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12监禁广兴查抄 (第1/3页)
10.监禁 晨寒料峭,风冷得像刮着小刀子。微光照上宫殿脊檐,庑檐下白布帘还笼罩在阴影里,常寿叫醒了皇上。 嘉庆疲惫地睁开眼,一醒神立刻从灯芯草褥子上坐起来。他接过湿毛巾擦了把脸,小太监跪着替他穿上朝靴。常寿又说内阁、军机处的大臣在门外等了多时,他们怕惊扰皇上休息没有让通报。 王杰、董诰跪在上书房台阶下,身后是那彦成、戴衢亨。大臣常年当值都落下了腿疾,王杰本来坐在跪垫上,见皇上站在门口他艰难地重新跪好。 众人冻得脸色晦暗,浑身上下散发着寒气,眼里却全透着坚毅,仰望着嘉庆只待他一言而决。 这眼神让嘉庆肺腑间发热,瞬间嗓子也噎住了,他借着咳嗽掩饰过去,叫他们进了上书房。 嘉庆向内阁口述了准许九卿科道封章密奏的旨意,王杰就在上书房拟旨立刻转发六部施行。 乾清宫准备完奠仪,纪昀奏请上香朝奠。索亲王带豹尾班,永璘领宗室侍卫护卫圣驾,由侍卫里三层外三层严密保卫着,嘉庆步行穿过广场,从后殿进了乾清宫。 待皇上在梓宫东边站定,永璘,索亲王带人快步走到正殿门口,乾清宫太监开启了宫门。 王公百官立在丹墀上,宫门正路上睿亲王打头,成亲王、仪亲王在左右,内务府尚茶、尚膳抬着茶、酒、膳,和珅等总理丧仪大臣跟在后面。 尚茶、尚膳进了殿,永璘和索亲王拦下和珅为首的众位大臣。永璘脸上像挂了霜,对众大臣发话:“诸大臣领百官在殿外行礼。” 嘉庆向梓宫进茶,进酒三爵,献了羹饭肴馔。王公百官在殿外行礼完毕,在索亲王的护卫下,嘉庆从后殿去了交泰殿。 丹墀上百官散去,和珅等人重进乾清宫。等官员散尽,永璘命侍卫关闭正殿宫门。 门轴发出沉重的呜扭声,殿里光线瞬间暗下来。“哐啷”一声两扇大门合拢,和珅心里也猛地一沉,呆立在梓宫前。 永瑆、永璇疾步走到门口面向着和珅、福长安。阿兰保带十名带刀侍卫从后殿跑出来,从梓宫左右将和福二人围在中间。 永璘就在梓宫前面宣旨:“圣旨,将和珅、福长安革职拿问。” 淳颖、王杰、董诰被隔到了大殿一角。淳颖听出来圣谕杀气腾腾,骇得他直往后退,像看瘟神一般远远望着和珅、福长安。 和珅脑袋里一片空白,猛然间明白大势已去。刚要起身,阿兰保“刷”地抽出腰刀横在他脖子上。福长安颈前也横了一把腰刀。四名侍卫摁住两人的肩膀,永璘上前摘了他们的顶戴。 “和珅、福长安,”永瑆的声音平静,威严,冷酷,“大概你们心里也明白怎回事,皇上还会有旨意。本王奉劝你二人不要错打主意,胆敢不遵圣旨,乾清宫便是尔等葬身之地!” “皇上!”和珅瞪着眼喊大声道,“你,你们,你们把皇上怎么啦?”他突然想到上奠时永璘将他阻在殿外,自始至终都没瞧见皇上的真身。 皇上一定有了不测,不然他们怎么敢这样对自己?他脸色变得通红,虎视眈眈地望着永瑆、永璇、永璘。 三位皇子见和珅不顾一切地乱咬,又可恨,又有些可怜他。永璇示意阿兰保,“让和大人安静些,这里岂是他撒野的地方!” 阿兰保一手掳起和珅脖颈将他摁倒在殿里。他就势也单腿跪下,为给自己壮胆阴森森地说:“和珅,皇上好好的,你猪油蒙了心!遵圣旨,王爷们不为难你!” 听完永瑆所说的,和珅的威风、自信轰然坍塌——皇子们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在皇权面前,和珅突然发现自己竟是不堪一击。 躺在冰凉的金砖上,望了一眼凶神恶煞似的阿兰保,一时间和珅万念俱灰。永璘命侍卫给二人上了捆绳。 