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那桃花儿开(五)  (第1/1页)
    贺卫东的婚事黄了!    这事儿传到刘招娣耳朵里时,已经是五天后了。    刘招娣翻着那十五尺的确良的布料,眼睛发直,嘴里不干不净地骂着:“丧天良的小贱/种,真以为谁都能看上她似的,爹妈又不是什么大户………”    贺卫东在旁边心烦意乱地听着,听着听着低吼了一句:“闭嘴吧你!要不是你太穷,人家怎么能看不上我!”    王金燕漂亮,会打扮,爹妈虽然没那么富贵,都是普通工人。    但王金燕是独生女啊,独生女代表什么?代表他贺卫东娶了王金燕,老丈人家的家产还不得让他来继承?    刘招娣被他骂得一懵,接着抹着眼泪哭哭啼啼地说:“是娘没本事,娘耽搁了我儿……”    景秀:“……”    景秀没话说。    刘招娣坐在炕桌东边收拾布料,她窝在西边缝缝补补。    隔壁大婶家的活儿,景秀动作有些生疏,做着做着,叹了口气。    她自己是会做绣活的。    以前修道的时候,有个朋友以针线入道,一针绣山海,极臻时动辄改天换地。    她向来博采众长,入得百家道,近水楼台,也跟着学了许多刺绣的手艺。    但是裁缝——裁缝和绣娘,那就是两个职业啊!    裁缝你得量体裁衣,扯布打版,可不像绣活一样,绣个帕子花纹画布。    前者更加实用,后者则观赏性居多。    隔行如隔山,虽然二者之间也有关系,但是那关系差不多就是苹果和草莓之间——都是红的。    原主这辈子短短十三年的回忆里,可没有关于绣活的。    她含冤而死的那辈子也没有。    也就是在她原本应该的命运轨迹里,后期成为了服装设计师,手头宽裕了,才稍微表露出一些刺绣的天赋。    可想而知,现在的景秀要是做个刺绣出来,旁人指不定会怎么想她。    景秀琢磨着事情,乍听到刘招娣又搁那儿嘀嘀咕咕和她宝贝儿子交头接耳:“隔壁白水大队里有个姑娘,今年十八岁,娘看过了,漂亮,一顶一的漂亮,家里也富裕,王媒婆说人家不要彩礼,还贴二百块钱的嫁妆……”    贺卫东听着,皱眉说:“条件这么好?能看上咱们家?”    他还怪有自知之明的。    刘招娣偷偷瞄了一眼景秀,声音更低了:“人家说了,倒贴二百块钱嫁妆,但是有个要求,……换亲,让把你妹子嫁过去,摆酒一起摆,他们家里出钱……”    这个年代,娶不起媳妇的人家,就经常会有“换亲”这种行为。    就是你家娶了我女儿,那你也得嫁过来一个让我儿子娶上老婆,亲上加亲,还不需要纠结什么彩礼嫁妆,省钱。    贺卫东眼睛一亮。    他贪上那二百块钱了。    嘴上又说:“真漂亮?能不能让我先看看?”    刘招娣拉着他出门去了。    他们说这话,是一点也不避讳景秀。    景秀也不吭声,等人走了,把手里针线活儿一撂,冷笑出声。    什么换亲。    这不就是二百块钱卖女儿吗?    刘招娣是一点也不想,原主今年才十三岁!    十三岁,身体还没有完成发育,营养跟不上或者发育缓慢的姑娘可能连初潮都没有!    像原主,瘦瘦小小的。说是十岁都有人信。    这娘俩一个敢说一个敢答应,根本没有把原主当人看。    景秀的脾气可算不上多好。    上一个任务虽然原主也惨,但那至少是法制社会,原主又是个公众人物,除了那几个,哪里有人敢这么打她主意。    没想到这任务还没有进展呢,就已经有人想把她卖了换媳妇了。    景秀思量再三。    这年头,跑是跑不了的,没有大队里开的介绍信,连县城都不能去。    可不跑,她总不能坐以待毙。    她摸着手里缝补好的棉被,眼睛一亮,转头抱着去了隔壁。    隔壁婶子就是贺跃进的娘,人家都叫她赵婶子,今年也就四十出头,她家里的日子好过许多。    衣食无忧了,就爱多管闲事,为人泼辣,特别会吵架。但是帮理不帮亲,是个心眼正的。    前几年贺明兰学了几手裁缝手艺,出来接活的时候,赵婶子看着小姑娘眼睛都要熬坏了,还特特跑来问她是不是被逼的,是不是家里强硬要求她没日没夜地干活……    可惜原主被特意养得沉默寡言,愣是一句话也问不出来。    赵婶子不死心,仗着近水楼台,观望了好几个月,看原主还在上学,这才放心了。    刘招娣还经常暗地里骂她。    不知道这黑心眼的娘俩去哪儿了,景秀也不关心,只管抱着被子溜达到隔壁。    “婶子。”    景秀小声说。    赵婶子正好在门口臼杵里舂辣椒,见小姑娘抱着她半身高的棉被过来,“哎呦”一声,手一抹,连忙接过来。    嘴快得很:“兰兰,你缝好了就告诉婶子一声,婶子自己去取得了。”    这才多大的小姑娘啊,长得又标志,赵婶子就一个独生的贺跃进,早想要个这么乖乖巧巧的闺女。    可惜她生来没有闺女的命。    对这么个温顺乖巧的小姑娘,那就更喜欢了。    赵翠华抱着被子进屋,蜇摸了一块鸡蛋糕和五毛钱来。    “快吃,别让你娘看见。”    她催促道。    鸡蛋糕可不多见,刘招娣压根舍不得买,贺明兰做活儿倒是偶尔也有送的,都被刘招娣拿去做人情了。    原主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吃。    景秀没有拒绝。    鸡蛋糕入口湿润绵软,在常年缺衣少食发酸的口腔里简直像一道甜滋滋的小溪流,一下子盈满了甜香味。    景秀没接那五毛钱,只说:“不用了,婶子,就一片火燎,不费什么事儿……”    五毛钱,算赵婶子照顾她了的。    赵翠华又是“哎呦”一声,连声道:“拿着吧,拿着,婶子告诉你,你拿着,就给你娘说你没收钱……”    “婶子,我是想拜托您一件事儿……”    景秀表情紧张。左右看了看,悄悄凑到赵翠华耳朵旁边,学了刚才刘招娣说的那档子“换亲”的事儿。    赵翠华一听“换亲”,眉头先是一皱。    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穷苦人家没那么讲究。    再一听二百块钱,赵翠华怒了:“刘招娣真这么想?!”    换亲还能说是家里穷不铺张。    两百块钱算什么?    这不就是卖姑娘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