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陈芸芸 (第1/2页)
刘默开的这辆车是吴大财不知从哪里淘换来的废品,本来它的命运是被拆了卖废铁的,却被他给强行鼓捣活了。 不过修好归修好,这车也就在四胡镇这种贫民窟跑跑,如果开到外面,不出50米就得被交警拦下,然后车子扣押,人关进联邦监狱去。 遵照吴大财的指示,他沿着城乡公路一路走走停停,拜访了好几家收废品的散户,这是他的工作之一,学名叫跑业务,俗称拉客户。 今年镇子上新开了两家废品站,吴大财的生意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所以,每到不忙的时候,他就派刘默出去跟散户们拉关系,给他们讲大财废品站的种种优惠条款。那些散户多为孤寡老人,大字不识一个,手机也买不起,派刘默上门,除了表示诚意之外,其实也是迫不得已。 车子沿着坑坑洼洼的公路一路前行,仅存的一个反光镜里能看到车后拖曳的土龙。 道路两边,民房渐渐多了起来,前面是四胡镇唯一的一所中学,所以这一带算是比较繁华的,只不过环境有些脏乱,遍地零食袋,路边地面上堆着厚厚一层油垢,那是夜间出摊的小吃车的残留物。 刘默开着无比应景的破车,从学校门前缓缓驶过,然后在一家小商店前踩下刹车。 商店老板娘是个发福的中年妇女,一见到刘默,那张胖脸上就露出热情的笑意。 她对这个隔三差五来一趟的年轻人印象非常深刻,不仅因为他出手比较阔绰,每次都买一些学生们买不起的“高档食品”,还因为他态度谦和,让人见了就打心底的喜欢。 “哟,小伙子来啦。”老板娘热情洋溢的把他让进屋。 刘默其实不太喜欢这里,逼仄的空间里塞满了零食货架,散发出一股香精混合后的浓烈味道。 不过老板娘是个好人,天生一副热心肠,所以他也笑着打招呼:“阿姨,今天不忙啊?” “孩子们还没放学呢,一会儿就忙啦……今天要点什么?” “老样子,两盒纤麸饼干。”说话间,刘默环视四周,目光落在一个精美的包装盒上,顿时眼睛一亮:“阿姨,你这里还有心语巧克力啊,以前怎么没见?” 老板娘嗔怪的瞪了他一眼:“怎么,阿姨这里就不能有点好东西了?有意见咋的?” 刘默连说不敢,问了价,80一盒,相对于贫民窟来说算是非常高的消费了。 不过他还是心甘情愿的掏了钱,连带两盒饼干,一共120元。 “你买纤麸饼干是给家里老人吃吧?巧克力会不会太甜了?”趁着打包的功夫,老板娘试探着问。 “嗯,算是我的一个长辈吧,巧克力是给他孙女的,也是我的一个meimei。”刘默点点头,脸上自然而然的浮现出笑意。 已经不再年轻的老板娘,看着他说起这个meimei的时候,脸上那不加掩饰的溺爱和疼惜,竟没由来的一阵羡慕。 目送刘默上车离开,老板娘慢腾腾的回到店里,心满意足的叹了口气,抬头看看表,孩子们快要放学了。 红土村位于公路的尽头,是四胡镇最边缘的一个村子,因为盛产膨润土而得名。 多年以前,红土村也曾经繁华过,靠着一家澎润土厂赚了不少钱,可是后来,随着膨润土资源开采殆尽,厂子就慢慢倒闭了,再往后公路线变更,避开了这片区域,红土村便彻底没落了下去,就连通往镇上的这条路都成了农民晒柴火晒粮食的场地,一年到头都没几辆车经过。 红土村是刘默的最后一站,也是他自作主张加在行程表里的,事实上,他之所以要用车,主要就是为了时常来红土村一趟。 两年前,他从千里之外的新川市一路步行而来,就曾经路过红土村。 那时候,他的记忆一片空白,脑袋也有些混沌,结果弄得自己十分狼狈,来到红土村的时候,他的体力已经濒临极限了。 红土村的年轻人早就跑光了,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或许是出于自我保护心理,他们对刘默十分戒备,别说吃的,就连水都没人给他喝一口。 就在他绝望之际,一个捡破烂的老汉却把他让进了屋,给他倒了一碗温水,然后下了一锅热腾腾的清汤面。 那是刘默一路上吃到的唯一一顿饱饭,他记住了老汉的家,在废品站安顿下来之后,便时常前来探望。 慢慢的他知道,老汉姓陈,有个儿子却不务正业,早些年因抢劫入狱,至今没放出来,儿媳妇受不了苦,丢下女儿离家出走了,就剩下他跟孙女相依为命。 由于家里没地,加上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陈老汉只能出去捡点废品,换了钱供孙女读书,一老一少日子过得非常艰苦。 刘默有心帮他们一把,便自作主张把陈老汉加入了客户名单。 原本陈老汉捡来的废品都是卖给同村一个收废品的大散户,价格被压得很低,现在好了,刘默隔三差五就上门收购,废品装到车上直接拉走,能够多赚不少钱。 刘默把车停在了村口,倒不是他怕丢人,而是村里路况实在太差,车子压根就进不去。 踩着坑洼不平的土路,刘默走向村子最里面。 16年前,也就是全球联邦第47年,迫于内外压力,神州帝国宣布取消帝制,成为最后一个实行联邦政体的国家。 这样做的一个负面后果就是,大量家族式企业伴随着皇权的垮台而倒闭,无数工人失业,有的人甚至流离失所,国家陷入了长达数年的动荡之中。 后来,随着九大核心行政区的划分,议会得以掌权,联邦政体才逐渐稳固下来。 但是,帝制的消亡并未给平民百姓带来他们所期盼的幸福生活,相反,由于议会通过的《精英至上法案》,底层民众的生活变得愈发艰难了。 社会精英生活在高度现代化的核心城,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一切便利,穷人们则挤在破败的贫民窟里,勉强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 议会承诺的福利就像天上的月亮,抬头就能看得见,却怎么都触碰不到。 刘默一路走来,见到的都是穷苦的景象,破败的砖瓦房摇摇欲坠,干瘦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