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1章 杜虹的变化,发行之合并问题 (第2/2页)
也看到了被女子故意胸撞的一幕,乐呵。 “损友。” 张龙撇嘴,跟熊信的关系可以说比章上宇还好,哪怕更晚认识。 毕竟去小熊单车的次数要比去天鸿创投要多,更别说小熊单车的偶尔高层聚会会在43号院别墅,次数不多但也有三四次,那别墅之前还是熊信呢。 还有一点熊信在国外多年,形成的思维比国内交往更简单直接,有什么说什么,不像国人喜欢绕弯子。 当然,章上宇不怎么绕。 “没什么太好项目。” 熊信知道张龙今天过来的主要目的,一个是大过年的见个面,这与平时工作会面不一样,是属于场外情分交流,在过年这个节点碰面,更友谊化。 另一个就是项目了,有不错的可以投一投,没有的话也不强求。 张龙属于晚到,何况二代们互相有什么好项目,基本都能知道。 而更好的也早被瓜分了。 “嗯,我知道。” 张龙点点头,优质大项目哪那么容易遇到,不过来之前问了章上宇一句有没有混娱乐圈的,也是得到肯定答案后才来的,不然真不一定会过来。 之前购买朱昌海锦绣华庭两套豪宅时,也曾遇到过一个‘点星娱乐’的高层要买,那时候交换过名片。 但是前阵子从朱昌海那里得知,当初的‘阎广志’已经不再干了。 点星娱乐被收购,阎广志把股份卖了已经转行,交情算是断了。 何况点星娱乐的规模也不算大,涉及的板块很多,但都是一些联合辅助投资等等,没有特别的竞争力。 朱昌海的‘泛海’是主影视制作公司,目前也没有找盟友意愿。 另外就是龙鼎正在搞发行,想问一问发行这块更深的小道消息。 泛海是新公司,稚嫩。 有些潜规则或内幕什么的,还是得找一些老娱乐公司才能了解,今天就有一位公子哥家族,主营多年娱乐公司,影视制作与发行都涉及,有实力。 当然,一上来就问一些潜规则什么肯定不行,只谈一些明面上的,或者龙鼎整合完‘光华·四海’后。 商谈合作什么的也挺好。 还有,今天聚会场合上的几个小明星,就是那家公子哥叫来的。 明星养成,更有滋味。 …… “嗯?” 刚刚胸碰张龙的女子,看着张龙跟随熊信前往某个角落不禁目光一凝,那里扎堆的可是她们的大老板。 嘶,不会是去告状的吧? “老杨,认识一下。” 杨绍航闻声扭头,看到是熊信带人前来后朝着身边围绕的人头示意,随着人头散开,熊信与张龙来到。 能被熊信直接引荐的,身份肯定不会低,只是杨绍航有点挠头。 张龙长这么帅,如果是魔都二代圈子的他肯定不会不认识,除非上下年轻相差比较大,中间差着辈儿。 “这是张龙。” 熊信简单开口介绍,没有提及太多,只说是一家创投公司老板,有几个娱乐圈上的问题想要了解了解,同时与章上宇也有合作等等,其它没了。 没说盛鑫,也没说认识钱彩英凌芷清,这个要杨绍航自己慢慢了解,前提是如果继续和张龙深交的话。 “你好,杨绍航。” 杨绍航主动伸手握手,能开创投公司可见还是很有实力的,而且有些项目不仅仅是有钱才能投资,还需要对应的人脉资源等等,不过‘张龙’这个名字听在耳朵里有点熟,咋回事? 但细想,又想不起来。 “你们聊。” 熊信搭线张龙与杨绍航认识后便闪身离去,剩下的就没他什么事了,张龙是一代,赚钱能力以及盛鑫龙鼎事业发展来说,算起来其实要比他们这些二代的级别更高一些,交好不虚。 杨绍航是开娱乐公司的,最擅长的就是打交道,以及‘一条龙’。 身边朋友们可没少享受。 当然,哪怕张龙与杨绍航熟悉了也不一定会接受,就像林远多次邀请张龙参加杜虹的‘下一场’一样。 说到这里提一下,杜虹与杨绍航的关系其实更好,两人互有合作。 杜虹经常从杨绍航这里借用一些‘帅哥美女’,用于场合招待。 嗯,二代圈子。 就是这么的朴实无华。 …… 晨阳娱乐传媒。 规模体量虽然比不上魔都老牌企业‘奇迹浩瀚’,但娱乐版块实力至少也在魔都前五之列,影视制作与发行、模特经纪与其它板块等等,都涵盖。 而杨家,主做的就是娱乐圈以及互联网板块,轮家族实力或许比不得熊家或钱家等等,但也不是很差。 起码整个杨家的综合体量市值个几十上百亿还是有的,算豪气了。 互联网可是近些年以及未来都很前景的行业,潜力无限与无穷。 言归正传,回到当下。 “影视发行?” 简单寒暄过后,张龙问了几个问题,杨绍航立即就明白了很多,‘光华·四海’最近有合并意愿在他这里不是秘密,虽然晨阳不掺和,但对于业内的一些娱乐动态还是要做了解的。 发行能力这块,晨阳要超出‘光华·四海’很多,渠道也重合。 连收购意愿都不会有。 眼下这个张龙,创投公司要合并‘光华·四海’,今天来这里找到他聊到发行问题,显然在合并过程中遇到了卡壳,而且也不是小打小闹,上来就合并便意味着整个渠道,很强势。 这个张龙,脾性偏霸道。 “简单,保障。” 杨绍航心头思绪不断旋转,但面上则是温和笑道:“如果我没猜错,是有一些人不想彻底退出吧,哪怕龙鼎给出了不错的离开条件,依旧卡壳。” 张龙点头,确实如此。 合并其实也是收购,龙鼎开出的条件不差,但依旧有几个人阻拦,坚持不走不合并,也不说具体理由。 杨绍航分析道:“高于市场的溢价不是主要,而是要离开的这些人是否能找到更好的去处,也就是保障,想必坚持否定的这几人,没有下家可去,说白了就是在业内没什么名气。” “名气代表着能力。” 张龙听言沉思,貌似有点明悟和了解了,就像越废就越是脾气大。 找不到下家就是拿一笔钱走人又如何?没有保障,花完了咋办? 赖着不走,变相提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