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娘娘庙转世投胎 (第2/2页)
“您老慈悲,就让这妇人在庙里生下孩子吧。我们是叫花子,已无处可去了。” 庙管头把她俩领到后院,后院有几间小平房,是娘娘庙里的杂役住处。边上有一间仓房,里面堆的都是杂物。庙管头打开仓房,给她们找来一张破席子。离开时他道:“今晚生下孩子,明日必须离开,这是皇家的庙宇。我只能做这么多了,其余的也无能为力。”二婶再次磕头致谢,又说了一堆千恩万谢的话。 在某处废弃的窑洞内,住着一个跛腿的老乞丐,他乞讨一生,没人知道他姓甚名谁,只唤他老叫花子罢了。七月一日这晚酉时,老叫花子孤苦伶仃地死在破窑洞里。 老叫花子的魂魄来到了阎王殿,远远望去,大殿正中央坐着一位神祇。只见他身穿大红袍,头戴紫金冠,束腰勒带,足踏革靴,满面红光,环眼圆瞪,煞是威风。他左右两边立着“牛头马面”和“黑白无常”,下列分别站着八大金刚,各个青面獠牙,虎视眈眈。一般人看到了会吓得魂飞魄散,老叫花子早就没了畏惧之心,他今日就是找阎王爷算账的。他在世的时候常听人说阎王爷掌管着人的生死,那他肯定也能左右人的命运。 老叫花子认定中间那位就是阎王爷了,十分气恼地走向大殿,不但不跪,还指着阎王大声叫嚷:“阎王老儿,你不公平,不配坐这个位置!” 阎王拍案而起:“你这个大胆狂徒,竟敢冲撞本尊,大闹阎王殿,来人,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徒打入十八层地狱!” 一个金刚勾起他的魂儿就往外走,老叫花子声嘶力竭道:“阎王老儿,你难道怕我一个瘸腿的叫花子不成,为何不让我把话说完?” 听他如此叫嚷,阎王改变了主意,示意金刚把老叫花子放下来,他也整理好衣冠端坐在宝座上。 “你有何话说,快快讲来。” “是你阎王老儿把我送到一个无比贫穷的家庭,父母惨死,我也因为贫穷瘸了一条腿,从五岁开始流浪,以乞讨为生,人世间的苦与难我都尝遍了。为什么有的人天生就享有荣华富贵,有的人生下来就受穷。这都是你阎王老儿不公平,分配不均。” “你个大胆狂徒,女娲造人时,就已经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可这三六九等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变幻莫测。富人也会一无所有,穷人也能改变现状。难道你没听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你乞讨一生,从未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一个残废,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念你前世受苦,让你转世做人,来世心存善念,靠自己主宰命运,好好地活着。” “我上辈子已受够了苦难,来生不愿再穷困不堪,阎王老儿你一定要送我去个富贵人家。” “你想去个什么样的人家,说来我听听。” “家有千倾靠沙河, 居做高官直登科。 娶个老婆赛貂蝉, 我嘛…… 身高九尺似吕布!” 阎王听完哈哈大笑:“你个痴心妄想的狂徒,有这么好的去处,我还当这个阎王作甚?早投胎做人去了。” “阎王老儿,你打算把我再投到什么样的人家呀?” “既然你斥责本尊不公,这次让你自己挑选人家可好?” 老叫花子大喜过望,忙向前施礼:“谢谢阎王大神尊,果真让我自己挑选人家?” “嗯,本尊一言九鼎。” 阎王吩咐一个小鬼领着他去投胎,小鬼勾着老叫花子的魂儿在虚空中游荡,寻找人家。 他们在城中发现一个奇大无比的宅院,高大坚固的红色院墙,朱漆大红门上布满了碗口大的黄铜铆钉,院内赤柱挺立,雕龙画栋,千姿百态。亭台楼阁,琉璃鸳鸯瓦闪闪发光。院内有一个大花园,苍松翠柏,绿烟袅袅升起,假山怪石嶙峋,山顶向下潺潺流水,各种鲜花竞相盛开,香气四溢。 老叫花子做梦也想不到人间会有如此气派的住宅,他兴奋无比地说道:“就这家吧,我就去这家。” “这是皇家宫院,不是你这种人要去的地方。” 他们继续寻找人家,在城外发现一座大庄园。四周青砖绿瓦,墙外有上百颗大柳树,大门外是一条通往远方的官道,后门靠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周围青缕如烟,四下绿荫似染。再看院内,玉砌铜镶,花石为路,山虎爬墙,藤萝绕树。鸡鸭鹅成群,马牛羊满地,家中男人气宇轩昂,女人婀娜多姿。有长工,护院,侍女,丫鬟。老叫花子一阵兴奋,这才是他梦寐以求的人家。 老叫花子急忙央求道:“鬼兄,我就去这家了,烦劳你送我一程,大恩不言谢,你回去吧。” “这家人近期没有孩童出世,你无法转世。” “那我就在他家里等着吧。” “来时阎王爷有交代,如果今夜你无法投胎,天亮后只能在阴间做孤魂野鬼了。” 老叫花子一想,自己前世流浪一生,死了还要做孤魂野鬼,万万使不得。他十分扫兴,只得跟着小鬼继续四处寻找。 他们在城北郊外又发现一座宅院,紧靠护城河,院子不大,但金碧辉煌,高大的院墙青砖砌起,墙外松柏环绕,墙内青烟缕缕。门庭壮丽,金匾高悬,大门朝着一条官道。院内有两进房屋,房顶均是金黄色琉璃瓦,闪闪发光,在这一带很是显眼,老叫花子看了又看,觉得这个宅院也非常好,虽没方才那两个院子大,但这里住的一定是富贵人家。 小鬼问道:“这个宅院里有妇人正在分娩,你愿意去这家吗?” “愿意,愿意!” 小鬼猛地推了他一把,只听院内传出一阵清脆的婴儿啼哭声,老叫花子转世。 夜里亥时,张于氏诞下一男婴。上节说过,此时老叫花子要来此转世,在孩子落地的瞬间,他成功的投胎了。 张于氏看着自己的孩子,也生得虎头虎脑,白白净净。她流着泪对二婶道:“孩子命真苦啊,还不如泥土,就叫坷垃吧。”张坷垃诞生了。 “以我之见,把孩子包严实了,放在一个有钱人家的门口。总比跟着咱要饭强吧。” 张于氏听后,神色倔强道:“他爹临走时交待过,让我把孩子养大,我若把他送了人,怎对得起他爹用命换来的我们娘俩,死后我又有何面目去见他爹啊!” 当晚无话,翌日一大早,二婶和张于氏抱着张坷垃向庙管辞行。庙管送给她们一些食物,并叮嘱她们好好把孩子养大。两位妇人千恩万谢的离开娘娘庙。 这日万里无云,天气炎热。张于氏打开破布包,拿出一片红布将新生的张坷垃垫着,放入竹篮里,挎在胳膊上。走到护城河边,二婶在河里采了一片碧绿的荷叶盖在篮子上,以防太阳晒到皮肤鲜嫩的张坷垃。 张于氏挎着刚出生的孩子和二婶一起往城里走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