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看不到希望的朱棣 (第1/1页)
大明,夜。 北平燕王府。 和朱允炆同样睡不着的,还有他的四叔朱棣。 至正二十年四月,陈友谅亲率大军进攻应天,此刻的朱元璋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 但和陈友谅比起来,在势力方面要弱上一筹,此时朝野上下,听到这个消息,皆是人心惶惶,就当是的局面看来,朱元璋的胜算并不大。 也就是在这个战火将开时,一个身份卑贱的妃子,为朱元璋剩下了一个儿子,便是朱棣。 这名妃子便是碽妃。 碽妃之所以说身份卑贱,乃是因为她是蒙古人,而朱元璋之所以不待见自己这个儿子的最大原因。 便是因为碽妃只怀孕了七个月,就生下了朱棣。 当时元末纷战,朱元璋听说此事后,怀疑碽妃不贞,以‘铁裙’赐死。 朱元璋当时认为朱棣是个野种,也想处死。 马皇后劝告说:“碽妃怀孕前,一直都在后宫,没有和任何男人接触过,我可以为其作证,这孩子也不见得就是野种。” “哪怕真是,你有这么多义子,即使再多一个,也没有关系,孩子还小,他什么时候都不会记得。” 于是,朱棣便是这样活了下来。 朱棣的童年,是充满阴影的,因为早产的缘故导致身体特别虚弱,刚生下来的朱棣,也不受到朱元璋的待见。 一直到七岁前,朱棣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朱元璋也几乎从不见他,哪怕见到,也当其不存在。 他童年唯一的寄托,或许就是自己的大哥朱标了。 朱标仁慈宽厚,从小性格纯良,对于自己的这个弟弟,一直都是照顾有加,这也是朱棣童年唯一美好的记忆了。 一直到七岁的时候,朱标和朱棣玩耍时,朱元璋过来寻找朱标,恰好看到朱棣。 这个时候的朱棣已然长开,咋一看上去,和自己不像,可仔细瞧去,却又有几分相似。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便知道,可能七年前,错怪碽妃了。 朱棣从此时开始,才有了自己的名字,并且地位待遇也和其他哥哥弟弟的相同。 不过也是仅仅如此了,朱元璋所有的爱,都集中在大哥朱标身上,而且当时正是征战的时候,对于朱棣,几乎就是放养。 这也是导致朱棣从小就和武将们厮混在一起,甚至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教育。 相对于大哥朱标,他几乎就是一个文盲,这并非说他不识字,而是文采极低的意思。 据史料和朱棣后面成为永乐大帝后批改的奏章来看,得以证明确实如此。 小时候的军中生活,或许跟蒙古人的血脉也有关系,朱棣从小就酷爱马上厮杀。 虽然文采不行,但军事谋略因为耳濡目染的关系,极为出色。 他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和朱元璋极为相像,从小就表现出了优异的军事天赋。 洪武三年,朱棣十岁,受封燕王。 洪武九年,朱棣迎娶大明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名将徐达之女徐氏为妻。 洪武十三年,虚岁二十一的朱棣就藩燕京北平。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以故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等屡为边患,命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分兵两路,再次对北元进攻作战。 此次出征一颍国公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南雄侯赵庸、怀远侯曹兴为左右副将军,定远侯王弼、全宁侯孙恪为左右参将,督兵从征。 敕王弼率山西兵听晋王节制,其余均听燕王朱棣节制。 三十岁的朱棣,在此刻终于第一次成为大军主帅。 朱棣被封藩地北平,乃是前朝大都,看上去朱元璋对其十分重视,其实现在的北平,多有战乱,朱棣作为朱元璋第四子,信任是不用说的。 可比起其他的兄弟来,得到的宠爱却是少了些,毕竟没有哪家的父母,会把孩子放在战乱之地。 从小朱棣和武将们厮混,朱元璋也看在眼里,所以朱元璋希望朱棣长大后,能够成为一代名将。 辅佐自己的大哥朱标。 十年北平,名将傅友德、冯胜、蓝玉都曾经以北平为出发点,征伐北元。 对于朱棣来说,这些名将,就是他心中的崇拜者,每次的战役,朱棣都向他们虚心学习,面对燕王的请教,诸多名将也是倾囊相授。 这次远征,燕王朱棣不费一兵一卒,招降了乃儿不花,而晋王朱棡,却是连蒙古腹地都不敢深入。 如此一来,更加显得朱棣的战功卓越。 一时间,朱棣成了大明的英雄,尤其是其皇子的身份,更加显得战功赫赫。 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出征,兵不血刃就大获全胜,让朱元璋非常高兴,赏赐一张面额一百万锭的宝钞。 当然,宝钞这个东西,朱元璋想写多少就是多少,没多久就通货膨胀,一文不值了。 本来朱棣作为藩王,虽然有当皇帝的想法,但却没有造反的心思。 可这一切,随着数月前,大哥朱标的去世,他的心中思想发生了变化。 朱棣纵观所有兄弟,二哥朱樉荒yin无度,三哥晋王朱棡就更不用说了,早就成了陪衬。 五弟周定王朱橚,是朱棣的胞弟。这个胞弟的意思并非同一个生母。 在大明皇室,母亲有三个概念,为嫡母,生母,养母。 朱棣和朱橚从小由成穆贵妃孙氏养育,所以也成为胞弟。也不用担心。 至于其他的弟弟,年纪太小了,有些甚至还未就藩,而朱棣恰好去年获得如此大的战功,威势一时无两。 或许同为塞王的宁王朱权,似乎也挺会打仗的,但在朱棣的眼里,那就是个莽夫,不足为虑。 这般看来,朱棣在所有的兄弟中,乃是皇位最为有力的继承者。 至于大哥朱标的子嗣,最大的儿子朱允炆现在也才十五岁,有什么能力可以继承大位。 况且,现在的父皇,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了,已经没有时间去培育下一代的接班人了。 那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子,镇得住满朝文武吗,镇得住这些大名鼎鼎的开国武将吗。 如此看来,舍我其谁? 只是这夜,月黑风高,朱棣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看着手中朱元璋宣布立朱允炆为太孙的密信。 他心的彻底的凉了下去。 “父皇,为什么不是我,为什么你要选择他呢。明明最适合的人,是我呀。” 今夜的朱棣,注定无眠,脑海中一片纷乱,杂念丛生。 朱元璋的这一手,彻底的斩断了他对于皇位的念想。 但朱棣的心中,似乎有一种不甘。 便是在这个时候,院门外来姚广孝的声音:“殿下,可入睡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