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本官给你一个重新组织罪名的机会  (第2/3页)
   心念至此。    太子握紧拳头,赞赏的看了儿子一眼。    与此同时,老皇帝知晓了前因后果,目光投向严院长。    “严儒,此话可为真?”    老皇帝开口,语气冰冷的问道。    他最讨厌的就是有人欺瞒自己。    而如今严院长竟然敢在言语上做手脚,不提前因,只谈苏长歌之过。    试图欺瞒自己。    这让老皇帝心中极其不悦。    然而,严院长此时却是不慌不忙的说道。    “回禀陛下,皇孙所言为真。”    “刘司业确实有偏袒之嫌。”    “但老臣在得知此事后,已将那外族学子送去府衙领罪。”    说到此处。    赵恒怒气勃勃的出声打断道:    “若不是夫子以自首交换,你岂会心甘情愿将那蛮夷送到府衙?”    “皇孙如此说可有证据?”    “老夫一向公正,当时确实不知道此事,否则也不会放任刘司业乱来。”    严院长轻叹一声。    三言两语化解赵恒的攻势。    随后继续道。    “陛下您有所不知。”    “那外族学子真琏伽,乃是蛮夷王族。”    “苏状元对此时处置结果感到不公,臣能够理解,但他不该擅作主张,动手殴打刘司业,煽动学子闯入学宫闹事。”    “更不该在明知真琏伽蛮夷王族的身份下,仍动手将其打成重伤。”    “此等恶行,必须予以严惩。”    “给蛮夷王族一个交待。”    “否则必然影响大晋与外族的邦交。”    “到时两国兵戈相交,生灵涂炭,社稷动荡,恐对陛下与大晋不利!”    严院长开口,将事情扯到邦交上。    这就是他此番布局的妙手。    只要涉及两国邦交。    就算陛下再想保苏长歌,也要顾虑百官和江山社稷。    严惩或许不太可能,毕竟是太子心腹,但起码得给蛮夷那边做做样子惩戒一下,就跟上次苏长歌殴打外族使臣一样。    而这,对严院长来讲就够了。    如今心学还在萌芽阶段,只在皇都内传播,理学整体上占据绝对优势。    他要做的。    就是借机泼脏水,搞臭心学和苏长歌。    遏制心学向外传播的速度。    而此时,伴随严院长的声音响起。    老皇帝眉头微蹙。    他听得出来,这个老儒生是借邦交之事逼迫自己处置苏长歌。    但没办法,这件事他必须要给出个态度。    毕竟挨打的可是蛮夷王族。    想到此处。    老皇帝心中对苏长歌也不禁有些微恼,这小子可真会闯祸。    上次是蛮夷使臣。    这一次直接就蛮夷王族。    下一次是谁?    蛮夷王的子嗣,还是蛮夷王?    就不能消停一两天吗?    心念至此。    老皇帝看向身边的太子,问道:“皇儿,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    闻言,太子眸中闪过犹豫之色。    按他的想法。    那当然是不处置苏长歌了。    毕竟本来就是蛮夷和刘司业有错在先,凭什么给苏长歌论罪?    但父皇老暮了,处事一向求稳。    这话他不能说出口。    随即,太子拱手答道:“儿臣以为,应当召集朝臣商议此事。”    既然自己不能说,那就换官员说。    主和派虽多。    但苏子由也不是吃干饭的,更别说还有两个国公撑腰。    到时候自己只要下场带波节奏,就算父皇要惩罚苏长歌给蛮夷王族一个交待,那也顶多是罚俸或者禁足了事。    毕竟那蛮夷王族只是受了点伤而已。    人还好好的又没死。    正好可以让蛮夷涨涨记性。    而此时。    也就在太子的声音落下后不久。    老皇帝轻轻颔首。    “既然如此,那便按你说的那样,召集群臣商议如何处置苏长歌。”    话音落下。    听到要处置夫子。    赵恒顿时急了,想出声替夫子争辩。    但却被太子给抬手拦下来。    “儿臣遵旨。”    “这就派人召集群臣到承天殿议事。”    太子说完,就拉着儿子赵恒一同离开延和殿,不在此事上多做争辩。    毕竟当了四十年太子,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老皇帝。    一旦做出决定,除非有更好的办法,否则强行争辩只会引来愤怒,还不如想想如何大事化小,将影响削减到最低。    也就在太子和赵恒前脚刚走。    老皇帝看向严院长。    “严儒,你先去承天殿外等着吧。”    老皇帝开口。    丝毫没有留他下来的意思。    “老臣遵旨。”    听到此话,严院长拱手行礼后离开,眼中难掩失望之色。    不是因为老皇帝没留他。    而是陛下和太子在得知此事之后,脸上竟然连一丝愤怒都没有。    这不对劲啊!    陛下之前不是特别看重两国邦交吗?    现在怎么变得冷淡了?    因为不是朝臣,严院长不知道校场一事,所以现在才会感到奇怪。    不过他也没太过失望,在他看来,陛下至少没包庇苏长歌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