没啥的。 这段情节算是片里的搞笑担当,最初张毅接到孙羿的邀请说是要出演一个偏喜剧类的角色时,还很为难,有心拒绝。原因是他真没演过喜剧,根本不会演,拍耽误孙羿的事。 每次在外景拍摄时候就提前把地面淋湿一遍。 并且通过多个人物故事线的交织,描绘多个角色的经历,可以让角色人物更加丰满,立体。 “这段没问题,接下来拍我跟毅哥互相上药的戏份。” 在剧情中周讯饰演的马嘉琪是一个高位截瘫的患者,她只有脖子以上可以动。这在表演上是个挑战,在拍摄中也是个难点。所以,这场戏的调度、光位、镜头角度,甚至跟她产生关系的演员都会受到限制。 这种拍摄手法,天然适合群像戏,而且采用多线叙事模式能够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使得电影变得快捷且富有节奏感,极大的增强了整部影片的戏剧张力。 拜谢! 孙羿的剧本,整个故事都是在一天之内通过不同的人物走向汇集到一起而发生的。 这时候,摄影机对眼镜跟大头的机位都是仰拍,而对周讯饰演的马嘉琪是俯拍,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压迫感。 “《无名之辈》第11场第一镜,A~ACtion。” “所以说,这个命哦.” 谁能保证两天的天气状况是一样的,今天多云,阴沉沉的,明天没准就晴空万里了,后天兴许就直接是个雨天。 他真是非常感谢周讯,作为“双金”影后,能参演他人生第一部执导的电影不说,在剧组任劳任怨,对他这个导演非常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