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艺人天天想退出娱乐圈_第一百五十四章 节目出圈,大被同眠(2章求订阅!求月票打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四章 节目出圈,大被同眠(2章求订阅!求月票打赏!) (第3/3页)

到正片里的,迟余说的日记内容,那九个字“拍拍拍,天天拍,拍个屁”给破防了。

    “哈哈哈哈!这日记,怎么那么像是大佬的日记?”

    “我怎么觉得,摄像大哥的表情,一定很精彩呢?”

    “分明是在当着面骂人啊!”

    “摄像大哥虽然是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就不要面子的吗?”

    “虽然看不清他在写什么,但是能看出,迟余确实是个书法高手!”

    有搞笑的,山上夺笋时,因为吴兢的言胜于行,出现了集中式的哈哈哈哈弹幕。

    “哈哈,兢然如此吗?”

    “当兢哥说找不到竹笋时,我仿佛感觉到了,一种万籁俱兢!”

    “兢哥,您到底行不行,哈哈哈哈!”

    有感动的,吴梦达说了一些以前拍电影的趣事,不可避免就说到了周星星,让不少看节目的观众,大呼泪目。

    也有让观众愤怒的。

    当黄雷做菜做好,九个菜摆在桌子上,弹幕就疯了,纷纷讨伐节目组不当人子,居然深夜放大毒。

    但是同时,他们也看的真香。

    这一期节目,在节目组众人入睡后,便结束了。

    而节目中的电话点菜,以及最后的下期预告,又给了观众强烈想寄刀片的冲动。

    第一期节目播出的第二天,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同时出炉。

    收视率,《向往和生活》1.891,反超喜剧人,来到第一位!

    市场份额,5.71,屈居于喜剧人之下,差了0.2个百分点。

    所有人都知道,《向往的生活》这个有些异类的节目,彻底稳了。

    与此同时,不少媒体开始做出点评,不少都在赞赏《向往的生活》的节目形式,给时下的综艺节目,注入一股清流。

    “《向往的生活》没有高强度的竞技环节和人物冲突,有的只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击中了都市观众的心。”

    “节目用一种清新的田园风光,向大家展示着农村生活前所未有的魅力,即使隔着屏幕,观众也仿佛能呼吸到田间地头那股久违的纯净空气。”

    “《向往的生活》表现出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清新的风格、纯朴的自然环境、真实不做作的劳动场景、纯粹无心机的人物关系。”

    “节目中一直在传达一种正能量——以劳动来换取食物,按劳所得。”

    “这是节目一大亮点,我们向往的生活不是不劳而获,而是要在劳动中陶冶情cao,自力更生最重要。”

    “《向往的生活》用食物传递温情,发现细小生活中的美好。”

    “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没有剧烈的游戏,没有无止境的pk,因为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节目,它有意外,有惊喜,更有感动。”

    “不同客人来到蘑菇屋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

    “《向往的生活》是向往精神的富足,让生活在城里的人们感受到真正的心灵放松。”

    “《向往的生活》以播种劳作尽显耕耘之美。”

    “成员们和嘉宾自给自足、自力更生,通过劳作获得食物与生活费,让观众关注到当代农村的风貌,进而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这些说的都有些高大上,而且也是一些主流的媒体。

    公众号上,其实更多在说。

    “向往的生活,不过和几个朋友回归自然,放下手机、互联网、繁忙的工作,去郊外放松,一起劳动,合作完成一顿饭菜,暂时远离都市生活的喧嚣……”

    “比起看明星们在真人秀展现综艺性,个人更喜欢看到他们私下的状态和最真实的一面,看着大家聊着自己的故事和人生,回忆过去憧憬未来,感觉很温暖……”

    “在夜色中大快朵颐、杯酒斟酌,畅聊人生、忆往昔岁月,饭后悠闲的散步,感受被雾气笼罩的山间何等惬意,也会玩几个小游戏增进彼此间的距离,活跃气氛……”

    “《向往的生活》用自己的内涵告诉我们,幸福就是让生活慢下来,幸福就是和朋友们一起吃顿饭。”

    “很难想象,这么一档没有人设、没有流程、没有任务的田园综艺,会成功,而且已经火出圈!”

    “《向往的生活》能够成功,还要得益于四位成员的心境和磁场。”

    “大家分工明确,把蘑菇屋的小日子过得有板有眼儿。”

    “每位成员在蘑菇屋的分工也很明确,黄雷黄大厨主要负责做饭,何炯何老师呢,万能的好帮手 碎活王,做起事来井井有条,细心又耐心。”

    “迟余,则是打下手的主力,也是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当然,他身上的气质,让你觉得,这节目就真的是,向往的生活!”

    “而张梓枫身上恬静淡泊的气质,实在是太适合这档高品质节目。”

    不少人羡慕,怎么芒果台,又搞出一个火出圈的综艺?

    而且就是个吃吃饭、聊聊天的节目。

    难道现在做综艺,已经这么简单了吗?

    然后,还有一部分人,发现了迟余的走红之路,不由得从羡慕到嫉妒,又从嫉妒到变形。

    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迟余能接到这么优质的资源!

    谁都能看出,这档节目,对于成员的人设固定,并没有那么明显。

    这样的好处,就在于演员既能拿证一定的曝光量,同样不会让综艺的形象,反馈到影视剧里。

    “这就是命好啊!有些人天生,可能就适当艺人!”

    “拍戏,票房火爆,拍剧,收视率火爆,参加综艺节目,同样又能迅速出圈,这个迟余,确实有点东西!”

    当《向往的生活》,以及迟余开始在热搜榜上居高不下时,苏唐传媒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