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道友,贫僧有礼了 (第2/2页)
并且,趁它哀嚎之际,用写满经文的黄色布袋将其一把套起来,三两下,鬼物缩小成足球大小,被袋子牢牢裹住。 “拿着……” “它……它会不会咬人……” 刺啦刺啦。 收音机里传来杂音。 趁着大师被拖住,成百恶鬼从地下涌出,在大厦之内飞窜。 鬼哭狼嚎之声不绝于耳。 而那些所谓抗强磁场的窃听器也随之彻底报销,孟凡没有任何犹豫,将收音机扔到窗外,提着桃木剑向门外走去。 不过,脚步刚抬起便顿住。 桃木剑突然往后颈处刺去。 “啊……” 哀嚎声响起,阴冷鬼雾喷出。 很快,地面上多出一滩白色粉末。 佛家慈悲为怀,道家难道没有慈悲心? 非也。 如果这只恶鬼不偷袭,针对脖颈要害下手,孟凡会选择诵念清音咒,来超度它。 这种自寻死路的做法,还是算了。 咔哒。 房门打开。 道袍飘飘。 孟道长今夜火力全开,誓要摄服群鬼,而那群厉鬼看到活人,哪里管对方是什么人,当即掀起一阵怪风,狞笑着冲过来。 谁是羊,谁是虎? 它们很快就知道了。 来时有多兴奋,撞上以后想逃跑的心就有多强烈。 “劣性难改,还是化为灰灰吧。” 本来平平无奇的桃木剑,在法力灌输,以及指尖血涂抹下,瞬间璀璨如金,孟凡连刺三剑,地上就多出三滩粉末。 见此情形,本来从地下涌出来,抵达五楼的鬼魂,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往下跑。 开什么玩笑? 这个道士杀性那么重,还不如跑回去跟那个和尚斗,至少他只收鬼,不杀鬼! 而孟凡哪里肯放弃功德,当即追杀过去。 杀人者,人恒杀之。 恶鬼想杀自己,明显劣性难除,留在人间做什么,害无辜路人吗? 火云。 雷法。 剑光。 黄符。 种种手段齐出,效率高得惊人,只要恶鬼被擦着边,逃跑的动作迟疑一下,便是魂飞魄散。 短短十分钟。 孟凡直接将大厦五层杀了个天清地宁,确认没有鬼气以后,他舍弃容易出事的电梯,沿着石质楼梯,继续向楼下冲去。 虽然第六层未曾清除,但楼下明显恶鬼更多,先杀完再上去! “阿弥陀佛,见过这位道友,贫僧有礼了。” 很快。 某个房间内,孟凡撞上了大师。 他手中提着佛经布袋,看着地上鬼物魂飞魄散留下来的痕迹,眼神中闪过不忍,但还是将袋子递给身后的房东太太,主动拱手行礼。 见状,孟凡不敢怠慢,当即双手合十。 师傅说过,道与佛殊途,一般来说,大家都避着对方走。 而在民国时期,蜀地却有种约定成俗的习惯,和尚见道士行道家拱手礼,道士见和尚行佛家合十礼,意为互相尊重。 并且,是和尚见道士要先行礼,道士为回礼,毕竟道教是华夏本土教派,为东道主,佛教虽然历史底蕴深厚,但始终是外来者,为客,理应向主人行礼。 奈何桑海变迁,道家相对示微,门徒凋零,而懂礼的佛家大师悉数圆寂,随着佛教大兴,现在的和尚们便想着反客为主,不再尊重。 师傅曾说,他二十岁路过寺庙,在门口偶遇一位长老,想到年幼随祖师游历蜀地的种种经历,加上对方比自己年长,便主动行合十礼。 结果对方却不庄重,满脸喜色,身后那群小和尚则问: “你这道士,是不是想皈依我佛?” 同时当面感慨佛法无边,道家三清不如佛祖。 正因为如此,每每谈到此事,师傅就忍不住动怒,使得孟凡印象极深,唏嘘不已。 不过,眼前这位大师懂礼。 必须另当别论! 而且,孟凡内心深处,对他的好感度蹭蹭往上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