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转身(下) (第2/2页)
的是别人家的业务是否合规,他常常感觉“皇帝不急太监急”,自己责任心越强,越被一些业务部门主管视为“闲事婆婆”,仿佛“亮剑”中的政委赵刚。 他的迷惘在于觉得自己个性并不爱好这种以“推动”别人为日常的工作。 黄昏,钱旦接到秦辛电话,她神神秘秘地说:“你能不能悄悄溜出来?” “怎么啦?” “我们回深圳了,诗诗说一起去‘大饱口福’吃晚饭,不带娃去。” “你们买的东西呢?” “先放车上。” “大饱口福”离家不远,在“海岸城”购物中心五楼,是他们喜爱的自助餐厅。钱旦爱吃他们家的生冷海鲜,秦辛爱吃他们家的炖汤,女儿爱吃他们家的巧克力喷泉。 他俩怀着把一小一老留在家里的内疚溜去了“海岸城”,对秦辛来说,这一天是为人母之后难得的自由。 到了餐厅,钱旦意外地看见除了诗诗,等着他们的还有曾子健。 曾子健仍然瘦,仍然白净。他以前戴隐形眼镜,现在戴了副黑框眼镜,斯文中透着精明。 “子健,你回来了呀?”秦辛故作惊讶。 “回来一阵子了,没跟大家联系,我正在转身,计划离开以前的圈子,重新开始。” “你不早就已经离开以前的圈子了吗?”钱旦脱口而出。 曾子健笑笑,诚挚的语气:“几年没见面了,喝点酒吧?” 诗诗在一旁欢欣地说:“喝点!我和秦辛也少喝点,我们人生已多风雨,往事不要再提。” 钱旦尽量让自己语气不那么生硬:“要不喝清酒?他们家清酒免费。” “好啊!我们上次见面还是在开罗那家日料店吧?扎马利克岛上那家,你很喜欢喝清酒嘛!”曾子健一开口却也是往事。 钱旦端来酒,曾子健堆了满满两大盘生冷海鲜,四个人举起了杯。 气氛始终不算特别融洽,但也没那么生硬,两个女人很开心,说笑个不停。 大饱口福,酒至微醺,然后,分头回家,钱旦和秦辛向南走,曾子健和诗诗往北行。 诗诗在席间透漏他俩与人合伙在法国波尔多买了个小酒庄,曾子健下一步计划是在国内卖法国红酒。 秦辛脸红红,脚浮浮走在路上,对钱旦说:“老公,诗诗说他们入伙买酒庄出了上千万?他们怎么那么有钱?不是说在埃及亏掉不少钱了吗?” 钱旦说:“曾子健说是借的钱,谁知道他们,他现在讲钱的概念和我们不一样,动不动就是几千万。” “诗诗的哥哥在湖南一个大国企混得很好的,现在流行喝红酒,他哥哥一年就能帮他们消耗掉不少酒吧?” “搞不懂,我觉得现在卖酒的人太多了。不过,当年他就教我‘质量好、服务好、价格低’不如和客户高层关系好,现在他们有关系,有渠道,应该可以卖得好吧!” “你还记得那年在埃及南部,我们四个人约将来一起去巴黎不?搞不好可以一起去波尔多,看看他们的酒庄哩!” 吃饭时候曾子健乐在中国人“买买买”的新闻里,不是买包、买表、买化妆品,而是例如去年底,一位女明星在法国波尔多购入了一座酒庄;例如今年初,“三一重工”收购了德国混凝土机械巨头普茨迈斯特;例如5月份,“万达”完成其第一次海外并购,将美国最大院线“AMC”收入囊中。 中资海外收购风潮日盛,曾子健深受鼓舞,坚信自己离开“伟中”之后的路没有错,只是之前运气差了点。钱旦倒是觉得那些“买买买”中有激情,亦有浮躁,他觉得曾子健的世界与自己交集已少,难有共鸣。 他对秦辛说:“希望他们能发财!我觉得我是没有那个视野和能力,只能老老实实在‘伟中’做个打工仔。” 秦辛牵他的手:“我觉得我们现在蛮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很满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