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恢复旧山河 (第2/2页)
鲁在旁边一声不吭,他看了看张希孟,发现他跃跃欲试,似乎对李善长很感兴趣。 老贾深吸口气,“这个李善长既然是在衙门里做过书吏,必然是个精明难缠的……老夫想先和他谈谈。” 贾鲁开口了,张希孟一怔,你是瞧不起我?觉得我对付不了李善长? 贾鲁迎着张希孟的目光,微微一笑,对不起,你还真不行! 张希孟思忖了片刻,也只能无奈点头,李善长是个狐狸,那就只能让老狐狸出马了。 …… 所以李善长被费聚背进来的时候,只看到了贾鲁在场。 李善长瞬间懵了? 难道自己真的猜对了? “老大人,拜见老大人!” 李善长从费聚背上滚下来,直接五体投地,汗流浃背,跟水里捞出来似的,连声音都带着惶恐。 贾鲁也被弄得有点迷糊了。 怕成这个样子,你还来投靠红巾军干什么啊? “老夫早就不是元廷的什么尚书大人,不过是无用老朽罢了……倒是你,怎么认出老夫了?” 李善长哪敢隐瞒,忙道:“是,是当初治理黄河的时候,小的带着民夫去河堤,有幸见过老大人。老大人不辞劳苦,亲力亲为,让人钦佩!” “开河变钞,亡国之举,又有什么好钦佩的!”贾鲁直接道:“听闻你愿意投靠朱将军,又给朱将军谏言,老夫以为你是遇到了明主,应该仔细辅佐,成就大业才是。至于元廷,已经是末世之相,命不久长,你也算是当世俊杰了。” 李善长吃惊非小,贾鲁劝自己投靠朱元璋? 是真的,还是假的? 此刻他的脑袋也清醒了不少,贾鲁诈死,能有什么意义啊?十万大军都没了,元廷就算想作死,也不是这个法子。 分明就是贾鲁被抓了,而且还投靠了朱元璋。 李善长久在官府,心理素质极好。他只是突然被贾鲁吓到了,以至于方寸大乱,胡思乱想。忍不住暗骂自己糊涂,所幸没有胡言乱语,不然还真不知道怎么收场! 李善长定了定神,觉得朱元璋更厉害了,居然能把贾鲁俘虏,还能让老头替他效力,自己真是没看错人。 奈何那本小册子给了他不小的阴影,让他很不安。因此李善长仗着胆子道:“老大人,小人看到了一本册子,上面写着一些有关田产丁口的事情,敢问可是老大人的手笔?” 贾鲁摇头,“老夫写不出来,那是一位小友写的。” “就是那位张小先生?” “嗯!没错。” 李善长深吸口气,又道:“老大人,土地田亩之事,关乎重大,上位想成就霸业,或许该找更老成持重之人才是,那位张小先生怕是年纪不大吧?” “他的确不大,今年应该有十三岁了。” 李善长一听简直要翻白眼了,自己的儿子都比他大许多啊! “老大人,这么做是不是有点儿戏了?” 贾鲁一笑,“儿戏?你要是知道那位小友的身份,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那……他是什么人?”李善长小心翼翼问道。 “他的叔祖就是云庄先生,是我的恩师。” 李善长愣了好一会儿,才想明白是谁,顿时惊呆了。 “他,他怎么会投靠红巾?” 李善长觉得自己这种小吏投靠红巾情有可原,张家的人,怎么也会投靠红巾啊?朝廷对他们可不薄啊! 贾鲁看出了李善长的心思,微微暗笑,幸亏自己过来,否则还真不好谈。 “你听说过郑思肖吗?” 李善长苦笑摇头,这个他真不知道。 “那你听说过文天祥吗?” 李善长哭了,这位三岁孩子也知道啊! 贾鲁长长出了口气,又问道:“你家里有田吗?” “有……有一些。”李善长讪讪道。 “肯定该有,不然你也没法读书。”贾鲁道:“那这些田可是你的?” 李善长怔住了,难道不是吗? 他租给佃农,每年收获租子,怎么不是他的? 贾鲁长叹一声,“可是郑思肖不这么看,他的画中无根无土……寓意地都被蒙古人抢走了,天下汉人,皆是亡国之人啊!” 李善长愕然,只能附和道:“确实是蒙古人坐了江山!” “所以要把天下夺回来!”贾鲁突然语气加重,“文丞相一片丹心,独木难支,少帝蹈海,崖山遗恨,大宋终究是亡了!如今朱将军率领虎狼之师,恢复汉家旧山河,青史有幸,日月同光。你能归附朱将军,成就大业,着实是眼光高明,日后的成就,不可限量啊!” 李善长听到这里,浑身震颤,瞠目无言。自己的选择,竟能彪炳史册,百世流芳?那,那自己还需要在乎那点土地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