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冯远征和一元多化手法 (第1/2页)
小老头暂时帮裴阳解决了这份苦恼,因为他直接推开了演绎办公室的门。 裴阳见状,也只能跟着进去。 嗯,夏一可也只能跟着进去。 但进了办公室的门,裴阳却看见沙发上坐着一个面色红润,一脸喜色,看着也并不是那么严肃的人,反而更像是一个财神一样的中老年人。 “请坐吧,两个小朋友。”冯远征笑着说着,看起来更和蔼了,但离谱的是他说话的声音居然还是那种严肃而又大气的感觉,就像是提刑司里坐在上首的大爷一样。 裴阳感觉有些不太自然,毕竟谁也不想听见衙门传召你的那种声音吧。 裴阳和夏一可两人唯唯诺诺的坐了下去。 “听老周说,你想学一些“一元多化”的知识?”冯远征笑着说道。 裴阳一脸懵逼,“一元多化”是嘛? 裴阳一脸懵逼,懵中带懵的看向小老头。 小老头一脸讪笑的看着裴阳,努了努嘴,意思是让裴阳配合一下,冯远征要开始吹牛逼了。 裴阳只能对着冯远征点点头,示意冯远征可以装逼了。 冯远征点起了一根玉溪,浅吸了一小口:“我知道你的来意,但今天我们不聊别的,就聊聊电影美学和“一元多化”手法。” 裴阳尴尬地笑笑:“刑。” 冯远征吐了一口烟圈:“你作为这个专业的学生。肯定研究过《布达佩斯大饭店》吧。” 裴阳有些木然的回答道:“绚丽明亮的画面、广角镜头的频繁使用、人物占据画面中心的构图法以及完美对称的画面结构,都是贯穿他作品始终的元素,这些元素的组合出现使得韦氏电影逐渐形成一种颇具童话色彩的类似卡通连环画的风格。” 《布达佩斯大饭店》作为一部电影美学方向的经典作品,裴阳不仅上过关于它的美学课,甚至自己在课下还专门查过文献细致的研究过这部作品。 冯远征又说道:“最主要的构成元素是:韦斯·安德森式配色和韦斯·安德森式对称以及细节。第一,韦斯·安德森式配色,韦斯·安德森式主体风格呈现出清新的浪漫主义,总是带有戏剧效果。色彩作为电影艺术中一种重要的视觉表现符号,色彩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气氛渲染以及人物心理刻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电影色彩体现了导演想要传达给观众的不同的审美体验。” 裴阳点了点头,冯远征总结的很简练也很完善。 《布达佩斯大饭店》:影片讲述了战争时期一个欧洲著名大饭店看门人的传奇,以及他和一个后来成为他最信任门生的年轻雇员之间友谊的故事。这个看门人的传奇串联起了文艺复兴时期无价名画的失窃,名门王族望族的财产纷争等荒谬轶事,以及改变了整个欧洲的突发战乱。该片获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最佳艺术指导。 《布达佩斯大饭店》灵感取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经历,向他致敬,也是对那个他生活的20世纪初期美好时代的缅怀。中世纪风格的电影讲述了一个严肃的主题,但巧妙的色彩构成确实影片给人一种童话般的感觉。色彩艳丽饱满、构图工整、给人一种既森严又滑稽的感觉~影片中场景的切换自然流畅,毫无违和感,戏剧效果很足。 见两人已经进入了状态,小老头和夏一可给两人准备了茶水和香烟后,就退出了办公室。 冯远征瞥了一眼离去的两人,嘴上没有停歇:“影片以一本书作为开端,书封采用粉红色,引起接下来电影的故事以及氛围~俯瞰的镜头让画面很有仪式感。此片的构思是源于茨威格的自传小说,影片在向这位作家致敬,同时也是在向作家对“二战”前欧洲社会所做的精致描写致敬,” 裴阳也说道:“电影前期的色调一直处于一种粉色的暧昧中。粉色的楼与代表强权的黑色ZZ旗帜形成强列的对比。” 裴阳啜了一口华子:“在导演的精心安排下,从布景到建筑,再到着装、道具,一切都被蒙上一层粉色,导演用浅粉和水蓝构筑了两个年轻恋人的整个世界。” “《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童话色调诞生了一个流行色——千禧粉。千禧粉,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