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天子的后宫 (第1/2页)
夜深了,一灯如豆。 天子虽然在郑县的官寺外住帐篷,但官员及其家眷的驻地则处于郑县官寺中。 很显然,郑县单薄的城墙似乎没什么防御力,但这面对掌握了渡河主动权的郭汜,依旧起到了某种心理屏障的作用。 中常侍苗祀依然没有睡。 “阿爷,这水的温度合适吗?” 小黄门慢慢地拿着铁壶给泡脚的木盆里倒着开水,观察着苗祀的脸色。 苗祀苍老的脸上满是疲惫,别看他才四十多岁,但这个年纪,对于宫里的宦官来说已经算是老人了,毕竟大汉的平均寿命在这摆着。 他平常又不是什么体力好的人,这一路下来虽然坐着驴车,依旧颠簸的不轻。 苗祀享受着难得的放松,没有睁开眼睛。 他拖着似乎有些粘痰在喉管的“嘶嘶~”嗓音说着。 “儿啊,你是个有心的......咱们这些奴婢都是无根之人,这一辈子最大的福分,就是伺候一个好主人,你明白吗?” 圆脸细眉的小黄门乖巧的点头。 “阿爷怎么当上这个常侍的,你晓得?” “跟对了主人,当年在董太后身边求去董侯那伺候。” 董侯,便是刘弋这具身体幼年时的称呼,因董太后(灵帝生母)抚养,天然就具备了某些派系特征。 而这种派系特征,却来自于汉末残酷的宫廷政治斗争。 光和四年,汉灵帝的美人王荣生下刘弋不久,何皇后便派人用毒酒毒杀王荣,之后,汉灵帝将他交由母亲董氏亲自养育教导,称为董侯。 为什么董承要把女儿董婉嫁给刘弋? 重要原因就是,董承是董太后的侄子,而董太后的政治派系是刘弋上位过程中,最为坚定的支持者。 与之相反,就是以何进为代表的何皇后(灵帝皇后)派系,与董太后派系关系极度恶劣,在毒杀了刘弋的生母后,把抚养刘弋的董太后也逼杀了,称得上是婆媳关系的负面典范。 而何皇后派系由于被董卓的西凉军一网打尽,亲手cao纵了废立少帝,改立董侯的西凉军这一政治派系,也成为了天然为刘弋站队的政治力量。 关东讨董诸侯则相反,诸侯讨董用的就是“废少帝”这一理由,而这个理由却恰恰是刘弋成为天子的关键。 这也是为什么现阶段刘弋要想方设法地干翻西凉军诸位军头,却没有对董卓以来的所有问题进行大清算的意思。 统治基础在这,非不能,实不愿也。 “对,也不对。” 苗祀扯了扯嘴角:“上边占着位置的人死光了,活下来的才好出头。” 小黄门噤若寒蝉,苗祀却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你觉得当今天子如何?” “天纵神武,有英主之姿。”小黄门低声道:“大家都是这么说的,陛下一件件事做的极漂亮,不光是宫里人,就是宫外人也都心服口服,觉得陛下是能中兴大汉的。” “天子是个有决断的英主,但也是个血气方刚的男人......伏家是天子在士族这边的代表,董家是天子在军队这边的代表,两边斗起法来,一个波浪就能把你这种小鱼小虾给吃干抹净了。” “请阿爷指点一条明路。”小黄门叩头如捣蒜。 “见到新来的那位琴师了吗?” “见到了。” “如何?” 小黄门埋起来的脸上有着不易察觉的羞涩:“自是天上仙女般的姿容。” 苗祀微微有些失望,这干儿不够聪明。 “蔡家的大娘子,以后指不定就是要当贵人的,自己想想蔡家是因为什么破落下去的?” 苗祀也不管他听没听懂自己的点拨,径自靠着垫子躺了下去。 蔡邕是因为董卓被王允刺杀后,在王允的宴会上感叹而被下狱,继而死亡。 既然董侯(刘弋)很大一部分政治基本盘就在西凉军这里,帝位也是董卓立的,董卓的rou体可以毁灭唾弃,但他的政治遗产却不能彻底否定。 王允呢? 王允刺董,对西凉军手段粗暴,以至于贾诩用计乱长安,李郭最后失去控制成为出笼猛虎。 如果以结果论来推断,王允刺董后的骄傲自大,才是如今天子窘迫至此的原因! 那与王允政治态度相反的蔡邕,是不是更受天子的待见呢?而且蔡邕已经是一个任人打扮的死人了。 从苗祀的旁观者角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