永瑆走到王杰、董诰、淳颖三人跟前。先对王杰、董诰说:“二位中堂,皇上在交泰殿,你们去禀报乾清宫的事情已经办了,请皇上颁大行太上皇遗诏。” 王杰、董诰欢欣鼓舞,急忙去了。 “皇上的旨意,颁发大行太上皇遗诏就由睿王爷主持。”永瑆看淳颖惊魂未定,不再让他接旨,神色缓和地告诉他。 淳颖从惊惶中缓过神,太上皇恢复其祖上睿亲王爵位,皇上又让他参与朝廷大事,慎终追远,心里异常感动。领了旨才想到,糟糕!自己对颁行遗诏一窍不通,要立刻找礼部官员。他慌忙站起身,看殿门还紧闭着又慌了神。 永瑆嘴角抹过一丝笑意,想到在先帝灵前,忙收敛住笑容安慰他: “王爷和索王只管守在皇上左右,礼部都准备好了的,不必着忙。” 淳颖这才放心。 和珅、福长安五花大绑被永瑆等人由后殿带出乾清宫。九十名宗室侍卫守在殿外,永璘抢先一步站到队前喊道:“现在起听成亲王命令,护送成亲王去养蜂夹道!” “喳!”侍卫们斩钉截铁地应道。永瑆精神大振,挥手叫他们跟上。 宫殿太监们将乾清宫殿门重启,阳光泻进大殿,眼前豁然明亮起来。 嘉庆在交泰殿里来回踱步,望见王杰、董诰二人跌跌撞撞地跑来。 “皇上,皇上,元恶大憝已除!”到殿门外王杰再也支撑不住,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声喊,“请圣上驾临乾清宫,颁发大行皇帝遗诏!” 嘉庆叫常寿扶王杰进殿。董诰跟着进来,眼里泪光莹莹,胡须都激动地颤动着。 “给二位爱卿赐座。”嘉庆站在殿里望着南边的乾清宫,按捺住不安说,“朕已经命那彦成、戴衢亨去准备了,爱卿陪朕在这里等他们。” 看到和珅、福长安五花大绑被阿兰保、永瑆等人从后殿押出来,嘉庆紧绷着的神经才彻底放松。身体里猛地充塞着一股志气,他挺起胸膛脚步轻快起来,一个箭步跨上了宝座台。 心潮澎湃地坐回御座,看着二十五方皇帝御用宝印整齐摆列在左右。透过黄龙包袱,他似乎闻到了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圣祖仁皇帝……留下的亲切气息。 以皇考之心为心,以皇考之政为政,必能葆祖宗江山万年永固!大清二十五代,符合天命之数——他想起了圣神文武、式廓鸿基的皇考的希望。 那彦成和礼部尚书纪昀捧着遗诏进了殿。 来的路上,纪昀叫住神色匆忙的那彦成。“绎堂,今日朝廷有大事吧!”他深陷进眼窝的三角眼带着狡黠。 “颁行大行太上皇遗诏算不算大事?纪尚书还听说什么了?”那彦成脚下不停,似笑非笑地说。 “颁遗诏之日,便是捉拿和珅之时!”纪晓岚瞬间正颜厉色起来,瞪大眼睛撅起白胡须说,“老夫何用听说?老夫早已料到他的下场!” “部堂神算天算,绎堂不胜佩服!”那彦成顾不得和他啰嗦,拱起手称赞说,“即刻要在乾清宫摆黄案,部堂找好宣诏官了吗?” “唔,嗯!由他们去办。绎堂放心,绝不会误了朝廷大事。”纪昀又恢复了老样子。 那彦成觉得厌烦,想到礼部还有戴衢亨布置,自己问得也多余,脚下更使出力气,一边催道:“部堂,咱们赶紧的吧!” “朕惟帝王诞膺天命,享祚长久,必有小心昭事之诚,与天无间,然后厥德不回,永绥多福。是以兢兢业业,无怠无荒,一日履乎帝位即思一日享乎天心……” “……皇帝聪明仁孝,能深体朕之心,必能如朕之福。付托得人实所深慰。内外大小臣工等其各勤思厥职,精白乃心,用辅皇帝郅隆之治,俾亿兆黎庶咸乐昇平。朕追随列祖在天之灵无憾矣!其丧制悉遵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