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列传_第十三章:管仲(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管仲(下) (第1/2页)

    【管仲固然是大才,但是若没有鲍叔牙,他也只能埋没于万千众人之中;有鲍叔牙,若没有遇到齐桓公,或者齐桓公先死,他的功业照样不能善始善终。但是管仲,偏偏有鲍叔牙始终欣赏他,又有齐桓公始终信任重用他,他又死在齐桓公之后。所有的运气都集中到他身上,故此,能够成就古往今来少见的功业。可见,人要成就大业,运气极其重要。】

    霸术

    鲍叔牙说过,一切都包在他的身上,管仲听了,就安心在鲍叔牙的府上住了下来。

    鲍叔牙在默默等待机会,因为他知道,即便如齐桓公一样恢弘大量的人,也不会在几天之内,就把一个蓄意射死自己的敌人,重用到成为自己的股肱大臣的。能够不计前嫌,不予报复,已经很给鲍叔牙面子了。

    没几天,机会就来了。齐桓公准备让鲍叔牙做齐国的相国。鲍叔牙极力推辞,说:“我不足以当此大任。”

    齐桓公笑了,说:“你休要推辞,我很了解信任你,这个位置,你不坐,满齐国也没有其他人敢坐呀。”

    鲍叔牙说:“您的赏识我很感激。可是,您雄才大略,气度恢弘。我的才能,仅能给您规规矩矩做个好官,若是辅佐您称霸天下,号令诸侯,则远远不够啊!”

    这话说的齐桓公心中一阵得意欢喜,忍不住挺起身子,说:“齐国有这样的人吗?”

    “有啊。”鲍叔牙回应道,“我前段日子跟您说的管仲,就是这样的人!”

    齐桓公笑道:“就是射了我一箭的那个管仲?你三番五次地推荐这个人,他真有这么厉害?另外,他射我的时候,绝情狠辣。这样的人,肯为我所用?”

    鲍叔牙说:“那时候,各为其主。管仲这个人,我很清楚,他是绝世的大才,比我强了不知道有多少。”

    鲍叔牙接着巴拉巴拉说了许多管仲比自己强的地方,最后,总结说:“总之,这个人就是当国相的料。大才也要有雄主才可以驾驭呀,放眼天下,除了您,也还真没有其他人能任用他呢!现在您不计前嫌,重用他,他一定也是尽心竭力,为您射取天下。”

    齐桓公听了鲍叔牙这一番推介,不禁神往,说:“既然这么好,那你叫他来看看。”

    鲍叔牙连忙道:“但凡这样的人,不可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当年,您的祖上姜尚,都是周文王亲自去渭水之滨礼聘而至的。何况,您大礼相聘,请仇人做自己的国相,天下人听说后,一定都会赞服您。”

    齐桓公一拍大腿,说:“好,就这么办。”他令祭司占卜了黄道吉日,斋戒沐浴焚香,准备了宏大的仪仗队,一路上锣鼓喧天,亲自去城外迎接管仲。请管仲同乘一辆车,手挽手回到了王宫。一路上,齐国百姓看到这一幕,都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回到宫中,齐桓公请管仲上座。管仲说:“我是败军之将,您的俘虏,蒙您宽宏大量,饶了我一命,已经感恩不尽。怎么能当得起这样的大礼呢!”

    齐桓公说:“过去的事情,不要提了,现在我有问题要请教先生。你坐下了,我才好开口。”管仲再三辞谢之后,坐了下来。

    以下是君臣二人的对话,这段对话,堪比900多年后,刘备诸葛亮之《隆中对》。诸葛亮一生,自比管乐。管仲是他第一钦佩之人。

    “我欲争霸天下,先生有什么建议,可以教我?”

    “欲霸天下,首要富国强兵。国家的兴盛衰败,根本在百姓。百姓强则国强,百姓弱则国弱。要百姓强,必须倡导礼义廉耻。怎么做?一个原则,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简单点讲,就是要让百姓富起来,百姓富了,礼义廉耻就有了生存壮大的土壤。怎么让百姓富?就是百姓想要的,就要努力去满足;百姓厌恶的,就要坚决地禁止。国家藏富于民,不与百姓争利。”

    “军备物资不足,怎么办?”

    “一方面,国家花钱去购买、储备。另一方面,收集民间的军备物资。可以设立赎刑,允许犯法的人,拿军备物资来赎罪。根据刑罚的轻重,缴纳不等的军备物资。收回来的武器装备或原材料,质量好的,用来锻造制作刀剑,质量差的,用来打造农耕用具。这样还带来一个好处,就是民间的武器装备都收归国家了。”

    “财政钱财不足,怎么办?”

    “大力发展商业。齐国滨临大海,可以煮海取盐,国家派人游于列国售卖,同时购买齐国短缺的货物,让各种货物流通起来。制定税收优惠,保护商人合法利益,吸引列国商人来齐国贸易。设立妓院,官方专营。盐铁和妓院,均为官方专营,民间不得私自经营。”

    “军队士兵不足,怎么办?”

    “兵贵精,不贵多。贵同心,不贵力。如果大张旗鼓的扩军练兵,列国也将同样扩军练兵,搞军备竞赛,谁也占不了多少便宜。我们可以通过内政之法来训练军队,有练兵之实而无练兵之名。”

    “通过内政来练兵?怎么练?”

    管仲为齐桓公一五一十地详细讲解练兵之法……最后,他说:“如此,可得精兵三万,有此三万人,足以横行天下。”

    “国家富强,军队强大后,那么……就可以征伐天下诸侯,称霸列国了吗?”

    “还不行。硬用武力来征服诸侯,事倍功半,不是最好的选择。”

    “那该怎么办?”

    “第一,搞好与周边诸侯的关系,把以前侵占的不是很重要的地方,归还他们。第二,派智慧之士,让他们带着金银财物,周游列国,宣扬齐国之德,结交天下贤能之士,暗中考察列国的风俗人情,山川地貌,为政之得失。第三,对一些治国不力、yin乱纂弑、国弱民背的诸侯,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