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造纸术? (第1/1页)
张仪成为上卿已经过去小半个月了,这件事还会时不时出现在一些人的谈资。 有人说张仪诱言惑君,也有人说张仪是真的大才。 可这些和姜叙白关系不大了。 张仪入朝进言被拜为上卿,完全在在意料当中,没人会放过一个战略型人才,除非是个瞎子。 现在张仪虽然住在姜叙白这边,可父亲隔三差五就要召见张仪,就差让张仪住在蜀宫了。 而姜叙白呢,在张仪被拜为上卿时,父王也对他有所赏赐,得到了一笔钱。 不过这笔钱对姜叙白来说,实在是太少了。 他目前的目标是将【都江堰】搓出来。 可是想要建设【都江堰】,他手中的钱根本不够,姜叙白估计自己手里的这点钱大概能在都江堰旁挖俩洞。 退一步说,他手中的钱就算够,想要修【都江堰】还需要朝中的大臣的商议一番,才能决定。 毕竟无论是从人力、物力的角度来说,这都是一笔不小的消耗,那些人能否同意还是两说。 巴蜀不能失去【都江堰】,就相当于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可是现在建不了,那么【都江堰】可以先放于一边。 因为除去【都江堰】以外,姜叙白还有第二张牌,那就是造纸! 这个世界到也有纸张,不过是一些贵族如厕用的,很难书写,所以姜叙白打算直接从改良造纸术开始。 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这是一个特殊成就,达到特定条件便可以完成 之前在梁国为质,姜叙白就已经有了这个打算了,之所以没有开始造纸,是因为他在梁国,现在回到了蜀国,倒可放开手脚。 因为造纸术的门槛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了,而且成本相对来说也不高,支出较小,收益极大。 【造纸术】 【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焙乾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钱曾不疑。】 【成就条件:普及全国50%以上(已完成0%)。】 【成就奖励:辉煌点数200; 造纸技术出现的国家将会获得独特修正——造纸术发源地。】 足足两百点的辉煌点数,是成就当中收益最高的那一批了。 这个成就不是说造好一张纸,而是要普及纸,姜叙白必须要将纸普及到全国的一半。 相同的,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所需要的条件,也都是比较困了的。 单就难易度来说,【造纸术】非常适合现在的姜叙白。 回国之初的第一件事,就是制作造纸所需要的模具。 前世姜叙白闲着没事的时候,尝试过制作纸张,到也有经验,主要材料的树皮、渔网什么的,也很好弄,很快姜叙白就做出了第一批的纸。 和想象行中的不同,做出来的纸张有些的发黄,而且较为粗糙,仔细看还可以看到一些纤维。 当然并不影响书写,姜叙白尝试写了一下自己的名字,效果还不错。 利用纸张贸易,可以让姜叙白短期获得相当可观的资金,后续不排除纸张被他国破解,后期赚的钱大大减少的可能性。 当然了,资金是次要的,主要是那辉煌点数以及那个独特修正。 两百点的辉煌点数,足够点亮两次星斗,更何况捎带一个特殊的修正。 不过姜叙白心中清楚,他作为王室子弟,还是别以自己的名号从商为好,所以他需要一个人代替他从商。 渐渐的,一个人名浮现在了姜叙白的脑海中,蜀中名商——徐九昌。 有足够的人脉和声望,更重要的是,他不是世子那边的。 姜叙白需要他的工坊和人脉市场,这样推广的速度更快,也能赚到更多的钱。 徐九昌很好找,他经常出没烟花柳巷,相当于每次扫黄必有他。 实际上,姜叙白挺想去看看,来到世界这么久,一直没见识过异世界的风土人情,还是蛮遗憾的。 至于他为什么没去,不是因为他没找到,是因为他与赌毒不共戴天! …… 锦官城东西十街,南北八街,将锦官城有序分为了数个坊市,以西市为首,二十三个商坊都是徐九昌的。 自从蜀王放开对商业的限制,吸引商队入驻锦官城后,商人的地位便越来越高。 徐九昌作为其中之一,手段或许有些不光明,相比于其他人,他算是有良心的商人了。 在他准备前往妙音阁的时候,突然一个消息来了。 三公子要见他一面。 这让他很是惊讶,他与三公子素未谋面,为何突然要见他? 这妙音阁是去不得了,赶紧收拾一下,去见三公子,不论怎么说,三公子都是王室,必须严肃以待!还特意沐浴更衣了一番。 …… 来到姜叙白的府上之后,徐九昌见到了这位三公子。 相当俊秀的一位少年,虽然未及弱冠,可言谈举止之间,持重沉稳。 给徐九昌倒了一杯茶水,姜叙白面带笑容,说道:“先生请用茶。” 王家子弟亲自倒茶,徐九昌当然要喝,拿起茶杯一饮而尽,接着姜叙白又给他倒满。 姜叙白没有任何来自王室的架子,这却让徐九昌有些坐立不安,于是开口问道:“不知公子召小民前来,有何要事?” “确实有要事相托。” 对着徐九昌笑了笑,然后姜叙白说道:“本公子偶得一宝物,却不知价格几何,先生见多识广,想请先生做一评定。” 原来是这种事吗…… 虽然心中觉得有蹊跷,可徐九昌还是对姜叙白拱手道:“小民尽力而为!” 看着徐九昌这副谨慎得样子,姜叙白笑了笑,随即对旁边的家丁说道:“把纸拿上吧。” 纸?纸有什么好看的? 徐九昌满肚子得疑惑,却没说什么,毕竟一个公子,应该不会诓自己吧? “公子,您要的纸。” 这时候,家丁走了出来,手中捧着一摞纸,放在了姜叙白的案前。 纸??这是纸?? 见多识广的徐九昌看到这个东西时,心中大为震撼。 他不是没见过纸,现在的纸很粗糙,书写起来不如布帛,所以很少有人使用。 然而姜叙白案上的纸,比他所见的纸要白,并且薄上一些。 姜叙白提笔缓缓在纸上书写着——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晟关路,望东都,意踌躇,伤心燕齐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先生请过目。” 写完整首词,姜叙白轻吹了两下笔墨,然后递给了徐九昌,后者颤抖着接了过来。 看完了姜叙白写的词,徐九昌心中更是难以平复。 好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好纸!好词! 就是字难看了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