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章 演下去 (第3/3页)
摄各种表情。 然后到了这一段故事的最后又回归了文戏: 龚格尔说,要送两人都上西天,可不是白说的。所以这段出舱,必然会出问题。也就是在避开一重又一重的风险,接近成功的时候... 莫斯启动了自动防御模式。 喷出的高压气体带着强劲的冲击力,裹挟着刚才碰撞留下来的碎片,砸在刘培强的面罩上。 谁都知道,太空里是一种真空的状态, 而太空服里不是,自带压强。 内外压强差… 导致伴随着这片裂痕,很快,面罩上更多的裂痕像是蛛网一样,蔓延开来。 “抓紧我!!!” 许贺的声音吼得很大,带着紧绷,然后在相触的一刹那他才脸上出现那么一点轻松。 可下一秒,相隔如此近的两个人,他不可能看不到面罩上的裂痕。 也更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情的意义: 就像是没出舱门之前的时候说的,两个理科生都懂科学道理。尽管在细化的部分术业有专攻,但是基础的东西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于是就在这么一瞬间,两人眼神触碰。 一个人的眼神震惊,慌乱,无措。 这个从小到大早熟且要强,追随着父亲脚步想超过父亲,想证明他当年是错的的年轻人,这会却突然发现好像没这个机会了… 他整个人又好像回到了小时候。 看着父亲离去,只能眼睁睁看着。 整个人好像无能为力。 只是上一次还有归期,这一次如果离去,那就是...永别。 他几乎是一瞬间眼睛瞪得老大, 下意识地,伸出另一只手就要去抓锁扣。 而另一个人的眼神镇定,果断,且坦然。 如果说刘培强这么多年在技术上可能真的被孩子一步一步追赶上的话,那有很多东西,是不能仅仅是靠着技术这些追上的。比如,对生死的觉悟,来到这里就可能是有来无回。 比如,对现实的认清,他对自己的理智,是要超过刘动对他的理智。 再比如,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很难被超过的。 至少在这里,是这样的。 所以他的动作比刘动更快,伸出手用力一推,两人于是像两方各自倒退而去:刘动安全地飞向悬臂,而刘培强,飞向遥远又漆黑的太空。 镜头切到许贺,许贺的眼睛,水光莹莹又仿佛要烧出火来,嘴长得老大,撕心裂肺的感觉,却是无声地呼喊。 那是太空里,无法传播的声音信号。 等到故事最终成型,画面里,会是刘培强慢慢飞远的镜头。 伴随着他低沉的声音: “刘动,我知道你说的是对的。或许,我们这辈子,都无法去北海公园,像你们小时候其他大人带着孩子那样,快乐地滑冰。” “但没关系,至少这辈子还可以去重庆,吃一次火锅。” “到那时候,我们再一起,好好相聚。” 现场,没有这段台词,但对剧本了然于心的众人,无疑已经脑中说完了一切。 没有想象中的煽情,却无处都不是澎湃的感情。以至于郭帆久久都不能释怀,但又逼迫自己要照顾演员的情绪,艰难地喊了声: “咔!可以了!” 所有人才稍微从情绪中出来, 但依旧是唏嘘不已: 刚才最精彩的镜头,就是意识到这一刻是生离死别的时候,父子两人的对视——没有传统电影里那种配合着煽情的音乐,激烈的哭喊,或者镜头给到两人慢慢松开的手。 但又或许,这才是更符合状况,却又更让人心中激荡的伤怀。 以至于久久为了这次离去,而难以平静。 “喝点水,我看你刚才整个人都有点脱力了。” 场边,吴京和许贺已经换好了衣服,在边上休息:没有下一条了,这种东西能拍出来最好的,就是第一条,情绪最饱满的时刻。 而且,至少今天短时间内,两人都很难拿出那么多情绪,拍这么一条。 毕竟这条的后劲大到许贺这会,还有点恍神。 “谢谢。”许贺也就接过来水瓶,灌了一口,凉意让脑袋暂时清醒。 “刚才你拍的非常好,而且我觉得,这个剧组也非常好——看他们这些特效团队,还有态度,以及整个状态都很对。” 吴京也就看着远方忙碌的人群,道:“我自己认为,《流浪地球》会是部好电影。” “我也觉得。”许贺点点头:“肯定会的。” “那看来咱们都有共识,所以虽然说你和我说起来都客串,然后我明天就要走了,但...我希望你留下来,或者说更久地留下来。” 吴京这才搂过许贺的肩膀,眼神看着前方。 就像是真的回到了剧本中的状态,无不感慨和认真地说:“刚才我问了一下龚格尔,他说,其实太空里还有好多的故事,他已经写出来了,也希望你再花更多的时间演下去。” “许贺,我俩可能没有那么熟,我也知道你可能很忙,但我自认为我们相处愉快,我也想要交你这个朋友。所以哪怕是有点冒昧,我也要说...” “我希望你能正式的,演下去吧,演员一生中不太可能遇到太多这样的好电影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