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途中思索 (第1/1页)
这一日,使团来到了扬州东南部,和雍州交汇处。 这里的扬州,可不是后世那个扬州,而是北扬州,也就是后世的淮阳地区。 一路之上,高顺并不是一直欣赏景色,同时他也看到了这个时代百姓的生活状况。 由于连年征战,很多村庄十室九空,土地荒芜,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官道两旁,竟然可以看见讨饭的流民,大多数都是妇女和孩子,又或者是一些老弱病残。 他们都是家里死了男人,又受不了贪官污吏的盘剥,留在家里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就都跑了出来。 而高顺从一开始的不忍,又到震撼,而后有变得愤怒,继而又有些麻木。 生活在红旗下的人们,根本想象不到那是一种什么场景,这还是太平的时候,若是赶上天灾或者发动战争,百姓们都活不起了。 高顺和马嗣明并排骑马走在路上,马嗣明见他一脸悲戚,也不由得感慨道:“公子看到的这些百姓,他们还算是好的。 最惨的是西边的一些州郡,我朝和周国常年征战,那里基本化成了焦土,除了军队没有人烟。” “百姓们太惨了,这都是野心家的错,他们为了一己私利不顾百姓死活,天可怜见,他们不会有好下场的!” 高顺心里实在太震撼了,没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看到那些可怜的人,他想帮助他们,但现在他却无能为力。 “哎,其实咱们齐国还是很不错的,无论是人口还是兵力,都要多余周国和陈国。 之所以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就是因为朝中jianian臣当道,蛊惑天家,祸国殃民。 现在好了,jianian臣都铲除了,朝中有殿下和郡公坐镇,所有宵小都无所遁形,朝廷也恢复了清明!” 马嗣明这话,有拍马屁的嫌疑,当着儿子的面夸老子,一般人会与有荣焉,很是受用。 但高顺只是笑笑,其他人不知道他的底细,高顺却很清楚,朝廷如今的局面,可以说是他一手推动的。 对于如何治理国家,他一直在思考,之前一直没什么思路,现在他看到了百姓的状况,已经有了些想法。 管子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管子的思想,可以说很理想化,因为统治者害怕百姓过的太好,这样容易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所以才有了老子的无为而治,甚至孔子也说出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论述。 由此可见,百姓们真是太难了,明明有办法可以过的好,但统治者不会让他们过好。 有道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所以历数封建王朝,那些所谓的太平盛世,不过是帝王的粉饰,哪怕是巅峰时期的大唐,其实也有阴暗的角落。 可是百姓吃苦受难,不管也是不行的,他们的要求其实不高,只要有饭吃、有衣穿,他们就很满足了。 这是百姓们的愿望,也是高顺的目标。 来到边境处,使团就不能往前走了,冒然闯入就不是出使,而是入侵了。 消息很快传到建康,听到齐国使团来朝,南陈皇帝陈顼有些意外,召集大臣议论此事。 “诸位臣公,此次齐国派来使团,要与我国结盟,联合抗击周国,诸位以为如何。” 陈顼说罢看向大臣们,其实这些大臣,有不少都是宗室,陈国以姓氏为国号,治国用的大多也是陈姓之人。 只听中陈伯固道:“陛下,我过之前派出使者,欲与之联合,结果齐国根本不理我们,我们这次也不理他们!” 陈伯固说完,陈伯山赶紧开口:“不可,齐国在信中已经言明,齐国之前拒绝我国,乃是jianian臣和士开一党所至。 如今齐国jianian佞已经被铲除,朝政有高长恭和斛律光把持,此二人乃是齐国的忠臣良将,选非和士开等人可比。 况且此次正使乃是兰陵王世子,高长恭把他儿子派活来,足以表达齐国的诚意!” 陈伯山说完,陈顼依旧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下首的徐陵,他是陈国的尚书左仆射,也就是当朝宰相。 “陛下,臣以为可以结盟,但需要谈谈条件。” “哦?愿闻其详。” 徐陵一开口,陈顼立刻来了兴趣,因为徐陵猜到了他的想法,看穿了他的心思。 “我国出使,请求联合,虽然是jianian臣拒绝,但也是齐国朝廷商议过的结果,代表了齐国。 如今齐国来使,异位处之,已经不是我国请求齐国了,而是齐国求我们,自然不能轻易答应。” 其他大臣闻言纷纷点头,而陈顼则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据臣所知,去岁今年,周、齐两国一直在交战,齐国大将段韶病重,如今齐国只有高长恭、斛律光、赵彦深三人。 齐主荒yin不理朝政,虽然齐国铲除了jianian佞,但齐国的内政必然混乱,此时正是空虚的时候。 然而齐国先是拒绝了我国,又突然改变了主意,这说明他们开始自顾不暇,需要外力取帮他们。 所以对于这次出使,我朝可以拖一拖他们,一旦他们坚持不住了,我朝的机会就来了。” 徐陵说完,陈顼重重点头,此时他心里已经开始谋划,要不要攻打齐国,这个想法一直在他脑海里徘徊。 而齐国的这次出使,正好可以让他打探一下虚实,据边境来报,那个什么世子只有十四岁。 派一个半大孩子做正使,齐国真是没人了,陈顼心里其实看不起齐国,所以根本没打算联合。 朝廷里商议好对策,就派官员把使团接到建康,高顺上书请求见陈顼,结果接待他的官员说陈顼不在宫里。 高顺一听就觉得不对,再看那官员的表情,心里猜测陈顼这是不想见他,随意找的说辞。 “哦,既然陛下不在,那我们就等等吧,劳烦这位大人了。” 高顺顺口叫大人,解法选上前解释了一下,那官员还挺高兴,貌似听起来也不错。 “公子不必客气,尽管在使馆住下,有什么需要就找我们。” 等到陈国的官员离开,高顺、解法选、马嗣明三人坐在一起,解法选问道:“公子,我们该怎么办,如果陈帝一直不见我们,我们要一直等下去么?” 高顺闻言微微一笑,申了个懒腰道:“怕什么,有吃有喝的,他不见我们就等着呗。” 他们才刚来这里,还不清楚情况,高顺也不着急,又对解法选道:“出来之前,我让人准备一些礼物,你们带着礼物,去打听一下情况。” “是。” 听到高顺要等,二人还以为他什么都不做,听到这个命令,二人这才松了口气,转身就要去办事。 “等等,忙什么,你们知道找谁么,拿着礼物知道送给谁么!” 二人闻言一愣,迷惑地看着高顺,在他们看来,既然要送礼,当然先送接待他们的官员了。 高顺一看就知道他们不明白自己的意思,站起身走到门口,探出身子看了看左右,发现有兵丁把手,赶紧缩了回来。 “外面有兵丁把手,你觉得我们还出得去么,不要忘了我们来的目的,接下来我们要谨慎行事,稍有不慎,我们就真回不去了!” 马嗣明闻言一惊,立刻走到门口,结果刚要出门,就被两个侍卫拦住。 “站住,干什么去!” “没事儿,到处看看。”马嗣明随口道。 “不许到处乱逛,出门必须有寺丞陪同!” 看到这个架势,马嗣明脸色微变,但他也不敢胡来,于是退回屋内,对着高顺摇了摇头。 高顺在屋里也看到了,心中暗暗叹了口气,看来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