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局势危险 (第1/2页)
岐州大营,练兵校场。 “杀!” 整齐的喊杀之声不时响起。 校场中的士兵在各营校尉的带领下,步调一致地进行攻防训练。 已是初春季节,士兵们个个cao练的汗流浃背,身上厚重的棉衣已被甩到一旁,仅着单衣。 杨错和李倓一起巡视士兵的cao练情况。 看到士兵刻苦的训练,李倓面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转头对杨错道:“妹夫,照此情形下去,再有两到三个月,这些新军应该与叛军有一战之力。” 杨错点了点头,微笑应道:“是啊!” 但是有句话杨错却没有说出口,安禄山真的还会给我们这么长时间吗? 正巡视时,一名岐州府中的亲兵飞奔而来,来到两人面前,跪下道:“郡王,杨将军,别驾派属下来告知一声,李泌先生来了,人目前在府上等候。” “哦?太好啦!”杨错高兴极了。 两人立刻动身,赶到州衙偏厅的时候,就看到身着道袍的李泌正悠闲地品着茶。 见到他们大踏步进来,李泌也起身相迎。 “多日不见,先生可好啊?”杨错笑着问道。 李泌大笑:“好,好得很呢。太子殿下唯恐我吃少了,不停地派人往我屋里送各种各样吃的,可把我给撑坏了。” “我听出来了,你的意思是如果我妹夫这里不给你准备好多好吃的,你就要上我父亲那里告他。”李倓打趣道。 “那还是请你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吧!”杨错也打趣道。 三人不由得哈哈大笑。 大笑过后,杨错道:“当初先生与我暗中有过约定,除非情势紧急,否则不会到我这里来。看来局势已经十分危险,不然先生不会到这里来。” 听到局势危险,李倓脸色瞬间有些难看。 李泌道:“事实上,比我当初设想的还要危险。你向我暗中举荐的郭子仪和李光弼已经在河北站住脚,估计很快就能打开局面。” “这不是好事吗?”李倓不理解。 杨错长叹一口气,解释道:“福兮祸所依,正因为局势出现好转,陛下可能会让哥舒翰出潼关,进攻叛军。” “啊!”李倓脸色一变。 “是的。我来之前,听说潼关外叛军都是老弱病残。又有人见到安思霖率领一队曳落河骑兵进了潼关外的叛军大营,就知道这肯定是她的手笔。”说到这里,李泌看向杨错。 杨错面沉如水,一声不吭。 李倓圆场:“哥舒将军到底是沙场宿将,这点伎俩应该骗不了他吧?” “但是能骗到咱们的陛下和右相啊。”李泌淡淡地道,“有高仙芝和封常清这样的前车之鉴,哥舒将军可不敢违抗圣命。” 李倓倒吸一口冷气。 “我该怎么做?”杨错突然问道。 “只有一件事情,加紧训练。” 屋里的气氛为之一振。 潼关外叛军大营,安思霖正与崔乾佑在商讨如何继续诱敌的计划。 这时候,一个亲兵进帐,跪下道:“公主,都带回来了。” 安思霖起初一怔,继而霍然起身,快步走了出去。 崔乾佑等将领也赶紧跟出去。 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具具面目全非的遗体。 这里面就包含了安庆宗、康夫人、安思顺以及安思顺的家族成员。 安思霖眼中含泪,一步一步挪到一块白布蒙的遗体旁,扑通一声跪下,洁白的牙齿都咬到红润的嘴唇。 那是她母亲康夫人的遗体。 安思霖想尽一切办法,终于把他们全都带回来了。 叛军诸将纷纷单膝下跪,面容哀戚。 “来人,随我护送他们回洛阳!”安思霖说完,站起身来,转身离开。 她不是不回去,而是将自己身上的红袍退下,换成了一身白袍。 在安思霖的护卫下,几百具遗体送往洛阳。 消息传到洛阳。 安禄山面对众人,哈哈大笑道:“昔日朕的兄长常说对大唐忠心耿耿,还上书唐皇说我的坏话,如今结局如何?竟然死在唐皇的手中,真是莫大的讽刺啊!”说完,哈哈大笑。 在殿内的群臣都跟着笑了起来,唯独达奚珣的脸色很难看。 因为达奚珣是大唐投降的。 安禄山大笑过后,退到后殿。面对着皇后段氏,突然大笑变成了大哭。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沾满了崭新的龙袍。 段皇后不解,细声问道:“陛下刚才还笑安思顺之死,怎么这会儿却哭成泪人。” 安禄山哭道:“我想起小的时候和大哥一起在草原上求生的事情,当时我们是多么的和睦。就算是后来各自发展轨迹不同,大哥也没有因此而嫉妒我。”说完,趴在段皇后的怀里痛哭不止。 安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