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第1/1页)
一场完美的袭营…… 归根结底在于两点,一个是哨卡,一个是粮草。 这两点都被蜀军摸的一清二楚。 这是程怀礼的老辣,也是郑松的疏忽。 无论如何,这次的袭营都让苗疆一方损失惨重。 在清晨清点过后,过半粮草被焚毁,同时数千士兵死于铁蹄、大火之下。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逃兵。 一些身形狼狈的士兵,正在清理着残局。 郑松看着眼前的一切,眼角通红。 他的脸被火焰熏的漆黑,不过可以看得出来,此刻的他非常愤怒。 郑松根本就没想到,固守多时的蜀军竟然会突然袭营,即便他早就设置了哨卡,不过看这个样子,哨卡应该被斥候端了。 转过头看向梓潼的方向,郑松握紧拳头,他发誓,等攻破梓潼,定要将那老匹夫,千刀万剐! 不过,目前对于梓潼一处,他们还无法攻破,只能等待长泾的消息传来。 现在长泾应该是尘埃落定了吧? 郑松眉头一皱,隐约感觉不太对劲。 几天前他得知王阿从镇远出兵,赶往长泾,按道理来说,应该是拿下了吧? 就算是蜀国援军到了,那也不至于一点消息都没有吧。 心中这样想着,对于王阿那一路大军还是有些放心不下,等把这里的事情处理好,就回头处理长泾一地。 昨日的损失很大,主要在于粮草辎重,过半的损失,让他们不能继续牵制梓潼了。 现在要么是后撤,等待阳戌城后续的物资,要么是回到阳戌城。 这也是让郑松拿捏不准的地方。 然而没过多久,一位来自阳戌城的士兵,打乱了这一切。 只见这名士兵很是狼狈,满面尘土,向他下跪的时候差点载倒。 “大,大帅……” 那名士兵神色慌乱,看到郑松仿佛是看到了主心骨,慌忙的说道:“阳戌城,被蜀军围困,请大帅救援啊——” “什么??” 郑松听到这话,心跳漏了一拍,一把抓住这名士兵的肩膀,眼睛盯着他,狠狠地问道:“你说什么?” “蜀军围困阳戌城……” 再次听到这句话,郑松后退了好几步,只觉得大脑“轰隆”的一声,最上重复着:“不可能,不可能…” 来回走了两圈,指着这名士兵,咬着牙说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蜀军?镇远有王阿的三万大军!蜀军怎么可能跳过镇远围困阳戌城?” 那名士兵有些震惊的看着郑松,而后说道:“大帅,镇远丢了!王阿将军战死,三万大军全军覆没。” 三句话,宛如三把重锤,敲在了郑松的心头,让他后退了一步。 王阿死了? 三万大军也没了? 镇远……镇远也丢了? 不!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胸口不断起伏,郑松指着这名士兵,愤怒的说道:“你说谎!你是蜀军细作!一定是蜀军细作!” 那是三万大军!那是三万人! 他宁肯相信眼前之人是细作,也不相信这三万大军会全军覆没。 “大帅!” 那位士兵跪地,眼泪不住的滑落:“蜀军使诈,引诱王将军轻进,王将军遭遇伏兵,三万大军都没了!镇远兵力不足,抵挡不住蜀军攻城!郑周将军战死,现在蜀军要一鼓作气拿下阳戌城!” “……” 利刃一般的字,扎入郑松的心头。 如果这是真的,那他现在岂不是…… 僵硬的放下了手,飘忽的往前走了两步,郑松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眼前一黑,一头载倒在地上。 “大帅!” “大帅——” 郑松这边的动静,自是引起了旁边士兵的注意,看到郑松晕倒,几名士兵赶紧扶起,接连呼唤几声,这才让郑松悠悠转醒。 “……额——” 郑松慢慢睁开眼睛,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过了半晌才觉得好一些,缓缓转头看向那名士兵,强撑着起身,声音虚弱了很多,说道:“为何我不知道这些消息……” 这太奇怪了,为什么直到现在他才知道这些的!按道理来说这不是应该第一时间告知于他吗? “属下不知——” 那位士兵拱手说道:“赵先生只让属下快速报于将军。” 说着拿出了密信,递给郑松。 郑松用那双颤抖的手,接过密信,打开靠着上面的内容,与这名士兵说的别无二致。 都是阳戌城告急,还说镇远已失,蜀军星夜兼程要先一步拿下阳戌城…… 掩饰不住心中的愤怒,郑松将布帛揉成一团,捏在手心。 三万大军!三万! 他的心都在滴血,这三万大军对他很重要,这么信任王阿,竟然中了敌军jianian计! “贼子!” 说着,便在左右的搀扶下,缓缓站起,然后提高了音量:“全军回撤,救援阳戌城!” 这是他唯一的选择! 阳戌城再丢,那么他们这些人,就没有了后勤保障,就凭目前剩余的粮草,根本不够。 左右听到后,立刻下去传令,而郑松转头询问那名士兵:“可知蜀国援军将领为何人?” “蜀国三公子。” 具体的姓名想不起来,只记得是三公子。 “公子……” 蜀国王室! 咬着牙,郑松将双目闭起,现在苗疆情况急转直下,都拜此人所赐! 心中怒火燃烧,过了半晌才挥了挥手,让那名士兵告退,郑松看向了手中的布帛。 “赵治啊,你在耍什么花招?” 他突然觉得自己有一点天真。 赵治能背叛蜀国,背叛王瀚,他为什么不能背叛他呢?很明显是在压着消息,不让自己得知。 现在蜀军围城了才着急,找自己求援。 枉自己如此信任于他!竟然在私下里搞小动作,自己最恨这种人! 可是他背叛自己又能投奔谁呢?又回蜀国?怎么可能,这种墙头草蜀国肯信? 想不通的郑松收起布帛,无论怎么样,他都要回师救援阳戌城,这关乎整个苗疆士卒的生死存亡,他没有其他的选择。 现在,王阿死了…… 郑周死了…… 二弟也死了…… 他信任的这些人,一个一个的都走了,难道是他的路选错了吗? 不,我只是想让苗疆族人活的更好,何错之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