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1/1页)
姜叙白之所以来这里,主要目的还是看望一下母后的。 李后对于姜叙白的确很好,即便是送马,也是送了一只自己最喜欢的好马。 对于武将来说,一匹好马,比千金还重,李后送给姜叙白这匹赤兔,足以见得对姜叙白的喜爱。 “喜欢就好,我还担心你不喜欢。” 笑了笑,姜叙白一边吃着糕点,一边与母后交谈。 说的大多都是梁国时的一些见闻,李后默默的听着,时不时的点点头。 相比于发表意见,她更多的是倾听姜叙白话。 白儿长大了…… 听着姜叙白的谈吐,姿态稳重许多,心中也甚是宽慰…… 然而,好景不长,一位侍从快步来到了金柳池中,于亭外跪下,说道:“启禀王后,王上于长明殿召见三公子!” “召见白儿?” 李后转过头,看着这位侍从,露出了一丝疑惑,看向姜叙白,只见姜叙白此时也在思索着什么。 “知道了。” 淡淡的说了一句,看着侍从离去。 长明殿是议事大殿,一般是召见官员才会用长明殿的。 一定是有事…… 虽然想去看一看,可是长明殿她不能去,这是规矩。 “白儿。” 转过头看着姜叙白,李后说道:“既然王上召见,你便去吧。” “切记谨慎答话。” 望着母后,姜叙白点了点头,随后离去。 “……白儿……” 看着姜叙白离去,李后将糕点收好,心中却甚是担忧。 …… 这或许是姜叙白第一次来到蜀宫。 记忆中虽有些许印象,可是随着时间已经模糊了很多。 蜀宫甚是庄严,以红色为尊的蜀国,将此色用到了极致。 红色巨木作参天之状,足有三人合抱的巨木成为了长明殿的支撑之一,光是一根巨木,便足矣让一家百姓,一辈子衣食无忧。 以锦绣闻名天下的蜀国,在蜀宫之中自是用上了上等绸缎,布置在蜀宫各处。 站在大殿门口,姜叙白等待着宣召。 “传,三公子入殿。” 听到宣召,姜叙白缓缓踏入大殿。 此刻,长明殿中,仅有几个人,一个是张仪,还有一位红袍壮汉,而最后一位,安坐于殿中,应该就是他的父王。 “儿臣姜叙白,拜见父王……” 对着姜司言,姜叙白缓缓跪下,行礼道。 姜司言略有复杂的看着姜叙白,心中对于这个孩子略有愧疚,不过面上未曾表露,示意姜叙白平身。 站起身来的姜叙白就站在那位壮汉身旁,虽然此人穿着很平常,可是从气质上还是可以认得出来,这应该是一位武将。 而张仪,姜叙白入殿之后就没有与他对视。 看到张仪,姜叙白的心中其实已经清楚为何召见他了,也算张仪帮了他一把。 过了半晌,姜司言才开口道:“镇远失守,接下叛军必定攻打长泾,此地对梓潼方面极为重要。” “此次召见你们两个,也是想听一听你们的意见。” 姜叙白没有先回答,而是转头看向旁边的那位武将。 那位武将对着姜司言行礼,然后说道:“臣觉得,长泾地形狭小,不利于大军作战,可退一步,在辽中决战!” 此人的回答不是没有道理,狭小地形不利于阵型展开,乱军拼杀,如果对方有准备,很有可能吃亏。 然而辽中与梓潼,长泾组成了一个三角地段,梓潼正在困守,长泾陷落,只有辽中的话独木难支。 如此做,只会将主动权交给叛军。 抬头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姜司言,姜叙白沉吟一下,说道:“儿臣以为,长泾虽然路途狭小,地形不利于我军,可是同样也不利于敌军。” “狭路相逢,当是勇者胜出!” 姜叙白的话说了一段,然而很明确透露一个意思,姜叙白要在长泾与敌军打。 狭路相逢,当是勇者胜出? 看着姜叙白,姜司言心中复杂,几年前,王后也说过类似的话。 结果是王后赢了康国,并且拿下了战略意义极为重大的叙城,大胜而归。 现在,他的孩子竟然也说出了这种话,如何让他不惊? 那位武将闻言也是一愣,转过头看了一眼姜叙白,眼中有惊讶,也有欣赏,然后抱拳。 “公子勇略,在下钦佩!” 姜叙白还了一礼,看了一眼这位武将,豹头环眼,很像三国中描述的张飞,只不过没胡子。 而张仪此时却是一言不发,只是看着姜司言。 姜司言闭着眼睛,似乎在抉择,而后,看了一眼张仪以及姜叙白。 最后,姜司言慢慢的站了起来,点了点头,朗声说道:“好,那么我们就在长泾和他们一战!” “那在下立刻动身前往越国。” 张仪对着场中的几位说道:“请各位静候佳音。” 几人也对着张仪行礼,此行张仪的作用非常重要,万一失败了,蜀国就要面临楚国的压力。 所以,别看张仪只是动动嘴皮子,这可关系到了蜀国百万人的生死。 “老三留下。” 看着几个人准备出去,姜司言出声留住了姜叙白。 张仪和那位圆脸武将对视一下,然后便退了出去,只留下姜司言和姜叙白这对父子。 姜司言一言不发,看着舆图。 他很会使用沉默给人压力,姜叙白的的确确受到了一些影响。 就像班主任把你就在办公室,然后你站在那,班主任一言不发的改卷子…… “你能说出这句话?” 就在姜叙白心思飞舞的时候,姜司言出声道:“你母后教的吧?” 姜叙白去见了李后,姜司言怎么会不知道?所以觉得姜叙白说出这话,李后肯定有教他。 “母后并没有教儿臣说这些话。” 姜叙白句句属实,确实不是母后教的。 “……” 略有诧异的看了一眼姜叙白,不像是说谎话。 那这句话就是姜叙白自己说的了? 仔细看着姜叙白,姜司言转过身思量着。 蜀中虽然文士居多,可是将领已经青黄不接,为何不趁机培养姜叙白呢?这是他的亲生骨rou完全信得过。 届时姜叙真主内,姜叙白主外,兄友弟恭,互相帮衬,即便他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于是,姜司言转过头询问道:“此次,我欲令你为主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