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大胜 (第1/1页)
此时此刻,胜负早已有了分晓…… 鲜血自伤口不住的流淌,带走了王阿身体的温度。 护卫本想带着王阿撤退,可是伏兵来的太快了,为了保护王阿,护卫被一位豹头环眼,满身鲜血之人捅死。 王阿此时目光已经有些恍惚,他的不只中了一箭,因为拿着那块木牌,被山上的弓箭手格外照顾了一番。 为什么…… 为什么这里会有伏兵? 注视着那位豹头环眼的人,嘴角动了动,他不甘心…… 魏章看着奄奄一息的王阿,眯着眼睛,闷声说道:“你中了我家将军之计了。” 说这句话似乎是想让这个人瞑目,也是在为姜叙白正名。 这位公子绝对不是贪生怕死之人! 将军之计? 将军? 是那位公子吗? 那位一直被自己小瞧的公子…… 不知道是不是回光返照,此刻,王阿的思绪逐渐清楚了许多。 在魏章的提醒之下,回想之前一系列的事情,王阿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处于那位公子编织的大网中。 从自己得知他领兵开始,就利用好了自己初次领兵的身份,逐步麻痹自己,致使自己大意。 只是为了引诱自己拿下长泾…… “啊……” 王阿张开嘴巴,想要笑,可是只能从喉咙中发出一阵“嗬嗬”的声音。 原来是这样,细细想来,兵行险招的,其实是他自己…… 他本可以发现危险的,他应该发现的。 但是他被唾手可得的功绩迷惑了,他心中在赌,赌那个公子不懂兵法,赌他不会在这里埋伏。 可是,他赌输了,输掉了这条命,输掉了数万将士…… 他输了,镇远也要失守…… 一滴泪水从眼角滑落,想起郑将军的重托,自己愧对于他…… 魏章看着此时王阿的样子,用刀结束了王阿的痛苦。 转过头,只见还有一些逃散的士兵,不过他并没有选择继续追击。 随处找到一块大石头上慢慢坐下,紧绷的神经慢慢放松,魏章松了口气,总算是不负公子重托。 下令让士兵集结,清点一下伤亡。 三千多人,许多人都受了轻伤,还有几十位重伤,仅有一人阵亡。 还是因为往下冲的时候太过激动,一脚踩空,摔断了脖子。 魏章已经命人将这位英勇殉国的士兵记了下来,等到回到锦官城,安抚好他的家人。 这次的伏击可以用大获全胜来形容,以最小的代价,击溃了敌方三万人的部队。 其中有许多的因素凑在了一起,才让这次的伏击能够如此顺利。 训练不足的士兵,疏忽大意的将领,还有弓箭手精准的一箭…… 找到一名腿脚利索的士兵,魏章对他说道:“你即可返回大营,将消息报告将军!” 而后让剩下的士兵休整一番,便准备朝镇远出发。 此时叛军四散而逃,镇远仅有少许部队镇守,正是拿下镇远的大好时机。 别看只有三千多人,想拿下现在的镇远,并没有那么困难。 更何况后续姜叙白的大军赶到,镇远就是囊中之物。 这也让魏章松了一口气,这样一来,梓潼侧翼的威胁就没有了,那么他们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 想起当初的目的,仅仅是阻击敌人,以此来减少镇远方面的压力。 …… 阳戌城中的赵治,此时状态并不是很好。 前不久还圆润的脸颊,此时已经瘦削了许多。 他很少有后悔的时候。 这次是个例外。 这群人实在是太木头了,他都那么暗示了,就是不去找楚国求援, 无奈之下,自己只能暂时的留在这里,寻找机会。 原本想着暗中给他们提供物资就好,不知道怎么,自己莫名其妙就成了军师,现在更是为他们在前线保障后勤。 坐在庭院中,赵治算了算剩余的钱财,还够维持半个月左右。 他一直不太懂行军打仗的事情,现在却是清楚的认识到了一点——打仗真烧钱。 这段时间愈发憔悴,也是因为钱的事儿。 再这么耗下去,他恐怕就顶不住,先走一步了。 要知道,他们靠的可不是苗疆五镇,那地方穷的叮当响,只靠着一个阳戌城,加上楚国小部分物资,以及赵治的全力支持,才能坚持到现在的…… 这时候,一封来自镇远的信件送了过来。 有些头痛的接过信件,扔在案上。 王阿一天发了三条信件,全都是让赵治给他记功的。 说的都是些什么:看他如何破蜀国援军;如何拿下长泾;如何夹攻梓潼; 让赵治绝对别漏下任何功劳。 他都不用想,这一封信肯定是一样的,根本就不想拆。 估算一下时间,应该是进入长泾了,这是让自己帮他记上。 叹息了一声,赵治最终还是拆开,将布帛打开,看着上面写的字。 然而,他的表情逐渐僵硬,脸色也变了。 “镇远将失……” 开头这四个字,就让他心中咯噔一下,没看到“拿下长泾”,反而是镇远要没了。 “……敌军主将设计引诱将军进取长泾,王将军率领大军,于半路受到蜀军埋伏,三万大军溃败,王将军战死,敌军此刻已至镇远,请求援军……” 三万大军……说没就没了…… 为什么会中埋伏?? 一拍脑袋,赵治觉得自己脑壳都在作痛。 王阿是如何领的大军? 他不是信中说援军主将不懂兵法吗? 三万的主力都没有了,那么镇远的守军能守多长时间? 现在阳戌城也没有什么兵力,勉强够自己防守所用的,如何支援镇远? 这种事只能去问郑松,此刻他正在前线,赵治还需向他表书…… 就在赵治拿起笔,准备向郑松交代此事,突然他停住了…… 一个想法在赵治脑海中闪过…… 如果镇远丢了,那么郑松应该会回师的,届时防守的就是这群苗疆之人了。 这样一来的话,自己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让楚军插手了。 看着案上的密信,原本作痛的脑袋也貌似舒服了许多…… 于是,赵治将密信压下,不需要多久,只要郑松晚一些知道就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