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道藏/正统道藏/洞玄部/记传类/金华赤松山志 (第1/3页)
金华赤松山志 金华赤松山志 经名:金华赤松山志。南宋倪守约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记传部。 金华赤松山志序 余自龄龄,慕希夷氏之风,觊为葛天氏之民,家寓松山之左,耳所闻,目所见,凡赤松子二皇君得道之由来,虽未能详知而历贯,亦已默契乎胸中矣。遂舍家辞父母,来投师资。粤自承恩备冠裳末数,积今四十余年,晨香夕灯,未尝敢懈。每静坐丹晨靖中,无他念想,惟恐灵踪仙迹无以启迪后人耳。家山旧有刊本事实,岁久而磨灭不存。余日:既为二皇君之子孙,忝冲和先生之余裔,其可使祖师之道不显乎?乃采摭源流,举其宏纲,撮其机要,定为一编,号日赤松山志。俾来者有可考焉。若夫神仙传记之所录,经典碑铭之所载,父老之所传,风月之所咏,观乎此则不待旁搜而后知之也。愒曰:挂一漏万,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则负罪其奚以文。松山羽士竹泉倪守约序。 按《传记》云:郡人徐氏遇而得仙。徐氏,今日壶天真人,弈棋之所,今日棋盘。其所由来者,渐矣。真人既遇,赤松子乃隐匿名字寄迩於上霄,优游洞天之左而修炼,灵元卒。能乘云御气,宾于帝庭,真人既不眩世,故时代亦不可考。然流福一方,民到于今受其赐。修炼之所,今日壶屏,亦日徐公壶。真人之祠宫中及棋盘壶屏俱有祠焉。凡遇祈)梼守宰,必迎奉香火,求请圣水。每岁,一郡士民祭祀,日以为常。 金华赤松山志 二皇君 丹溪皇氏,委之隐姓也。皇氏显於束晋,上祖皆隐德不仕。明帝太宁三年四月八日,皇氏生长子,讳初起,是为大皇君。成帝咸和三年八月十三日,生次子,讳初平,是为小皇君。二君生而颖悟,俊拔秀耸,有异相。小君年十五,家使牧羊,遇一道士,爱其良谨,引入於金华山之石室,益赤松子幻相而引之。小君即炼质其中,绝弃世尘,追求象罔,且谓朱髓之诀,指掌而可明。上帝之庭,鞠躬而自致,积善累功,瑜四十稔。大君念小君之不返,巡历山水,寻觅踪迹而不得见。后於市中复遇一道士,善卜,就占之,道士日:金华山中有牧羊儿,非卿弟耶。遂同至石室。此亦赤松子纪相而引之。兄弟相见,且悲且喜。大君问日:羊何在?小君日:近在山束。及大君往视,了无所见,惟见白石无数。还谓小君日:无羊。小君日:羊在耳,但兄自不见。便俱往山束。小君言叱咤,於是白石皆起,成羊数万头。今外羊山即是其所。大君日:我弟得神通如此,吾可学否?小君曰:惟好、道便得。大君便弃妻儿,留就小君,共服松脂、狭苓。至五千日,能坐在立亡,日中无影,有童子之色。修道既成,还乡省亲,则故老皆无在者。今石室之下有洞焉,盖二君深隐之秘宫也。二君以服脂苓方教授弟子南伯逢等,其后传,授又数十人得倦。《神倦传》日:二君得道之后,大君号鲁班,小君亦号赤松子。此盖二君不眩名惊世,故诡姓遁身,以求不显。此乃祖述赤松子称黄石公之遗意也。一一君道备於松山绝顶,为炼丹计,丹成,大君则鹿骑,小君则鹤驾,乘云上升。今大篑山即是也。