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章 坦白 (第1/1页)
,穿成女主的炮灰嫡姐 齐老夫人被问得一滞。 是啊,她看不上秋婵,是因为秋婵不得沈邱平的喜爱,因而便觉得秋婵一无是处。 可若是真的这样,康平大长公主又怎么会容秋婵在青莲庵住那么久。 即便是一开始看了老晋国公沈嘉严的面子,可又已经过去这么多年,沈嘉严早就不在了。 看来,秋氏并非是她以为的那样上不来台面。 这么些年,委屈了秋氏,也委屈了沈棠。 真的是她老糊涂了。 齐老夫人道:“殿下的身份不容置疑,你今日所为,无疑是将晋国公府推向深渊。念在你不知情的份上,便罚你在佛堂思过三个月吧。” 娟姨娘再不敢怀疑,但也有自己的盘算。 “可是,幽幽马上就要嫁人了,我还要cao持她的婚事。” “我们府上还有人,论不到你一个姨娘cao心。安心去佛堂吧,府上的事情我自会安排。” 娟姨娘呆住了,所以是她还要被罚到佛堂,甚至连掌家的事情也被夺去了? 三个月,时间太长了。 等到她从佛堂出来,府上怕是早就变天了。 “老夫人……” 见娟姨娘想要辩解,齐老夫人烦躁地揉了揉太阳xue。 “凭你今日所为,将你赶出府都不为过。如今只是罚你去佛堂思过,你竟还不满意?” “满意,满意!” 娟姨娘忙道。 “那就去吧。”见娟姨娘不再争辩,齐老夫人舒了口气。 待到午时,外出闲逛的晋国公回府,才听说娟姨娘被罚到佛堂的事情,于是连忙到寿锦堂求情。 “母亲,娟娘她这么多年cao持府中大小事务,可谓是半分不敢行差踏错,还请母亲再给她一次机会。佛堂寒凉,我也是担心她的身子。” 齐老夫人睨了晋国公一眼,她的这个傻儿子,珠玉在前,他却将一块破石头当做是宝贝。 也怪她,这么多年没看出娟姨娘的真面目。 “紫菀,你跟他说说,我为何要让娟姨娘去佛堂。” 紫菀应了声是,将娟姨娘去青莲庵的行径说出来。 晋国公从小在京城中长大,自然知道康平大长公主,也清楚青莲庵的庵主是她。 听完紫菀的话,晋国公脸上露出一阵羞愧。 这,惹到太岁头上了…… 见晋国公沉默,齐老夫人道:“这下你觉得我罚的重了吗?” “母亲深谋远虑,是儿子思虑不周。” 齐老夫人重重地叹口气,“若说这么些年,咱们府上一直对秋氏不闻不问,委实不应该。明日你亲自去一趟青莲庵,好好跟殿下赔赔罪,让她不要介怀。” “至于秋氏……若是她不愿意回来,也就罢了。” 齐老夫人算是看明白了,自己儿子与秋氏无缘。 虽然二人这么多年仍然挂着夫妻的名分,但是却没有夫妻的情分。 秋氏想要清静,便也就如此吧。 “是,孩儿明白。” 翌日,晋国公是如何去青莲庵赔礼道歉,又是如何灰头土脸的回来,众人皆看在眼里。 至于具体发生了什么,唯有齐老夫人知晓。 “也罢,只要殿下不计较,这件事暂且算是过去了。娟姨娘那边,就让她在佛堂住着吧,这些时日你也不要过去找她。” “是。”晋国公老老实实道。 ** 娟姨娘的事情便也算是暂且过去了,最终二夫人高氏得到掌家的权利,成为府上除了齐老夫人外最有话语权的女眷。 好的吧,府上本来也就没几个女眷。 另一桩,便是沈正平外室子的事情。 一连两三日,高氏各种旁敲侧击的提起纳妾一事,诚意满满,令沈正平动摇不已。 终于在一日晨起,沈正平下定决心,今日一定要将外室的事情说出来。 高氏体贴的拿起帕子为沈正平拭脸,又一次提起纳妾的事。 “昨日听闻胡大人家里有个亲戚,今年二十出头,先前因为家中长辈守孝耽误了婚嫁,我打算先去见见,如果好的话就将人接到府上来。” 高氏一脸认真,仿佛是真的要为沈正平安排妾室一样。 沈正平抓起了她的手,眼眸中带着歉意,“兰欣,我有话对你说。” 高氏心里一咯噔,明白她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脸上仍然保持镇定,“老爷有什么话,尽管说便是。” “有一位伶人,先前为我生下一子。” 沈正平没什么底气,声音极低,也怕极了高氏生气。 高氏强压情绪,挤出笑容道:“真的吗?老爷竟然有子嗣?这种大好事,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高氏一脸激动,仿佛是真的因为兴奋,“他们人在哪里,可得好好安置,毕竟为老爷传宗接代,可不能怠慢。老爷你真的是糊涂,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早些时日跟我说?难道我还会亏待他们不成?” 也不等沈正平反应,继续道:“我这就去安排,赶紧将人接回来。” 沈正平的愧疚之意更甚,“兰欣,你真的不在意吗?” 高氏笑笑,“我在意什么?我做不到事情,有人帮我做了,甚至我也不必再愧疚没能为老爷生下儿子,怎么看都是大好事!” 沈正平犹豫着,“孩子已经十二岁了。” “都这么大了?”高氏保持笑容,“老爷更应该早些说出来,也不至于这么些年我心里一直记挂着子嗣的事情。老爷怎么这样,这等好事一个人忍着,不告诉我。” “哎呀,我们的苒苒莺莺,以后也有人护着了。太好了,太好了。” 高氏还故作一副嗔怪的模样。 如此下来,沈正平真的相信高氏不在意这件事,反倒是跟他一样高兴。 看来,夫妻一体,高氏是真的将他的感受看的最重。他这些年,果然是没有看明高氏待他的真心。 即便是高氏不计较,他还是要将此事完整说出来,不然他心中实在是难安。 沈正平带着愧疚道:“当年我只是一时糊涂,才会跟戏班子的伶人亲近。后来她有了身孕,我又不能坐视不管,便将她从戏班子赎身,留在身边照顾。” 高氏藏在衣袖中的手都快要抠烂了,心里气愤不已。还说是什么一时糊涂,孩子可是比他们的女儿年纪还要大,摆明了当年新婚之事就背叛了她。 她又怒又痛,心底滋味翻涌,泪水险些涌出来,好在此刻沈正平沉溺在回忆当中,并没有注意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