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出发  (第1/1页)
    第二天清早6点,石睿被连响了三遍的手机闹钟整醒了。    “这么早了?我去,今天要迟……哎不对,今天是七点半之前到,那没事了。反正巴士九点才走。”    石睿起了床,打开门,听见厨房的炒菜声,嗯,他们起了啊。    “吃饭吃饭!”父亲端着面走了过来。    “啊哈哈哈哈哈吃饭喽(大雾)”反正石睿是跑了过去。    一家三口坐在饭桌,吃着早饭,倒是其乐融融。    六点三十,“妈,走了哈,这一个月呢可不要每天都想我哦?”石睿站在父亲旁边,含着笑说。    “那我想你怎么办,你东西带好了吗?洗过脸了吗?出去以后别乱吃东西,别脱离班级队伍,别不听老师指挥啊,还有,不要……”    “停!妈,这事你都说过几万次了吧,我不是三岁小娃娃,我有自己的判断。拜?走了啊。”石睿走的时候,顺便把客厅的灯关掉了。    “节约用电!”    “哎你把灯关了干什……”    “碰”门关上的声音。一家人的这月内的最后一次嬉笑打闹。    “呼,还好我关的快,听了十三年,下一句是啥我都能猜的一字不差了。”    道路一路畅通,没有红灯。    三分钟便到了学校。    嗯,班级里的氛围还是那么“核谐”。    就跟那菜市场一模一样。    很快,8:30,琪老师走进了教室。    “同学们,门口站队,体委来了?带他们下到楼下的空地上,簌主任要讲个话。”    似乎是知道簌主任平时的性格,同学们强忍住了说话的欲望。    下楼时,石睿看到本班应该是第六个下来的。    “站好了!一班,来这里。”簌主任雷厉般的声音响起。    石睿嘴角朝下,撇了撇嘴。没办法,害怕却又无可奈何啊。    石睿突然想起自己还没贴晕车贴,自己晕车船机,赶紧从包里拿出来,撕开包装贴在耳后。    陆陆续续的又下来不少班级。    但一直到五分钟后,八班才迟迟的下来。    “来……八班,看一下。”    “你们在拖沓什么!最早的已经等了你们七分钟了!这就是你们的态度?………………”    说八班又说了3min,然后便是类似于动员的讲话。    大体内容便是同学们已经生入初一,已经是青少年,要该有青少年的亚子。这次的活动就当成没有进行的军训,服从纪律听从管教什么的。    ……    巴士司机已经等了二十分钟了。总算是看到有班级从拐角处走出来了。    他们一个个好像精神焕发,互相交谈声络绎不绝;又好像无精打采,像是刚受了批评。    一班同学拖着行李箱,男女两排转过了拐角。    后排的几个男同学故意手后一推,把行李箱硌到了后面的脚。此举便是要吸引后面的注意,以此打闹起来。    没来得及开闹,那个男同学便被琪老师敲了下脑袋。    第一辆巴士打开了侧边的货箱,放入行李后,本该是排队上车,但排队却乱了几十秒——主要都是想跟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一起。    石睿找到了高近,自己的好同位。    剩下的两两成组,上车后便如他们所想,坐在了一起。    琪老师和数学老师雷提,雷老师分别坐在了第一排的左右头。    一班的好处——可以第一个出发。    九点十分左右,巴士启动了,便向着学农基地驶去。    车上闲着也是闲着,周围人干啥的都有。石睿看向高近,两个小社恐似乎没啥可聊的?    石睿突然想到了个点子。    “高子,玩不玩歌词接龙?”    “那是啥?”    “简而言之,就是我说一句歌词,它的尾词就是你的下一个词的开头,然后歌词不重复,差不多这意思。试试不?”    “试试?”    窗外高楼大厦林立,城市的喧嚣便是生活的垃圾,科技的发展也出现性情的纷扰。    车子越开越远,离着喧嚣愈来愈远,离着宁静就愈来愈近。    经过新能源改革的车,与这静谧祥和的景色也是有着区别。    翠绿增长,铁皮褪去,黑土覆雪,温度脱离了城市的调控,慢慢跟一千年前的冬天温度靠近。    一个小时过去了,车开的并不慢,只是路程有些过于偏僻。    又是半个小时,近半的同学们有些发困,在车内拉上了窗帘,昏昏欲睡。    高近和石睿倒是不困,只是车厢内此时已经恢复了宁静,他们也不好意思破坏。    况且由于晕车贴的缘故,过于的刺激了,所以即使发困也睡不着,只好干看着风景消磨时光。    两个小时,整整两个小时,车缓缓的停下了。    “到地啦到地啦!起床下车啦!”琪老师喊到。    “蹬!(43/47)”全班绝大多数同学站了起来,直接都到了中间的过道,想要挤出去。    不用多说,全班同时挤在了过道,一时间谁也出不去。空间的狭小难免拥挤,也无可避免。    剩下没去挤,在座位上坐着的同学此时便免费看到了什么叫“一车面包人”    等到人终于散的差不多了,他们才缓缓的下车。    巴士离着学农基地门口还有百米,但规模之大已经可以看得出来。    围墙从左转视线的尽头到右转视线的尽头,光这一点就可以证明了。    同学们基本刚睡醒,伸着懒腰,互相拿着行李,散散乱乱的站成一排。    “跟上跟上!”前面的同学脚步生风,拖着行李箱丝毫不见疲态,走的飞快,后面的同学基本没睡醒,主要是手麻腿麻,跟不上趟。    “芜湖!”一进基地内部,看到一望无际的场地,立刻有几个便按耐不住了。    “各位同学们,请进入基地后在第一个分叉口右转,进行每班该月的活动内容和顺序大会。”广播声在耳边突然响起。    一班跟随广播的指引,来到了一块大型空地“会议场”右边的牌子它是这么写的。    而进去后,几十米外左边的门头“食堂”格外显眼。    石睿有观察到,刚一转弯有一个房子,走过时他转过头,发现门开着,里面应该是个便利店,但上面并没有牌子。    “钱带对了。”石睿想到。    又等了许久,所有的班级总算来齐了。一名男性走了上去。    “欢迎大家来到海市第502届学农实践基地,我是这里的主要负责人。”    “接下来,我会说明一下各班该月的活动内容,大会结束后,请各位同学来到自己的宿舍分好位置,然后重新到这里吃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