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 三模型的冲击 (第2/2页)
才会显得欲言又止,不太畅快。 这主要是文化差异导致的,大家的认知水平不在一个层次上,做起事来难免掣肘。 不好讲也就不讲,适可而止,自己是直播看书,不是直播答疑,书上说了什么就讲什么,没必要做太多延伸,对错可以留待观众他们自己去思考。 男生寝室。 张贺、牛钱宇、胡义眼睛瞥着王寒桌上那几张纸,那是王寒直播用的稿子,现在他们都想伸手摸过来看一看,但又觉得有些不妥,主要是怕王寒不悦。 “咳,阿寒,问你个问题,你说的那个,业务生命周期模型,怎么想出来的?”张贺喝了口水,装作不经意的问道。 牛钱宇、胡义支棱着耳朵。 王寒转身看了看他们几个人,不禁莞尔,他明白这就像平时一群亏本做生意的人在一起玩,突然有一天,其中一个人说我挣钱了,那么其他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会心痒难耐。 今天第一次直播,对其他人也许影响不大,但身边离得近的人,总会敏感的。因为他们会率先觉察到,身边的某个人在他们共同的领域,已经领先了一步,如果他们听完之后甚至还不能理解,那就是一大步,甚至是,遥不可及的一步。 但没有人希望是遥不可及的一步。 如果能追赶,总是并肩而行的好。 这是来自重点大学学子的危机感。 “我都是书上看的。”王寒笑道。 “什么书上看的?” “你可别唬我们啊!” “我都查过了,业务生命期限是这十年才出现的新词,根本就没有周期模型这样的理论!” “对啊,你再给我们说说,说清楚点!” 三个室友虎视眈眈的反驳。 王寒无奈。 “我录了直播视频,剪辑整理一下,等会儿传到J站上,你们自己去看。” 他指了指自己正在下载的视频文件。 三人这才作罢。 王寒三个室友原本都不是什么好学之人,他们崇信每个人的特殊性,追求多方面发展。张贺的兴趣是音乐,他是个业余的吉他手,参加过几大高校联合歌唱比赛。牛钱宇专注于足球和足球场边妹子的尖叫,他的身影是被大自然神奇的魔力从教室搬运到了绿荫场上。胡义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天涯客,踽踽独行在《屠龙世界》里,一把锈迹斑斑的残刀能在灌注鲜血的状态下挥出四十多米的森然刀气。而王寒,曾经则是每夜炼精化气,以肾气灌注指尖提高手速,码出一个浩大的仙侠世界,满足广大玄幻读者证道的梦想。 但,如今,因为寝室里一个人的改变,其他人也都开始对专业知识注意起来,毕竟那是他们共同的领域。 他们有一种被拿捏住咽喉的感觉,胸中的意气不能顺畅而发。 大家都是学这个的,他们相信: 我张贺, 我牛钱宇, 我胡义, 不弱于人! 三大模型的冲击威力不仅波及到了本专业的这些同学,还于无形中在几个遥远的身影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一夜失眠症患者不止郭孟凡一个。 华都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生张九志抓着乱糟糟的头发,拿着笔在纸上疯狂推演,眼睛瞪出了血丝。 “不对,不是这样!还差一点!”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这个模型是有问题的!” “PPM和GE都有缺陷,怎么补,怎么补……” “这个主播真是个怪才!” “草了,哪个大学的!” …… 香江大学。 大一学生俞腾在台灯下面做着笔记,关于三大模型一口气列出十个疑问: “IndustryLifeCycle(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是否考虑产品型号、质量、规格差异等?” “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行业分别应该采取什么战略措施?” “行业进入衰退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是否可以归类?” “PPM模型中,当明星产品遭遇资金短缺和人力不足时,它还有前途吗?” …… “GE模型(业务筛选模型)是以哪个公司为基础总结的?” …… 最后一个问题。 “主播辰寒,就读于哪所大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