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回 神诡(4) (第1/3页)
打开灵石口,空出太原湖。 据说当年大禹治水时,河水拥塞在灵石口,形成太原湖。大禹率众人疏通河道,打通灵石的山口,汾河水倾斜而下,终于形成了如今的太原,晋阳湖也从百里之宽的大湖变成了一个太原城南的小湖泊。 二人到了太原,先开了客栈。然后到了晋阳湖。湖南畔,有一幢青砖白瓦的大宅子,这宅子依晋阳湖而建,有个长廊深入湖中,长廊的尽头是一座凉亭。那长廊并不十分长,旁边巨大的柳树将树枝探入其中。如今天寒地冻,树上光秃秃的,想必到了夏天,柳枝垂绦,形成一座天然的戏台。 此时的现场确实像一场戏。数具尸首或躺在凉亭上,或飘在水面上——天气还不够冷,虽然表面有层冰,无法支撑住一具尸体。每具尸体表面都异常白皙,显然不是因为寒风所冻。各个表情都十分诡异。 这时一老者从旁边快步走过,上官清影忙上前叫住他,问道:“老人家,这秦家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老者一脸黝黑,又瘦又矮,穿着厚袄,手上青筋暴起,看有人询问,回头一看,却是一僧一俗。 那僧人赫然是一个美貌尼姑。或许是由于修佛的原因,看不出多大年纪,说十几岁又看着成熟,说二十多岁又觉着年轻。纵使有人猜三十岁,也有几分理由。那男子倒是个二十出头的样子,身着黑色绸缎衣服,看着十分华美,不过身上皱皱巴巴的,与这身缎子极为不配。双臂绑着厚厚的绷带,显然是有伤在身。 老者道:“这秦家触犯了恶鬼,每天都有一大堆尸体飘在这里。”上官清影奇道:“每天?”老者道:“是啊,已经有七八天了吧,有时候一两具,有时候十几具,听衙门的人说死法都很邪门。” 上官清影问道:“邪门在哪里?”老者压低声音说道:“你还不知道啊,这些死人不像是寻常死人啊。”上官清影问道:“哪里不寻常?”老者道:“老朽今年也七十多了,见过的死人也不少,但这些死人和以往见过的都不一样。”上官清影耐着性子问道:“哪里不一样?”老者道:“因为他们死的很邪门,不是寻常人那般死的。”上官清影无奈的笑笑道:“多谢了老人家。” 丹心师太在背后听他二人对话,看上官清影什么都没问到,终于忍不住笑出来。上官清影回头笑笑,说道:“你笑起来这么好看,不愧是‘花神’。”丹心师太瞬间止住笑容,脸色变得铁青,转过身去,一言不发。 上官清影道:“这样的案子,衙门一定会查,不如去衙门看看。”丹心师太道:“衙门就算要查,也不会公开调查,你如何去看?”上官清影道:“其实像这样的江湖大案,只要不是对平民下手,官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有一点好,那就是他们都会查,而且会留档。”丹心师太道:“你对衙门的事情确实清楚的很。”上官清影道:“只是当年帮狄阁老跑过几次腿,了解一些。” 却在此时,一行官府之人从面前走过,却听得一个中年衙役说道:“这已经五十六条人命了。义庄都放不下了。”另一个瘦小的衙役道:“我是再也不想来这种鬼地方了,看的瘆人。”一个小个子衙役跟着附和道:“就是就是,白天看这些,晚上做噩梦。”一个大个子用力拍一下小个子的脑袋道:“都是堂堂男子汉,有啥可怕的。”瘦小的衙役道:“你这么大个,鬼见了都怕。”大个子衙役道:“我不只是个子大,主要是见识比你强。这明显是江湖上的高手所为。”瘦小的衙役道:“那你知道是何人所为?”大个子衙役一时语塞,他听说江湖上有很多神奇的武功,事实上他却没怎么见过,也不知道几个江湖中人。 瘦小的衙役洋洋得意的笑道:“你不知道了吧,只会胡吹大气。”大个子衙役腾的大怒道:“我怎会不知,只是我说出来了,你也不知,我说了有什么用?”他个子大,声音也大,这时暴怒而言,如同炸雷一般,瞬间惊到了周围的路人。 中年衙役看周围人有纷纷看向这里,喝止道:“别胡说八道,快点回去给老爷汇报。”他似乎比其他衙役大一些,其他衙役都正色道:“是!”连大个子衙役也低下了头。 一群衙役挤开众人,快步离开。 上官清影急忙跟上去,丹心师太也疾速赶上。衙役们挤出人群后,走的便不那么匆忙,他们跟随并不困难。而且太原府衙在哪里,上官清影也十分清楚,只是不可错过这个听案件详情的机会。不过那名衙役喝止众人后,衙役们便如同哑巴了一般,什么也不说了。 穿过三个巷子,太原府衙便在眼前。衙役们鱼贯而入,二人绕过门前,来到旁边小巷,觑着没人,飞身越过衙门高墙,急速穿过一片广场,来到了后堂。 那府衙还算勤政,衙役们回来便立刻听取。 只听的那个中年衙役说道:“回禀老爷!这次秦府的案子,应该还是江湖斗殴。”府衙问道:“何以见得?”中年衙役道:“属下有三点理由。”府衙道:“你且说来。”中年衙役道:“第一、这次总共死了十二人,每个人死状相同,都是受到江湖上的高深内力所伤。其次、属下和秦掌门核对了部分死者,分别是燕山派、阴山派的部分弟子。第三、江湖传闻,第一次的死者苗翼曾邀请燕山派掌门姜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