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经世致用,江南范家,商贾之道  (第1/2页)
    学堂内。    慕子清的声音响起后。    众人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率先回过神的赵恒出声喊道。    “夫子。”    “我也想跟在你身边!”    赵恒开口说完。    陈云、慕子白附声应和,四人都表示想跟在苏长歌身边学习。    有一说一,相比于跟在户部尚书、老信国公身边,他们还是更想跟着夫子,不仅能学到东西,而且还很有意思。    闻言,苏长歌微微一怔。    但很快脸上就恢复淡然之色,扫了眼慕子清和其他三人。    知道他们在打什么主意。    “为师知道了。”    随即,苏长歌点了点头。    见状,赵恒、慕子清四人脸上露出喜色,夫子这是答应他们了?    然而还没等他们高兴多久。    就见苏长歌话锋一转。    “但为师不是圣贤,学为师也不需要跟在为师身边。”    “为师之道,二三言可以蔽之,经世致用,以国为重,以百姓为重,学问应当无损或有益于天下,行事造福于百姓。”    “若你们要学为师,可以以此为准条去行事、学习。”    苏长歌没有去言心学。    他推行知行合一,也是经世致用,两者并不冲突,甚至可以说是相辅相成。    知行合一、致良知是对道德思想的指导。    经世致用则是行为价值观。    前者修身,后者治国安邦平天下。    若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可称为良善君子,但这样还不够。    苏长歌希望的学生能以经世致用为己任,用自己的学问去造福百姓、国家,而不是像腐儒那样空谈仁义道德之言。    至于说成不成圣贤。    苏长歌以为,圣贤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若有大德造福于天下百姓。    不需要天地认可,在百姓心中你就是圣贤,而这样就够了。    此时,伴随声音响起。    慕子清等人脸上露出几分遗憾之色。    但听到经世致用。    几人的表情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因为他们知道,夫子不是在敷衍他们,而是告诉他们将来的路该怎么走。    知行合一、致良知太难。    人生百年,受限制天赋资质,有的人可能穷其一生都没办法实现。    只能作为方向指引,尽力去追求。    但经世致用却要简单许多。    一心为国,一心为民,所学所行都是为了治理世事,造福百姓。    想到这。    众人拱手作揖喊道。    “夫子之言,弟子谨记于心。”    见状,苏长歌点了点头。    随后没有多言,开始正常讲课,算术、文学、兵法这些都讲。    而慕子清等人也没有再整活。    专心致志的听课。    就如此,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伴随咚咚咚的清脆钟声。    苏长歌停了下来,看向面前的学生,说道:“今天就先讲到这吧。”    “沈福,为师有事问你。”    “你可认识皇都范家钱庄的主事人?”    苏长歌开口问道。    声音响起。    学堂内的众人顿时有些不明所以。    范家钱庄。    乃是大晋最大的钱庄,财力雄厚。    各地的商贾权贵都会将钱存到范家钱庄,兑换成银票,方便平常使用。    但夫子怎么会突然问起这个?    一时之间。    众人目光好奇的看向苏长歌。    而沈福这边也回过神来,开口答道:“认识,那是我大舅。”    “但半个月前,大舅随我母亲一同回江南省亲,如今皇都钱庄管事的是我舅母,但她这人...精于算计,有些势利。”    沈福胖胖的脸上露出为难之色,但最后还是说了出来,事先提醒夫子一句。    小辈不言长辈之过。    但这大舅母。    确实让他有些无语。    昔日父亲沈林还没升到户部尚书。    只是户部之下。    一个从六品仓部主事时。    去大舅家虽然谈不上倍受冷眼,但却是很生疏的客气。    聚在一起吃饭时,舅母还会冷不丁的刺一两句,话里话外说父亲沈林高攀,不算很难听,但那种态度沈福记忆犹新。    娘亲有次气的差点把筷子甩过去。    到了后面。    父亲一路高升到户部尚书。    这位舅母就换成了另外一副面孔,又是对自己嘘寒问暖,又是关心学业。    但沈福能感觉到舅母是在刻意讨好。    对方在意的不是亲人感情。    而是父亲的权势。    也正是这样,就算同在皇都,沈福也不常去大舅家拜访。    不是厌恶。    只是感觉没那么亲,去那干嘛?    此时,苏长歌听到沈福的话,心中没有太大的反应。    精于算计,势利。    自古商人逐利,势利的人太多了。    在感情上确实无法接受这种人,但苏长歌也没打算和对方做朋友。    在商言商。    互相利用罢了。    他找范家钱庄的主事人。    只是想谈合作,兼并范家钱庄,这样一来可以省去很多工夫。    此外,将来朝廷推行新政,成立商部,放宽对商业的把控,以范家的财力和影响力,若是配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若是不配合,还搞事情的话。    苏长歌同样不会手软。    心念至此。    苏长歌看向沈福。    “能带为师去见下你舅母吗?”    苏长歌问道。    闻言,沈福没多想直接点头答应下来。    “当然可以。”    对于舅母,沈福倒也说不上厌恶。    毕竟对方也没怎么自己。    只是没多少感情,如今夫子有事,带过去见一面也无所谓。    同时,沈福更关心的是。    夫子找舅母有何事?    毕竟夫子如今名满皇都,享誉大晋,家境优渥,应该不缺钱才对呀。    “恩,那我们现在过去吧。”    苏长歌应了一声。    随后拿出一叠厚厚的课业,抬头看向赵恒等人。    “这是你们接下来几日的课业。”    “为师这几日可能都很忙,你们若有疑惑,可以写在纸上派人送给为师,亦或者登门来找,为师有空都会解答。”    话音落下。    众人看到这叠厚厚的课业。    脸色瞬间垮了下去。    虽然立志要努力,但丝毫不影响看到这么多课业后内心很沉重。    见状,苏长歌倒不觉得有什么。    反正又不是自己做。    出题人的快乐,他现在享受到了。    随即,留下一众唉声叹气的弟子,苏长歌跟着沈福前往他大舅家。    不多时,摇摇晃晃的马车内。    沈福望着对面的夫子。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忍不住问道。    “夫子,您能否告诉弟子,您找范家钱庄是有什么事?”    听到这番话,苏长歌看向自己弟子。    沈福学算术也有些日子了。    说起来,自己并没有和他讲过商贾之道,如今正好借此机会让他接触这些。    随即,苏长歌缓缓开口道。    “沈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