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感知三重境 (第2/2页)
一条是前往后了又后的石晶山风景区。 这里的道路宽阔,为了避免两条路交汇发生碰撞。此处刻意拓宽了道路,有两个篮球场的大小。 路尘过了终点线,窜进杭市主干道,车身180度调头,回头怒看“迈凯轮”。 红色“迈凯轮”刚过终点线便停下来。两车止停,彼此相望,灯光都打在了对方车身上。一蓝一红对峙,似是要来一个对头碰。 路尘车门一开下了车,沈月也是如此。 比赛完成,双方选手下车见礼,俗成的约定。 若在极龙盘涧比赛输赢已定时,后面还有节目的。 节目可是一场比赛激烈碰撞的击发点——下跪礼。因为这是友谊赛,所以不存在这一礼。 路尘下车后,倚靠车门,报手于胸,下巴一台,不客气地冲着对面静立车门前的沈月喊道:“你很狂啊,美女!” 路尘的口吻不是赢了比赛,出口叫嚣。他心里有些憋屈啊,非常不带劲。 十三弯极速过弯时,沈月主动让出极优路线,放弃竞争,送出胜利,她的这一行为让路尘很不舒服。 当时“迈凯轮”的气息,让路尘感知到:“你再做一次‘单二跳’,刚刚我没看清。” 这让路尘有些恼火,这是为了在“单二跳”的情况反超呢?还是为了看“单二跳”让出赛道。 居然“单二跳”能被轻松超了,自己肯定不会再用“单二跳”,再说当时已经入弯,没办法再做“单二跳”。 路尘解读“迈凯轮”所透出的信息对不对? 对的。 当时“迈凯轮”的轮胎失去抓地力,沈月惊呼后,第二个想法就是,路尘会不会使出之前超车的侧身过弯? 路尘竟能准确感知一个物什传给他的情感,和之前沈月在路尘追车时感知是一样的。 这就有说道了…… 有一个似是而非的“感知境界”,只要踏上赛车,这个感知便产生了。 它还有一个低端称谓,叫做“赛车手的心理学”。 为什么是低端的称谓?而不是统称,因为感知的境界超出了心理学的范畴。 车手感知境界分为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明境”。 此境只要是车手,甚至是司机都能做到。单纯靠眼观判别,车突进,猛进,乱撞,失控等等明面的意思。很容易感知车辆是什么状态? 故障?醉驾?毒驾?情绪失控等。明面上的,能看则看,能明白就明白。 第二个境界:“通境”。 此境界通过车手性格、风格、习惯以及车辆行驶的姿态、状态、态势,从而感知赛车在比赛过程中透露出的信息。 这就是所谓的赛车手的心理学,高深一点的心理学基本都可以同“通境”等同。 第三个境界是:“神境”。 此境也叫“物境”,如一辆车停在那里,它是悲伤、痛苦、压抑、渴望、黯然神伤种种情绪。只要倾心聆听,便能感知到。 那路尘是什么境界呢? 准神境。 他本身具有极高的赛车天赋,上一世对车倾注了所有的感情,极容易感知到车辆所透露的气息,能做到与车感同身受。 他是准神境,还不是神境,主要原因是在心里还没有建立数据库。 现实中他能感知到车辆的情绪,是一种感觉。连他自己都拿不准,这种感觉正确与否。 而一旦他进入了极龙盘涧,经过不尽的比赛后,内心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便能达到神境。 而作为他的对手沈月,通过这场比赛初到“准神境”境界,“物情绪”的接收有了萌芽。 路尘通过“迈凯轮”的情绪反应,感知得出:这个弯我只为“单二跳”,让你赢也无所谓。 比赛中,如果自己努力了,输了,输就输了,下次赢回来就是。 若是胜利是别人让出来的,胜了又有何意义? 当时两车齐头转弯时,这个环节只要沈月咬住,她是很有可能赢的,最差也是两车同时出线,可她放弃了。 “你不要小人得志!”沈月一句话说完,抱起双臂,甩头再转身靠向车门,不再与路尘相对。 “嗯?” 路尘左摆下头,右摆一下头,琢磨来琢磨去,这话是什么意思?反应不对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