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纯孝 (第1/1页)
“太后,如果,如果您不答应媳妇就跪死在这里……” 甄嬛看着跪在地上的皇后,眼神中闪过了深深的无奈。 四五十岁的人了,当了这么久的皇后还是这个样子。 “哎,好了好了,怕了你了!起来吧,下了朝我去找弘历过来!” “母后,下了朝就来不及了母后……” 甄嬛一听,勃然色变。 “皇后,这是后宫,是紫禁城,是大清的江山社稷。容不得你在这里胡闹。你要救你弟弟,好啊!你就去朝堂之上去救。不过祸福,就由你自己担着了。” “母后……” “母后……” 太后手下的宫人给皇后留着体面,把她架了出去。 寿康宫外,皇后那拉氏仇恨的看着紧闭的宫门。 “走,去乾清宫~” 宫人嬷嬷沉默的跟在皇后的身后。 “皇阿玛,不知是否将那青传到大殿之上,给他一个自辩的机会。” “也好!” 乾隆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 侍卫出宫,然后将那青逮了回来,前后不过是半个时辰。 大殿之上,那青矢口否认,拼死抵赖。被陆琳琅一条条的反驳。到最后只剩下了沉默。 那青知道,他的jiejie一定会来救他! 就如同之前的无数次那样。 不过是死了一个道台小官,还是个汉人。 死了也就死了…… “娘娘,止步!” “娘娘,未经宣召不得入内!” “唰……” 刀出鞘的声音瞬间让朝堂静了下来。 “什么情况?” 乾隆没有开口,途迪站起来目光看向店外。 大殿之外,侍卫们拔刀和皇后对峙着。皇后的手中拿着一把剪刀,脸上带泪,妆都花的不成样子。 “万岁爷,主子,皇后娘娘手持利刃,想要闯进乾清宫。奴才们拦不住,只能拔刀……” “狗奴才,谁让你们拔刀的?” “啪!” 途迪走上前,狠狠地给侍卫一个巴掌。 “给我退下!” “嗻!” “宣皇后进来吧!” 乾隆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途迪。 不知从何时起,途迪不管去哪里,随身都带着百余亲兵护卫。哪怕是皇宫中也是如此。 事先,途迪和乾隆说得时候,乾隆还不以为意。可是后来发生了几次刺杀事件,让乾隆不得不同意了。 这些年,途迪在海外的日子,反而是更安全的。 “皇阿玛,儿臣御下不严。竟然拦了母后的圣驾。罪在不赦!” 说话间,途迪满脸涕泪交加,狠狠地给乾隆磕了一个头。然后转身抽出侍卫腰间的刀。 “永琪,你要干什么?” 乾隆大为震怒。 “皇阿玛!” “儿臣今日请诸位大臣做一个见证!” “侍卫是儿臣的奴才,忠于值守,自然无罪。罪在儿臣拦了母后的凤驾。父母之恩,儿臣未报,不敢自轻。然母后事关国本,不容轻慢,又不能不罚。儿臣今日以发代首,终身不蓄,以儆效尤,万望能够平息此番事端。” 话音刚落,途迪狠狠的用刀把脖子上的辫子割断。 朝堂之上的大臣愣愣的看着途迪的表演。 乾隆的目光十分复杂! 这个时候,站在前列的和珅看着跪在地上的途迪和丢在一边的辫子。 又看了看状若疯魔手中拿着剪子闯进来却又呆在自己身边的皇后。 恍惚间明白了什么。 一把抢过皇后手上的剪子,和珅跪在了地上,摘下了自己的顶戴,将自己脑袋后的辫子也剪了下来。 “万岁爷,奴才即是军机大臣,内阁首辅。更是荣王的旗下家奴。此番案子,更是奴才一力侦破。主侮臣死。此番,臣以发代首,权将脑袋系在脖子上。一应罪过,臣一力担之,还请,还请爷成全……” 和珅越说越动情。 对于乾隆,不管因为什么原因,他和珅是有真感情的。 皇后进来的时候,和珅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是途迪是侧坐在殿门口的。 当他看见皇后手持剪刀,侍卫拔刀拦住皇后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件事不好了。 如果让皇后手持剪刀闯到大殿之上。那么满朝文武必当沦为笑柄。皇权威严丧尽。而他途迪,一个不孝的名声也会扣在他的脑袋上,洗都洗不下来。 途迪能够看明白的事,和珅反应自然不慢。在皇后来到他身边的愣住的时候,和珅一把就抢过了皇后手中的剪子。 什么尊卑上下,主子奴才。这个时候,已经势成水火了。 如果皇后当着满朝文武剪了头发,那么乾隆的面子,就会被皇后一把丢进臭水沟里。 如果在后宫之中,一切还能转圜。 可是这是乾清宫啊! 满朝文武,个顶个都是写小作文的高手。 如此下去,大清国还有好? 皇后这是疯了,要砸盘子啊! “好啊,好啊!” “来人,五阿哥永琪突发昏厥,着其在府中养病。军机大臣和珅藐视圣体,行为不端。夺去他顶戴花翎,命其在府中闭门思过。皇后那拉氏,回宫静养吧!” “退朝……” 那拉皇后还要大喊说些什么,却被眼疾手快的宫女用手绢捂了嘴。容嬷嬷还要上前却被公公拉住,用东西堵住了嘴。 随行的宫女一个个战战兢兢,不敢发话。 皇后拿着一把剪刀闯入了乾清宫意味着什么乾隆如何不知? 先不说寸铁不能入殿,此番皇后进宫是不是有行刺的嫌疑。 就算是她没有行刺的想法,可想要断发,那是她对这个国家,对太后和他这个皇帝最恶毒的诅咒。 为了她的弟弟,她是疯了啊! 盛怒的乾隆回到了后宫,传来了银妃想要上吊的消息。 这下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好啊!好啊!一个个寻死觅活的。朕今天就成全了你们。” “来人,将那拉氏,齐氏打入冷宫。” 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又好像发生了很多事情。 途迪和和珅出了城门之后,顶着散乱的头发回到了家中。 这个辫子,途迪早就想剪了。 特别是在东南亚的时候,只不过,头发的象征意义被儒家赋予了太多的东西。 哪怕是他,也无法撼动。 而如今,终于剪掉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