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八章 赛道试跑 (第1/2页)
张家红是年轻,却也大路尘两岁,与沈月同岁。 他们跟路尘没法比,就算路尘不是穿越者,上一世同等水平时,年龄也比他们年轻。 路尘现在的水平是上一世二十八岁时的水平,他二十八岁后便再没碰赛车。 不过,就张家红,沈月二十四岁就达到七、八级车手水平,在这个世界实属少见。 极龙盘涧七、八级车手的平均年龄为三十六点五,三十九点二。依此看,确实年轻。 中流砥柱车手,几乎都是三十岁以上。邵平华三十四岁九级车手,顾鑫鑫三十七岁九级车手。 张家红当是少有的天赋型车手,不是易于之辈,路尘也留上了心。 第二天。 这天路尘需要熟悉赛道,这是尘起飞扬现目前最大的事。 车队早早起来就开始准备,专赛组也特别重视,工作人员也是早早前来通知。 当知道,只能有三位车队成员陪同车手进入赛道区域,车队大部准备工作戛然而止。 现在,赛道区域已经实行了管控,属特别区域。 专赛组如此为之,为了保密性,保证路尘的权益,同时也给比赛增加悬念感。 金飞扬等人一商量,只能由关键人物陪同。何为关键人物?就是技术骨干。 最后决定由李军,杨锐,董懂三人前去,其他人继续从事之前的工作。 路尘熟悉赛道的方式很特别,徒步走一遍赛道,这个习惯是在练习石晶山山道时培养的,很有用。 峡道全长34.98公里,目焦峰一段的里程长约二十公里,是路尘重点观察的路程。 近二十公里的上坡道,一步一步走上去可不快,可不轻松。 等四人到了“停机坪”,已是早上十点。李军是真汉子,从不说累,可两个应届毕业生就焉了,气喘吁吁,连连叫苦。 看着山脚还得走下去,两人四腿颤颤。要知道,下山可比上山费腿,费神。 “你们就是缺乏锻炼,以后我们车队的活动项目只有爬山,你们想在活动中拿点好处,可得练啊。” 车队不缺钱,不缺赞助。路尘想好了,回头得跟金飞扬商量,用爬山锻炼车队的体魄,顺便给他们增加额外收入。 奖品可包括最新的电脑,手机,甚至十万以下的带步汽车。 之前,杨锐带着数据组的成员建了数字模型,将目焦峰,卫前峰做成3D模型,赛道着重显示。 路尘看了,连连称赞牛叉,不知是怎么弄出来的? 立体感十足,可以翻过来转过去倒过来,还可以将赛道单独摘出来分析,神奇得紧。 两家伙在下山后,吃饱喝足后就不喊累了,一中午的忙碌。 路尘有睡午觉的习惯,正准备在车里眯一会,却被两人抓着说模型上赛道的特点,说得头头是道,头头叫晕。 很显然,这段时间,年轻一代的小伙子们,业务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行吧行吧,那你们谁陪我试跑,统计数据?” 听他们讲完,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两点,试跑该开始了。 “路大哥,你怎么老是想让人去坐你的车?我们不用坐你的车,只要把这个东西放你车上就行,它会提供极为精准的方位,走线,也能测出车速。” 杨锐拿出一个像鼠标一样的东西递给路尘。 “这么先进,什么玩意?” “这是一个感应识别器,无线微距定位。” “定位仪啊,卫星定位误差很大呀。” 哪怕是路尘手腕上戴的军用定位系统,误差大时也有三、四米。 更何况普通的卫星定位,当时他爬山用手机定位,实际差着几百米,直接就把他定家里了。 若是依着定位线路走线,那车不得在悬崖上跑,或是凌空飞。 “微距定位,不是卫星定位,点对点接收,你看接收仪在这。误差十厘米以内。” “还有这样的神器?”路尘转着看一个方不方,正不正的仪器说道。 仪器半人那么高,一看就像生化实验室里的高精尖仪器。 也不知道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