二君既仙,同邦之人相与谋而置栖神之所,遂建赤松宫,偕其师赤松子而奉事焉。召学其道者而主之。自晋而我朝,香火绵滋,道士常盈百,敬奉之心,未有涯也。按仙录:南岳衡山j太虚真人得道处,玉帝命小皇君主之,?赐神姓崇名当,号司天,主世界分野神‘孝庙淳熙十六年,封大君为冲应真人,小君为养素真人。理庙景定三年,.加封大君冲应诤感真人,封小君养素诤正真人。倚欤休哉,大道流行,正教恢阐,福庇于委,垂千万年。 丹类 遗丹 夜遗丹记》云:二皇君炼丹成道而上升,丹宠故基与井俱存,遗丹在山-.变现不常,或大或小,或近或远,人多目击,不可数举。丹山遇夜及昏,或阴晦,或,烟雨,必霏霏如日出光,岂非遗丹之洞焕欤。今略摭一二言之。守山道士昊奉师常畜白鹦伺晓,一日闻鹦惊呜,举首视之,乃啄一物,微似弹丸,有五彩光,即以合格之,亟招同袍作礼,及偕来启合,丹已去矣。又守山道士沈应符至更初,见窗外光彩闪烁,遂开户视之,有物大如鹦子,其光渐远,又即前,其光愈远。复归户,其光照窗如初,殊不知山神诃护,可远观而不可亵饭焉。 丹宠 宠如三级,坛上有丹鼎。 丹基 在丹山太清殿之左,以真阳所聚,遇雪不积,草木不萎。 洞xue类 洞元洞天 系三十六洞天。亦名金华洞天,与赤松山相接,分上中下三洞。上曰朝真,中日冰壶,下日·双龙,奇伟峻拔,岩xue奋踞,风云凝互,气势磅砖。上逼牛千之辉,下接罗浮之豚。上洞有石真人,俨然临跨,莫测端倪。中洞有水帘直下,寒玉横飞,其问有石像石笋等,按之仙经,知其有异山神守卫,不通尘边。下洞有石龙虎狮象麟凤钟鼓之类,难可枚数。又有雪山等处,鄱阳汤中曾有诗曰:金堂玉室相掩映,珠帘翠箔谁寨开。盖以洞中有动用什物室宇户牖故也。下洞门极低,非舟不可入。既入非烛不可见。此洞天,元系赤松所辖、据《博异志》云:皇氏兄弟得道游止之地。《洞天福地志》云:郡人皇氏於此学道,凡投告龙简必至焉理庙嘉熙间,祈嗣告盟於此,宫中有御醮青诃碑可考。 优游洞 在上霄,去宫十里,去壶屏一望之隔,洞门高五尺许,入门则高广二三丈,自左升梯而上,又於上扶梯而入其中,举而视之,则虚旷如大厦,数十问之广,又出於三十六洞天之外。烟霞交锁,石髓流英,父老所传,则曰:壶天真人所治之区。二皇君校籍之所。潜斋王公茔亦留题曰:上霄非晚出,烟霞寄孤娇。青r既郁郁,白乳仍嚼嚼。徐真人有祠其侧。 石室洞 在螺狮岩之侧,即赤松子引小皇君入山修道之所。上则石室,高探丈余,方广相等。洞在其左,自二皇君得道之后,洞门深锁,人不可到。 山类 金华山 周回数十里,即赤松山是也。《抱朴子》云:此地可以居神,兔五岳洪水之患。汉三十代天师虚静先生张君好善,尝一游历,慨慕赤松子之风,二皇君之迩,乃留咏曰:家在白云中,约住赤松子。揭来此山游,龙虎镇相似。金华莫外求,黄芽已如此。 炼丹山 高数千寻,去宫五里,自宫左循坦途而去,至山下度小桥,由峻岭而上。其上平旷,景物不凡,一望数百里,近在目睫。盖二皇君炼丹之所。其上有庵,岁差道士主之。丹光洞焕,辉润草木,山中凡可以为药者三百余种。梁沈约为本郡太守有诗纪之:朋来握石髓,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