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登门 (第2/2页)
铁家,北海郡王颜家,辽东郡王温家,这三家根本就是蒙古人。只是改了汉名而已。铁,就时候孛儿只斤,颜就是那颜部。温是合赤温部。 这三部根基其实都在草原之上。杜安根本够不到。也没有交情可言。汾阳郡王的态度已经表明了。天水郡王是敌人。至于金源郡王,就是金朝皇室。这一家低调得很,低调到不想起数一下郡王府,就想不起来这一家。与天水郡王一家,可以说是鲜明对比。 一个低调得恨不得所有人都忘记自己。另外一个处处以国戚功臣自居。 金源郡王家自然不会参与这破事。 只剩下河东郡王裴家,与广平郡王完颜家了。这两家其实都落寞多了。第一代河东郡王,乃是太祖之萧何。但是而今仅仅是外戚了。而广平郡王也是如此,完颜家与郭家是比较像的。第一代广平郡王完颜彝,随着金哀宗投降太祖,以太祖侍卫起步,充足忠孝军。在太祖驾崩之后,蒙古人破关而入,直接打到邺都城下的时候,带着本部出战,在邺都城外大破蒙古。在风雨飘摇之中,力保太宗登基。 故而封广平郡王。完颜彝不久病故。其子完颜昭方十岁养在宫中。待遇与诸皇子同。武宗继位,更是以兄长视之。这也是完颜昭为大魏效之以生,继之以死的原因。北伐大胜后,强忍着病痛追亡逐北,几日几日的不下马。甚至病死之后,也秘不发丧。令军中副将主持大军继续追击。 这才一口气将蒙古人打出漠北。 只是身后死却是如此潦草。而今军中很多人已经不知道有完颜家了。 广平郡王成为一个虚头郡王。 这两家也不可靠。 杜安心中暗道:“到底是谁家可以接这个烂摊子?” 不是他要先从武勋最高爵位郡王算起,杜家毕竟是武勋一脉,在勋贵之中,还是有一些人脉的。文官那边可就是隔行如隔山了。 但是而今看来,比起开国之初,几大郡王个个都是名将,有自己的曲部影响力相比,而今几位郡王,估计也只有汾阳郡王,与天水郡王不是空壳。三个蒙古郡王虽然也有实权,但是他们的实权是在草原上的领地,而不是在京师的影响力。是的,有一些蒙古鞑将在天子六军之中。 这似乎是一个循环,对于皇帝来说,这些在朝廷没有根基的鞑将,要比根基深厚的元老重臣更值得信任。 杜安心中叹息一声,暗道:“莫不找一个不知道内情的外地冤大头吗?” 这不是杜安想要做的。杜安也算是有底蕴的家族了。但是如果杜安应对稍稍出错,杜家估计就没有了。更不要那些空有钱,什么都不知道的家族了。 这根本就是在找替死鬼。 这不符合杜安的价值观。 “少爷。”卿卿说道:“慢慢来,也不急一时。” 杜安吐了一口气,说道:“怎么不急?而今,仅仅是暂时拖住了他们。等运河上的事情结束了。我们就没有时间了。” 卿卿说道:“少爷,你已经一天没有合眼了。即便着急也不急于一时。这也是你自己说的。越着急,就越不能急,说不定能想出办法的?” 杜安深吸一口气,说道:“好吧。我睡一会儿。” 杜安内心之中已经下定决心,如果实在不行,就找一个这样的替死鬼了。毕竟,邺都之繁华,或许还不能超过江南一些大城,但已经是中原第一。更是京师所在,有不知道多少人,想要在京师安家。冤大头自然很好找。 虽然他不愿意做这样坑人的事情。但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也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 刘祐真换了一身打扮,一身合体青衫。坠着一枚玉佩压制衣角。身后还有一个书童,正是陈华。 刘祐真走在杜门门前的长街之中。 杜家的府邸,乃是皇帝赐宅。而他的左邻右舍也是如此。故而杜家门前这一条路,清一色的青石铺路。清净得很。一般人根本不敢来这里。几十年间,这里住的人,不是侯爵就是伯爵的。而今虽然有一些没落,甚至有一些人家,已经将宅子卖给其他人。搬出这里了。 但是这里依旧是整个邺都富贵人家的聚集地。来往非富即贵。 刘祐真这一身打扮,还用一把油纸伞微微遮掩一番,因为住在这里的人,有不少都是能常常进宫,说不定就认识他。 好在一路走来,没有被人识破。 陈华看着杜府的大门,说道:“少爷,就是这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