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4章 大乱当思断 (第2/2页)
人情生分。” “贞明侯似乎忧虑萦怀?”王郡丞问道。 “果然还是瞒不过您。”赵黍让仆从奉茶后退下。 王郡丞微微点头,脸色严肃:“恕老夫多嘴,贞明侯先前开坛巡境、削平群豪,固然是有几分成就,却也招致怨怼。” “崇玄馆仙系四姓圈占土地、剥掠百姓,要是再不管,国家根基就要被他们掏空了。”赵黍皱眉言道。 “话是这么说,可贞明侯是否知晓,近两年来仙系四姓的田地虽然被收走过半,但并未全部用于计口均田。”王郡丞说:“你可知这些田土最终去向?” “去哪里了?” “就拿鸠江郡这里来说。”王郡丞压低声音说:“原本郑氏的田产庄园,超过一半被划为公田,名义上是归属朝廷所有,实则成了国主和宗亲子弟的产业!” 赵黍脸色微沉,王郡丞继续说:“原本将豪族田庄收为国家公田,并无不妥,一来可以为国家朝廷充实财帑赋税,二来若逢灾年,可以将部分公田或假借、或赐授给受灾百姓。 但国家公田应当由朝廷设官署经营料理,而不是直接授予宗亲子弟。如此一来,名为公、实为私。看似削弱了仙系四姓这等豪强,却乱了国家法度,有损朝廷权威!” 这个情况确实出乎赵黍所料,他并未亲自参与地方上计口均田,没料到还会发生这种状况。 “这不就是与民争利么?”赵黍脸色难看:“宗亲子弟敢如此妄为,恐怕还是得了国主授意!” “慎言、慎言!”王郡丞小心翼翼道。 “还有么?”赵黍又问。 王郡丞继续说:“还有就是限田令一事,不知贞明侯是否知晓?” “当然,这是为了防止豪强大族大量圈占田土,要按照官爵品秩限定田土亩数。”赵黍说:“仙系四姓依仗权位,过去不乏田土投献,试图以此优免赋税徭役,却不知这会动摇国家根基,自然应当加以限制。” 王郡丞则摇头说:“可贞明侯是否知晓,地方上执行限田令时,多有私相授受之举,比如在田亩簿册上动手脚,把部分田亩数额划拨给别户,或是贬良田为贫田。类似这些手段层出不穷,老夫三两句话都说不完。” 赵黍心下失望,自己看似为民做主的举动,最终却并未扭转局面。 “老夫此次拜访,一来是代乡亲多谢贞明侯凿河分洪,让百姓免于流离失所。”王郡丞说道:“二来也是劝贞明侯,暂时不要再牵涉朝中事务了。国主与崇玄馆已生龃龉,不久必生大乱!” 赵黍叹道:“我也看出华胥国当今时局不安,但我已身在其中,颇感左右为难。” 王郡丞听到这话,小心问道:“听贞明侯的意思,开坛巡境一事,另有玄机?” 赵黍点头,却没有细说。王郡丞捻须思量,又问:“按说贞明侯奉旨行事,本不该疑虑顾忌。左右为难,莫非布置坛场一事,暗藏祸端?” 赵黍苦笑:“只怕祸事不小,但我又不能不做。” “贞明侯是萌生退意了?”王郡丞问道。 “也不算。”赵黍本就十分重视人间道国:“我只是心乱了,拿不定主意了。” 王郡丞沉默良久,然后说:“有些话不宜对外说,但贞明侯是聪慧之人,想来能够明白。崇玄馆在华胥国中,已然成为病灶,纠缠腑脏,不用刀锯利刃,恐难割舍此患。 只是此等举动,等同剖开病人胸腹,只怕病灶未除,病人就要先殒命断气了。可若是病灶久久不除,病人缠绵床榻,稍有风寒湿热,一样会夺去性命。 既然早晚都是一死,不如趁眼下一息尚存,冒险而为,或许还能保住一线生机。” 赵黍听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与其拖延时日,不如让乱局及早到来?”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国主与崇玄馆的矛盾已无转圜余地,注定要有一战。”王郡丞直言道:“如今国主借贞明侯你来剪除崇玄馆仙系四姓的羽翼,便是避免乱局牵连太广,否则华胥国遍地烽火,只会引来别国觊觎。” 听到这话,赵黍立刻明白,这也是梁韬的用意。仙系四姓以前与华胥国纠缠一体,若不能将仙系四姓从华胥国朝野中分离开来,一旦双发爆发冲突,可就不止有拒洪关的梁豹会起兵举事了。 但那种乱象,也是梁韬所不能容忍的,他应该比旁人更希望局面能够平稳过渡,使得人间道国能够安然奠基。 “您觉得未来乱象会如何演变?”赵黍问道。 “其实最好的情况,就是任意一方能够以雷霆万钧之势,一口气奠定胜局,彻底压服另一方,以此杜绝乱象。”王郡丞说道:“说实话,老夫不喜欢崇玄馆,可若是哪天梁氏改朝换代,老夫也觉得不足为奇。但这种事最怕就是势均力敌,彼此相持不下,uu看书为了取胜反而无所不用其极,到时候生灵涂炭,谁都不愿意见到。” 赵黍思来想去,崇玄馆看似势大,但如今多数弟子都被分散到各地护持坛场,仓促间不能聚集起来。何况崇玄馆一切皆以梁韬为核心,不能杀败梁韬,国主想必不会善罢甘休。 只是如今的梁韬,修为法力较之过往还要高深,赵黍布置坛场越完备,梁韬所能策动天地之气便越为广大。 就算韦将军说国主从东海请来多位高人,可赵黍依旧不觉得这些人能够对付梁韬,反而只会让战斗变得更为激烈,牵连波及更大。 “贞明侯,我知道你心怀苍生,但有时候面对纷繁局面,仁善之心反倒成了纵祸之因。”王郡丞提醒道:“如今形势,已经容不下左右逢源,你要尽快做出抉择。” 即便赵黍没有明言,但王郡丞还是猜测出赵黍开坛巡境一事,恐怕与崇玄馆也有几分隐秘牵连。考虑到当初在星落郡,赵黍为了对付乱党匪寇,能够打破隔阂,主动与崇玄馆梁朔往来结交,那么再次与崇玄馆联手,就并非完全不可能了。 “我明白了。”赵黍苦思良久,重重点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