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市场反应 (第1/2页)
龙腾6000发布当天,小米订购了50万芯片,算是一个小小开门红。 这个消息在第二天双方签订合同的时候自己发布。 50万还是有点少啊,要是来个300万绝对能引起轰动。 后世他可是知道小米一代卖出了300万的销量,不过就是时间长了点。 直到2012年6月卖到300万台,一年半的时间。 与小米签订合同的第二天,余江收到国内厂家的订单,同样是龙腾6000,加起来200万的订单。 但是龙腾8000无人问津,这就让他有点慌了。 龙腾6000是因为价格便宜,受到欢迎。 但是龙腾8000数据太强了,像三星,HTC这样的公司是真的怕啊,这种芯片价格高,而且是用在自家旗舰机上面,万一有问题,品牌可就砸了。 大品牌爱惜羽毛不愿意第一个试毒。 这让余江感受到东西太好了也有他的坏处。 正当他苦恼的时候,华为方面来人了,余承东,跟他还是本家。 上一章提到过,华为手机一直供应是运营商,没有面向消费者,华为意识到手机市场可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市场,于是把原来欧洲总裁余承东拉过来负责手机,并坚定的认为一定要面向消费者做手机,而不是面向运营商做手机。 “余总,你好” “本家,您还是叫我小余吧” 两个男人面对面互相称呼余总确实有些尴尬。 “不知道小余总对手机市场怎么看” 怎么问自己手机市场的看法,不是买芯片的?没时间去考虑,余江简单的聊了一下。 “我认为未来手机市场的发展规模取决于移动通信网络,没有高速的网络,智能手机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毕竟用户不可能让手机一直处于WiFi网络,所以还是得看移动网络, 移动网络速度可以提高手机市场,而手机市场的规模变大之后也相应的反哺到移动网络,毕竟每一步手机在移动网络基带上面都有相应的专利费” “不错,分析的很有道理,真是不敢相信你还是一个学生” “余总夸奖了,这些其实大家都看的明白” “这些就不聊了,我这次来是为了龙腾8000” 听到对方的话,余江内心颤抖了一下。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来了。 “余总的意思是?” “10万龙腾8000芯片,另外在芯片架构上,华为想得到授权” 余江算是听明白了,买芯片是假,要专利授权是真。 华为还是走上了自研芯片的路。 上一世华为买断了ARM—V8架构造出麒麟9000,属实厉害。 那到底要不要授权呢?很纠结。 “可以,授权没问题,但是我认为华为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未来5G通信上面,还有制成工艺上面,重芯希望和华为一起推动国产芯片制成技术” 余江已经想清楚了,富二代的身份已经财富自由了,既然穿越过来了,总要为国家做点什么。 送走了余承东,余江陷入了沉思。 华为虽然主要做通信工程,但是基站同样会用到芯片,华为加上重芯,两架马车来推动芯片制成工艺。 华为订购50万张龙腾8000芯片的风声传了出去,这个消息让一些厂家蠢蠢欲动。 自然这个消息是余江散步出去的,作为技术授权交换,余江把10万订单改成了50万订单宣传,华为也默认了。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摩托罗拉,HTC也安排代表跟余江接触,最后两家厂商一起订购了50万的龙腾8000芯片。 其实余江根本就不用着急,苹果4的横空出世,彻底打乱了高端机市场,可以说苹果4的出现重新定义了高端智能机市场,这些国际品牌感受到威胁就算现在不下订单,等到今年下半年苹果4S发布,必定人人自危。 苹果4的出现只是引起关注,而苹果4S的问世就像一颗核弹,直接摧毁了各大厂商高端机市场,然后已王者姿态建立了IOS帝国。 苹果4S就是用的双核处理器,真正意义上的双核,不是目前世面上的伪双核。 后世高通是在12年上半年才发布自己45纳米的双核处理器,龙腾8000领先了高通一年。 拿到了摩托罗拉和HTC龙腾8000的订单后,龙腾6000也接到了国内厂商的400万订单。 龙腾8000三家厂商,华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