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一章 当爱已成往事,便留在风中(3章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 (第1/3页)
“当爱已成往事?” 迟余一看名字,愣了下:“竟然是个流行歌曲吗?” 这是个不小的意外。 作词作曲,李宗圣。 李宗圣迟余是知道的,只是他许久没有再写情与爱的歌了吧? 前几年,他以《给自己的歌》和《山丘》两首歌,刷屏无数、获奖无数,更是成为不少都市文娱小说中,必用的王炸歌曲之二。 从这两首歌开始,他的歌里,多了些父母、故乡和人生。 他在《新写的旧歌里》里,说着,天晓得这意味些什么,然后我一下子也活到,容易落泪的岁了,说着,两个男人,极有可能终其一生只是长得像而已,有幸运的成为知己,有不幸的,只能是甲乙…… 字里行间,是朴实无华的真情实感,把父子情感写绝了。 听着,一个人,一支烟,一杯酒,一段往事,再行热泪。 他在《出城》里,说着,奔波的年轻人落魄里求安稳,失落里还肯认真,要不是赶着路,当地的老乡说,这儿的烧酒不错,你不醉就不许走…… 这歌是,写给异乡游子。 好像两个离乡背井的人,在一个不能离开的城市,寻找留下来的理由,或在梦想中学习成长,或在路人身上寻找故乡的影子,他们听见久违的乡音的悸动,看见人们背负的哀伤。 故乡街头巷尾的气味,与零落杂乱的回忆,一涌而上。 那样的滋味,便成为了歌。 只是这歌非李宗圣唱,所以传唱度小了不少。 这近十年来的李宗圣写的歌,起来越爱写一些直击成年人灵魂的歌。 于是年少不听李宗圣,听懂已是不惑年。 仍然是首首精品,一如他在十年前,写的那些情与爱。 《爱的代价》里的也曾伤心流泪,也曾黯然心碎,这是爱的代价…… 《鬼迷心窍》里的有人问我你究竟是哪里好,这么多年我还忘不了,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 《漂洋过海来看你》里的在漫天风沙里望着你远去,我竟悲伤得不能自已,多盼能送君千里,直到山穷水尽,一生和你相依…… 《我是真的爱你》里的初初见你,人群中独自美丽,你仿佛有一种魔力,那一刻我竟然无法言语…… 《领悟》里的我以为我会哭,但是我没有,我只是怔怔望着你的脚步,给你我最后的祝福…… “所以,为什么又写回了情与爱呢?” 迟余不解,把目光往下移,看完歌词之后,他皱起了眉头。 这歌,有些哀怨啊。 在迟余看来,《霸王别姬》的主题曲,应该是越简练越好,因为电影不需要再靠音乐的力量来达到什么目的。 再者说,流行歌曲,与电影宏大的叙事有些冲突。 再者说,《霸王别姬》通篇并没有讲爱情,程蝶衣与段小楼之间,不是爱情,段小楼与菊仙之间,也不是爱情。 用陈无极的话说,这电影,是通过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 所以爱情在这里边,并不是主要的关注方向。 与原著小说不同。 只是陈无极已经定下了这首歌,那便只能老老实实地唱了。 再说了,抛开电影不谈,这歌仍然是大师手笔。 思索间,老陈已经开车到了录音的地方。 高档的录音棚,顶级的录音老师,还有顶级的编曲、乐器老师。 “比起陈无极,苏唐传媒在京圈里的份量,到底还是有些不显。”见到录音老师后,迟余感慨一声。 “音乐我们已经做出来了,要不先听一下?”编曲老师说道。 “好的,麻烦老师了。” 随后,录音间里,迟余就听到了,已经做好编曲的音乐。 一开始,竟然是一段京剧《霸王别姬》里的一段唱词,也是电影里反复出现过的一句:啊呀,依孤看来,今日已是你我分别之日了…… 只这一句,就让迟余有些毛骨悚然。 仿佛那个程蝶衣、段小楼,一下子站在自己面前。 然后音乐起。 只是前奏,就让迟余有一种悚然而惊、头发发麻的震颤感。 迟余心道,好大气好恢宏的前奏! 4分多钟的曲子听完,迟余有些麻了。 他听着这曲子时,想着的是,完全是电影里的故事,想着的,是本该从一而终的霸王的悲壮的虞姬的痴情。 结果,电影里却成了姬别霸王。 一个真虞姬,一个假霸王。 虞姬有自刎的心,奈何霸王这浓眉大眼的却叛变了革命。 但是虞姬始终要死的,林黛玉不焚稿,那还能叫林黛玉? 虞姬要是不死,那还叫虞姬? 然而霸王也死了,楚汉争霸的霸王死在了乌江,电影里,霸王死在了戏外,在他跪下来的时候。 想着电影,也便想着李宗圣的歌词。 如果把电影《霸王别姬》这出戏是个悲剧,是一处别离的戏,是霸王与虞姬别离。 《当爱已成往事》讲述的就是这一段拉拉扯扯、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 有两段戏中戏。 一段是虞姬的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