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17 结局 (第1/1页)
但是曹丕的好日子,也就只有这一个冬季和春季了。 因为曹魏的连番失败,导致了一连串的问题。 兵力不足、粮草不足、官员不足,然而还要在这种劣势之下继续布置重兵驻防。 而到了春天草长莺飞的时候,乌桓鲜卑的大军在见识了花花世界之后,竟然不想走了。 这里面是不是有司马懿的挑拨,没人知道。 但是曹丕确实在无法赶走这些“客人”的情况之下,只有硬着头皮跟他们先打上一仗。 虽然最后在一大票名将们的有力保障之下,曹魏打赢了。 但是国力也损耗殆尽了。 更加麻烦的是,打了一个春天加夏天的仗,等到平静下来之后才发现,竟然错过了今年的耕种时节。 而马上就要秋天了。 秋天,是蜀汉第三次北伐开始的时候。 章武三年秋天,刘备再一次开启了北伐大业。 刘备和张飞等人在河东郡登陆,一路打穿了蒲坂、安邑、野王、壶关。 关羽赵云黄忠从官渡出发,强渡黄河,击败了曹仁夏侯尚,直逼邺城。 刘封李遗黄权则是从临济经过高唐、平原,去了南皮。 曹魏被一鼓作气而灭国。 曹彰和秦朗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得到领兵出战的机会。 在向曹植抱怨之后,三兄弟被曹丕给全部赐死。 然后,曹丕和曹真夏侯尚一起从柳城、昌黎一带,准备往北方逃窜。 却不料司马懿早就等着这一天呢。 司马懿借着这三人的人头,给自己又充值了一年的做辽东之主的时间。 第二年,刘备在北方平定了乌桓鲜卑的残部,正式在云中郡、五原郡以北,设立了北庭都护府。 关平成为了第一任的北庭都护府大都护。 北庭都护府管辖着从幽并两州的北部,一直到北海再往北数千里的地域。 与此同时,蜀汉大军从青州东部和右北平两路出击,同时开始了对于辽东的攻伐。 在经过一番苦战之后,统治时间段导致根基不稳的司马懿,被彻底平定。 辽东再一次归顺大汉。 逃往南洋的孙权,在那里很是得意了好几年。 但是得到了江东先进造船技术的蜀汉,再加上有不少的能工巧匠,所以在几年以后也顺利造出了高水平的战船。 最终在追击孙权残部的时候,蜀汉水军才发现这个世界竟然会如此广阔。 从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人们也有了初步的大航海的意识。 这种意识,会在几十年以后成为现实。 马岱带着马谡、关兴、张苞、张就几人在西域都护府也是大发神威。 新兴的萨珊王朝正式取代了安息帝国,并且准备在完全消化新地盘之后,开始攻伐贵霜帝国。 贵霜帝国的谋夫、花拉子模、粟特、巴克特里亚等地,都在萨珊王朝首任皇帝阿尔达希尔的计划之中。 如果没有大汉的参与,十年之后这个计划就会开始一步一步地变为现实。 但是马岱等人没有给萨珊王朝这十年的机会。 虚弱的贵霜帝国、消化不良的幼年萨珊王朝,那不正好是大汉帝国的年轻将领们刷经验的好副本?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蜀汉在攻破了曹魏,逼死了曹丕之后,就算是完成了兴复汉室的大业了。 刘备作为皇帝,以丞相诸葛亮为主,配合上董和、刘巴等一众能臣,及时地开始了休养生息。 章武四面,李遗被调入中枢,成为了朝中大臣,从此开始了他参与、影响朝政的时期。 他的第一个举措,就是建议表彰赵爽、蒲元、马钧等人在兴复汉室大业之中有着特殊功绩的人群。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他自己。 但是此举的重点在于,这是对于基础科学的一次宣传。 这次宣传,使得很多人明白了这些知识的重要性。 然后,李遗又进献了活字印刷术。 在这个时代,纸张已经开始普及了。蔡伦死后八十年,出现了左伯纸,使得纸质书写开始慢慢流行。 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更是让各种书籍开始被大量印刷。 随之而来的,是知识的快速普及传播和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 李遗作为当世有名的高水平的诗人,也是迅速带动了各种新型文学体裁的流行。 刘备驾崩后,刘禅上台。 在老一辈名将们陆续凋谢之后,刘封以大将军的身份,在外为大汉不断开疆拓土。 而李遗则是承担了在内部制造各种思想的责任。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除了这些老口号之外,还有“用大汉的刀剑为大汉的犁取得土地”等等新口号。 在诸葛亮功成身退之后,李遗正式成为了最年轻的大汉丞相。 然后又开始了一轮伟大改革。 蜀汉建兴十二年,丞相李遗改组官制,立三省六部制。 建兴十三年,设立大汉科学院,以赵爽为首任院长,蒲元马钧为副院长。 后来赵爽的得意弟子刘徽,成为了第二任大汉科学院院长,也是一时嘉话。 大汉科学院招收各种奇人异士,均由朝廷供养。 这里面后来走出了一位又一位科技界的宗师级人物,为大汉后来长期的科技垄断打下了牢不可破的基础。 建兴十四年,开科举。 蜀汉科举,首重策论与算学。 后来分门别类,又有格物等新学科。 建兴十五年,设立大汉军事学院,刘封为首任军事学院院长。 建兴十六年,因人口增长以及对萨珊王朝攻略的需要,丞相李遗发布“大航海令”。 蜀汉帝国正式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后来的国家财富增长、发现新大陆、引进新型农作物、验证地球是圆的等等重大成果,均是发端于此。 有了科技和人才,就有了对外克敌制胜的法宝,也就有了下一步继续开疆拓土的雄心和信心。 而在新大陆中发现的那些新型农作物,因为种植方便又产量奇高,导致大汉的人口更是爆炸式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加上知识的普及,更是反过来使得人才的出现概率大大增加。 李遗作为丞相,所发布的最后一个决定,是撤销丞相制度,转而设立内阁与议政厅。 在一连串的在各个领域里面的胜利之后,李遗这个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提议,在最初没有引起丝毫的怀疑。 因为此举可以极大地集中权力到皇帝的手中。 人们都很难以想像,做了一辈子丞相,名利双收的李遗,会这么痛快的把丞相的职务给废掉,转而亲自担任第一届内阁首辅,还留下了内阁成员每一届任期不得超过多少年的惯例。 但是经过了一百多年以后,人们这才明白了过来。 李遗设立内阁,并不是真的要让皇帝集权。因为加上议政厅,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改革,也就是君主立宪制的开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