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三章 首映礼,何炯的邀约(3章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 (第1/2页)
,我的艺人天天想退出娱乐圈 “你们猜,霍导当时是怎么跟我说的?” 不愧是主持人,一开口就把众人的眼光吸引过来了。 “说了什么?” 就有人大声问道。 是吴兢,好像是何炯请来的托。 “霍导跟我说,只要我不给你出场费,那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没算请了主持了。” 何炯说完,做出个吐血的夸张表情。 众人便是笑。 随后首映礼就到了常规流程,请导演先上去说两句。 然后是演员,首映礼上,除了儿子迟余和父亲罗经民外,还来了母亲陶惠敏,演员宋铁。 主要演员,就这几个了。 “这部电影我准备了近二十年,静下心来看,希望它能给你们带来一场,视觉和心灵上的净化之旅。” 霍建启最后说了一句,然后电影开始放映。 虽然多数媒体人、影评人对电影故事并没有抱多少期待,但是他们毕竟是专业的,拿了红包,就得在首映之后,说点什么。 而要说点什么,就不能靠着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的方式。 那种方式敷衍像赵睿那样的小导演还一般能行,但是霍建启这种导演,要是再敷衍的话,可就得考虑一下后果。 到时候知道你拿钱了没办事,在圈内就算是名声臭了。 所以还是要看看电影,顺便记下点什么的。 至于所谓的静下心来? 所谓的一场视觉和心灵上的净化之旅? 大部分人内心是感觉很好笑的。 在这个时代,能够让人静下心来的,能够给人一场视觉和心灵上的净化之旅的,大概,就只有红包里厚厚的rmb了吧。 然而当电影徐徐展开后,他们就发现自己是大错特错。 就如同宣传曲里的《声声慢》传递的质感一样,整部电影没有多少起伏高昂的故事情节,台词也是简约到了极致。 大部分时间,就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更多的是一幅山川田园的画面。 但就是这些,却让不少人的心,真正地静了下来。 直到电影结束,安静了大概有十几秒后,有人神情一个恍惚,掌声才渐渐地响起来。 然后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用力地鼓掌。 在掌声中,霍建启,以及两位主演迟余和罗经民,来到了台前。 “说实话,看完这部电影,我发现自己就想找个山里的人家,好好地住上几天,然后消化刚刚接受的洗礼。” 掌声落下后,何炯问道:“导演,您是怎么把我们看起来寻常的景色,拍到这么美的?” “因为它本来就很美啊。”霍建启理所当然。 说的好有道理,何炯竟不能反驳。 于是他把提问题的权利,交给了台下的诸位:“看完电影之后,肯定是有人想问点什么,说点什么的。趁我们的导演和主演都在,大家就踊跃举手吧。” “我先来说两句吧。我着急回家。” 第一个站起来说话的,赫然是陈无极,他跟霍建启自然也是老相识,直言道:“画面拍的确实很美,霍导展示了他一贯高级的审美。然后两位演员的表演也很棒。这部电影,我给打9分!” 陈无极是个说话很直的人,所有他的高评价,似乎是定了一个基调。 说完之后,他就真的直接准备离开。 迟余赶紧去送一下。 然而这时陈无极突然回头,要过话筒,说明了一个已经有了传闻的事情:“按说在这里说别的不好。但是,我想说的是,关于我准备在这部电影,《霸王别姬》,没错,迟余就是我第一个敲定的主演!” 说完,拍了拍迟余的肩膀,然后就走了。 他走的是挺潇洒,却留给首映礼一个小麻烦。 迟余回到台上,赶紧先说了一句:“无极导演说的是真的。还有,今天晚上,主要是说《那山那人那狗》,关于另一部电影的问题,最好还是别问了。” 好在,媒体们也算是给面子,没有怎么说关于《霸王别姬》的话题。 一位影评人站起来说道:“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感觉似乎不像是国内的导演能够拍出来的。如果换上日语,是不是就很熟悉了?” 众人若有所思。 “长久以来,我们的电影要么极致的热闹,要么极致的沉闷,但是这部电影,却在极致的热闹和极致的沉闷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他脑海中,浮现一部岛国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继续说道:“或许说沉闷不合适,应该说是内敛。但是那些画面,那些画面确实是极致的热闹,绚烂至极的热闹!” 这位影评人的话,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 有人说到了演员的表演:“罗经民老师的表演不显山不露水,给人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 罗经民马上做出了受宠若惊的动作,拿手合十致谢。 “迟余的表演,再一次证明了,他戛纳影帝的实至名归。” 一位女性影评人说道:“当他的那张脸出现的电影中,我一时有点茫然,这个看上去完全是上个世纪农村小子的家伙,真的是演员迟余吗?” “所以,迟余,请问你是如何做到,在东华帝君那张脸还让无数女粉丝尖叫时,一转眼就变成了电影里的样子?我不相信,化妆能够做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