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9章 这歌词好诡异啊 (第2/2页)
独的房间。 虽然他们是情侣。 但还是分开住比较好。 这是老舒家的传统。 一切安排好,苏晨加了陈晓薇微信,然后把DEMO一人发了一份。 这时候舒彦和陈晓薇方才坐在一起,打开音频文件,播放。 舒彦学习的是民乐。 对华夏的传统乐器了如指掌。 音乐响起。 他瞬间就听出开场的旋律是由二胡拉出。 有一种深沉之感。 紧接着他又听到了钢琴。 钢琴声和二胡搭配在一起,有点不协调,使得这个前奏听起来非常诡异。 紧接着又出现了琵琶。 哒哒哒…… 忽然经常在戏曲中听到的那种敲击梆子的声音响起。 仿若一场大戏拉开了序幕。 仅仅只是这前奏,就让舒彦惊掉了下巴。 二胡、钢琴、琵琶、戏曲…… 他看了一下前奏的时长。 短短22秒的时间里就出现了四种元素。 这种杂糅…… 也不能说是杂糅。 应该用融合来说比较贴切。 钢琴的现代性,二胡琵琶的传统性……他们之间显得矛盾不搭。 但又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好像少了哪一样,这前奏就不完整了。 没错! 它们融合在一起,竟然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整体感。 太诡异了! 陈晓薇也发现了异样,和舒彦古怪对视了一眼。 但谁也没有说话。 因为这时候歌声响起了。 从声音来听,应该是舒婉帮忙录制的小样。 “正月十八,黄道吉日,高粱抬” “抬上红装,一尺一恨,匆匆裁” “裁去良人,奈何不归,故作颜开” 舒彦跟着mama学过戏曲。 对各大剧种都有一定了解。 舒婉走上歌手道路,可以说也是受到mama很大影响。 因为小时候他们觉得有趣,经常和mama学着唱两句。 这一段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杭剧。 偏吴侬软语。 不过现在正面临失传的尴尬局面。 刚才听到哒哒哒的敲梆子声他就有种预感,接下来很可能是戏腔唱法。 果然不出所料。 他此刻沉浸在分析唱腔中。 暂时没有注意到歌词。 但很快唱腔一变。 从戏腔变成了流行唱法。 “响板红檀,说得轻快,着实难猜。” 戏腔转流行唱法。 猝不及防! 但好像又给人以自然丝滑的感觉,不是特别突兀。 又是杂糅。 传统戏腔和现代流行唱腔搭配。 竟然碰撞出一种尖锐的共鸣。 还有一点点生硬的矛盾。 惊讶之中。 忽然唱法再次改变。 “卯时那三里之外翻起来 平仄 马蹄声渐起斩落愁字开 说迟那时快 推门雾自开 野猫都跟了几条街 上树脖子歪 张望瞧她在等 这村里也怪 把门全一关 又是王二狗的鞋 落在家门外 独留她还记着 切肤之爱属是非之外 这不 下马方才 那官人笑起来……” 这一段语速极快。 唱? 好像不是。 更像说唱,有点饶舌的说唱。 那响起的檀板声,让舒彦不由自主想到了古代说书人。 这一段! 真像一个说书人在讲故事! 这才过去了一分十二秒。 但在这一分十二秒里,编曲中出现了五种以上的乐器,唱腔也多达三种! 这是舒彦从未见过的。 而且这歌词…… 好诡异啊!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