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十年磨一剑 (第1/2页)
青鹤山! 茅草屋,小院内。 有一六七岁的孩童,扎着一个朝天辫,青涩稚嫩,红扑扑的小脸上尽是认真。 只见他手中握着把小木剑,正“嘿哈”“嘿哈”的不断挥舞着,做着下劈的动作。 周而复始,恒古不变。 春花秋月,夏蝉冬雪,那道小小的身影每天从清晨挥剑一直到午夜入睡时分。 转眼已是十年光景。 当初的孩童此刻已经成了面容清秀的少年郎,只不过十七年来的世外生活使得他的脸上带着几分纯真懵懂。 望着前方的墓碑,他沉默一会。 随即遵照师父的遗愿,在其坟前舞剑三天。 说是舞剑,依然是枯燥无聊的抬剑,劈下,这种不断重复的动作。 到了饿时,他会聪明的把用来祭奠师父的窝窝头拿来吃,最后捧上一手泥巴,捏个样式放到瓷碗里,美名其曰,算是孝敬他老人家了。 待晚上天昏地暗时,院子里师父生前喜爱的桃树也不放过,正好当做火把点燃。 听师父以前说过,等自己以后混出息了,就多给他老人家烧些好吃的,好衣裳去,最好是做好了的,他老人家不会裁缝。 “师父,今儿徒儿便把您最喜欢的桃树烧给你!” 少年恭敬的拜了拜墓碑,随即将大腿粗细的桃树连根拔起,空手折枝,三两下便拾捣出了一堆柴火。 找来一推枯叶,他憋了口气,将枯叶团在手中,然后用力一捏,只见手心立时冒出一道火光。 他也不怕烫手,拿捏着就往搭好的柴堆下面塞去,不一会,便燃了起来。 一切准备就绪后,少年郎又接着舞起了剑。 “嘿咻”“嘿咻”! …… 转眼三天过去,少年走下了青鹤山,这是他第一次下山,当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心里还有些彷徨,不过很快他就变得坚定起来。 毅然决然的踏着稳健的步伐,朝着不知道什么的方向走去。 而当少年离开大概半个时辰左右。 原本的青鹤山,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整个山头就如发生了地震般,轰然坍塌,只剩下个光秃秃的山……坡! 师父墓碑:??? …… 咕咕咕~ 不知走了多久,也不见天色暗下来,反而愈来愈热,应该是早上没过。 少年心中这般想到。 刚离开了青鹤山没多久,他心里便不禁伤心了起来,他发现自己有些想师父了。 可怜的少年还不知道他的师父就在刚才已经芜了……是彻底的芜了! 握了握怀中的半块,刻着“天合”二字的玉佩,他的眼神又逐渐变得坚定起来,师父临终前的话犹在耳边回响…… “灵儿,为师怕是命不久矣!” “师父,你不要死,你死了我就是一个人了!” 师父眼中带着几分释然,几分心疼道:“事到如今,有些事为师也不瞒你了。” 说着,师父从床头取出一个老旧的陈盒,颤颤巍巍的用手打开,同时还不忘看了徒儿一眼。 却见徒儿跟个木头人似的跪在地上看着自己,顿时心里一叹。 当他把盒子打开,里面一团黄纸包裹着的物体取了出来,去掉黄纸,里面还有层白布团住,再去掉白布,一个制作精巧,不足巴掌大的小盒子被拿在手中。 师父似乎实在坚持不住了,把小盒递给徒儿:“打……打开它!” 徒儿乖巧的把小盒打开,只见一枚通体翠绿,正面刻着“天合”二字的玉佩,不过似乎是半个。 “师父,这是?” “为师要你去找持有这枚玉佩另一半之人……” 徒儿一惊:“难道这玉佩与我身世有关,我的父母就是手持另一半玉佩之人?” 师父怔怔地看了他许久,突然说道:“你本就是孤儿,何来的父母?” “这枚玉佩的另一半是为师年轻时的相好,如今虽没联系了,但为师亦是想知道她过得好不好。” “你待师父去寻她,找到她,要是她过得好也就罢了,咳咳,过得不好,你就出息点,帮我给她送终!” 徒儿:??? 这时,师父突然一把抓住徒儿的手腕,眼神带着一丝浊色:“到时,替……替为师在她坟前磕一个……” 说罢,他便两手一撒,倒了回去。 “师父!!!” 徒儿撕心裂肺的哭了出来。 “您还没告诉我她叫什么名字,这人海茫茫的徒儿……徒儿何处去寻!” “她……她叫苗翠儿……” 就在这时,师父的声音断断续续的从空中传了出来。 “师父你还没死啊!” 只见躺在病床上的师父突然回光返照般的坐了起来,眼神一凛,一只手探出,将徒儿抓到床边,左手反制他的右臂使其动弹不得,右手则抓着他的后颈按在床边。 一股无形的气势从师父的身体里爆发出来,如海潮般的向着徒儿的体内涌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