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燃烧民意值,过目不忘武之髓。 (第1/2页)
人情往来,溜须拍马,余春秋非常讨厌这些调调,时间一长,就会失去自我。可是在衙门里混迹,不得不面对这些事情。 余春秋很“懂事”,请了王捕头下馆子吃酒。 王捕头看余春秋就柔和了不少,说道:“余春秋,你小子是个读书人,来衙门里做衙役,委屈了啊。” 余春秋说道:“不委屈,不委屈。能在王头手下做事,能混口饭吃,那是小子的荣幸。” 王捕头大字不识几个,被余春秋这个读书人如此恭维,虚荣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王捕头喝了杯酒,说道:“我是补了我爹的缺。我家三代都是在佛山做捕头。我没有读过书,但是街面上和衙门里的事情,我老王是门清。其中的门道,你小子要学的可多着呢。” 余春秋点头说道:“那是。这不,我是来向王头请教了嘛。王头,我以后就是您手下的兵了,您将来要是发达了,可一定要提携我啊。” 王捕头是个粗汉,但掌握的衙门信息可不少,毕竟他在衙门做捕头快二十年。 衙门里的各种人际关系,他清楚得很。而这些信息,恰恰是余春秋目前需要的。 几杯酒下肚,王捕头就把自己知道的消息说了出来。 送走了醉醺醺的王捕头,余春秋看着桌子上的残羹剩菜,心中有些rou疼。 码头扛包的苦力,一个月也就挣二两银子。这酒席,可是花了四两多银子。 “银子真是不经花。不过在王捕头这里套取了这么多的有用信息,花这些银子,值得。” …… 早上。 余春秋来到衙门。 王捕头说道:“来几个人,跟着我一起去宝芝林。” 去宝芝林? 余春秋连忙说道:“王头,我跟你去。” 王捕头带着余春秋和其他六个衙役,向宝芝林赶了过去。 余春秋问道:“王头,咱们去宝芝林干什么?” 王捕头没好气地说道:“黄飞鸿带着他的徒弟们打架闹事,洋人们觉得佛山不安全,提督大人非常生气。我们失去警告宝芝林。要是再有下次,我老王可就要抓人了。” 黄飞鸿不但武艺高强,还是医术大家。武术家,民团总教头,这些身份不足以王捕头忌惮。可是宝芝林的医术,王捕头就有些忌惮。 吃五谷杂粮,谁没有个三病两苦?要不是万不得已,王捕头不会和宝芝林为敌,得罪了黄飞鸿没好处。 来到宝芝林。 黄飞鸿客气地接待了王捕头和余春秋等人。 伸手不打笑脸人。 黄飞鸿的态度如此之好,王捕头都有些不好发作。 王捕头说道:“黄师傅,还希望你约束你的徒弟们,不要再闹事,否则我会很难做。宝芝林要是再惹得提督大人不高兴,我下次就不是带几个人来宝芝林了。” 黄飞鸿说道:“大人,不是宝芝林要闹事。是沙河帮的那些人欺人太甚。他们压榨商户百姓,到处收保护费,搞得整个佛山乌烟瘴气,衙门就不管一管吗?” 王捕头说道:“没有苦主到衙门告状,没有证据。你让衙门怎么抓人?” 衙门里的人,都是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百姓们怕沙河帮事后报复,更是不敢到衙门告状。 黄飞鸿叹了口气,说道:“王大人放心,我会约束门下弟子。尽量让他们不要闹事。” 王捕头点了点头,对余春秋他们说道:“走,我们回衙门。” 余春秋经过黄飞鸿身边的时候,轻声说道:“沙河帮已经盯上了宝芝林。他们都是亡命徒,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黄师父,你要小心。” 世间最可怕的不是武功,而是人心。人心一旦恶了,有的是办法对付武艺高强的人。 黄飞鸿不认识余春秋,但是对余春秋的提醒,还是心存感激。 突然。 余春秋得到了权力系统的提醒。 获得3点民意值。 之前的民意值是0,现在获得了黄飞鸿的一点好感,民意值就变成了3。 王捕头带着余春秋等衙役离开了宝芝林。 猪rou荣对黄飞鸿说道:“师父,明明是沙河帮的人作恶。衙门不去抓捕沙河帮的人,竟然来宝芝林警告我们。真以为我们好欺负吗?衙门真是混账之极。” 黄飞鸿脸一沉,呵斥道:“阿荣闭嘴。衙门做事,必定有衙门的考虑,岂是我们能说三道四?以后不可再胡说八道。” …… 余春秋换下衙役衣服,对王捕头说道:“王头,我就先走了啊。” 王捕头挥了挥手,说道:“去吧。” 出了衙门,余春秋心中暗道,终于下班了。 余春秋走在街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