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城主制 (第1/2页)
早饭的时候,宇和春爷俩在在屋里唯一的小桌前吃饭。春今天给宇蒸了鸡蛋羹,而自己则吃糙米粥和窝头。爷俩坐在一起,边吃边聊。 “爹,我昨天忘了给你说了,文怡给我说文公让我和她一块上课。”宇对着春说到 春咽下了口中的窝头,沉默了一会,说到。“文公说的?好啊,文府的赵先生水平肯定比外面的先生好,况且这还是小课堂。不过看这个情况文公也是注意到你的天赋了,是有心栽培你呢。” 说罢春沉默了半天,浑浊的眼睛有泪花翻涌。接着说到。“你老爹当年也是被捡来的,后来文公又捡到了你,这也是咱爷俩的缘分。文公待我们不薄,以后你混好了可不能忘了文府。等一会我去找先生把学给你退了,吃完饭你先去文府书堂吧。” “爹,我知道了”宇赶紧答应到。 等爷俩吃完了饭,宇擦了擦嘴赶紧去文府的书堂了。 文府的书堂比起外面就是阔绰,虽说只教两个学生,但是屋里却很宽敞。里面放了十几张桌子,书桌都是一等一的红木,用的毛笔是上等的紫金貂毛的,纸是上好的宣纸,砚台是青金石的徽砚。不和自己原本的书堂一样。一块破墨还是全书堂传着用,多数人连个砚台都没有,只能拿个盘子用来盛墨汁。 此时书堂先生和文怡还没来,只有宇自己一早跑来。宇先找了个位置坐下了,把弄着手里从桌子上拿的貂毛笔,笔杆是酸枝木。入手手感温润如玉,握在手里手感也非常的好。此时正值初夏杨絮飘零的时候,宇触景生情,宇干脆扯出了一张纸写了起来。 随风而去, 没有牵扯;没有牵挂。 葎草抓住了我的衣衫。 我不想停留,流浪是我的归宿。 葎草哭泣,我的心何尝不疼。 但我不能停留。 飘零,乘风飞舞。 日落,月升。 飞舞,飘零。 流浪是我的归宿。 一气呵成,洋洋洒洒的一篇散诗一蹴而就。宇写完满意的点了点头,刚把笔放下就听到身后有人说到“好好好,这篇小诗格式奇特,但是却别有新意,还有一番韵味。”身后的人连说三个好字,忍不住一番赞扬。 “先生,我这看到这么好的纸笔,一时手痒,情不自禁,忍不住胡乱写的,您这谬赞了。”宇慌忙应承到。 先生笑着说到“你就是宇吧,文公已经给我说了,让你来一块上课。小伙子好好学以后大有所为啊,如此年轻就能写出这种新奇的小诗,前途不可限量。” 看得出来先生对宇很是欣赏,一时间竟接连称赞了两次。 宇此时才抬起头来看着赵先生,赵先生五十岁上下,身高五尺左右。白面长须,一副忠厚长者的样子。此时正看着宇满面堆笑。 而此时文怡却大大咧咧的跑进来了。 赵先生看了一眼无奈的说到“文小姐你又迟到了,罚你抄书一遍。这次文元龙不在这了,看谁能替你抄。” 文怡偷偷的向宇瞄了一眼,宇顿时感觉身体被掏空。这下知道自己又来活了。赵先生却没注意到文怡的小动作,径直走到讲台坐下了。文怡也跑到宇旁边坐下了。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赵先生拿起书本念了起来。宇和文怡也赶紧拿起来课本,摇头晃脑的读。 等读过几遍赵先生开始讲了起来“这劝学诗乃是我家先祖所做,我家先祖,单名讳一个恒字。这首诗便是我家先祖所做的劝学诗,是为鼓励大家努力上进选举为官。并且我家先祖就是靠着学识过人,最后官至真宗。”赵先生说完一副陶醉的样子,还在怀念先祖的荣光。 此时在看文怡倒是一脸的鄙夷,还小声嘟囔到“有啥用啊,说了半天你倒是去城里当个官啊,还不是在这给我们讲大道理。” 一天的课倒是过得很快,基本都是先生在上面讲,文怡在下面嘟囔。宇可算明白文怡为啥和赵先生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