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列传_第四十六章:孟尝君???复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孟尝君???复相 (第1/2页)

    孟尝君这些日子在薛城,体验到什么叫做民心所向,明白为何要施“仁德”于民。

    冯谖自作主张,豁免了穷苦人家的债。这些债与普通的债不一样,借的人是在走投无路之下才借,眼见都还不起,眼见就要落入深渊之际,结果,被债主给豁免了。

    这不单单是免了债务,还给了一个人未来和希望。这份恩德,不仅借债人,即便是旁观者,也感同身受。而这位大善人,正是薛城的主人——孟尝君。

    这等事情,一传十十传百,整个薛城的人都知道了。那结果就是,薛城的百姓,都为自己有这样仁德之主而高兴、庆幸和自豪。

    孟尝君施仁德于民,民众自然也有回报!

    以前,孟尝放债,时间久了,就有些人,设法拖延抵赖债务。现在,这些人大为减少,原因是,他们受不了舆论的谴责。

    假若有人赖账拖延,大家就会议论纷纷,说薛公的债,你抵赖拖欠,你这个人的品行,实在是太成问题了,以后不能再与你打交道。

    邻里邻家的,没有多少人愿意被人这样鄙夷和隔离。所以,抵赖欠账的事情,大大减少。

    孟尝君的声誉也在大家的交口称赞当中,如日中天。

    听说孟尝君被免相而回归薛城,百姓们聚集起来,出城迎接。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孟尝君,没有人笑话他的个子低矮,也没有人因为他被免相而笑话他落魄。大家有的,都是热情和爱戴。

    孟尝君一直位高权重,势力庞大,有人害怕他,有人猜忌他,有人巴结他,有人提防他,有人攻击他,他都无动于衷。

    可是,这么多人的热情和爱戴,却令他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欣慰和快乐。而这,正是他一生追求和珍重的,在薛城,他得到了。

    这些天,薛城有头有脸的豪族大贾,不断地请他赴宴饮酒。这不稀奇,稀奇的是,居然不间断地有十数名贫苦百姓,有的捧着新鲜的蔬果,有的提着打来的猎物,站在府门外,满怀欣喜地要献给孟尝君。

    孟尝君听到通报,总是会亲自出迎,非常高兴地收下,邀请他们进来坐一坐,说说话,临别一定要回赠礼物。

    孟尝君非常享受这种生活,他心中常常感慨:“冯谖啊冯谖,你为我购置的仁德,今天,我才发现,正是我最需要的!”

    他感慨之下,又吩咐管事,将借贷的利息降低了三分之一。传出话去,说孟尝君借贷给大家,是为了能在大家在危急之时,能够助一臂之力,并非为了赚钱。之所以还收点利息,这些利息也不是自己用,而是用于补贴门下宾客。

    孟尝君说到门客二字,想到这次罢相,临淄城中弃自己而去的小两千人,不由咬了咬牙,心道:薛城的贫苦人,不过就是被我免除了一份债务,就对我感恩戴德。而你们这些王八蛋,住我的,吃我的,喝我的,见我落魄了,就做鸟兽散。同样是花钱买人,冯谖的眼光比我好了不知道有多少倍!

    想起冯谖,孟尝君下意识地朝门外望去。冯谖离开薛城已经二十余天,至今还没有消息。

    冯谖此番出游,看他的意思,是要游说秦王、齐王,复我相位。只是,五年前,我领兵破了函谷关,逼迫秦王割地求和,现在,他还肯拜相于我?即便他肯,我愿意吗?上次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啊。

    至于齐王,他刚刚千方百计逼走我,短短数十日,又怎么肯回心转意,再迎我回去?

    但是,看冯谖的神色,似乎对此事胸有成竹。

    那就等冯谖的消息吧!

    孟尝君正在府中沉思,就听得外面一阵喧哗,紧接着,赵异喜气洋洋地跑了进来,冲孟尝君道:“薛公,薛公,齐王要复你相位,相国仪仗队已经进城了。”

    孟尝君头嗡地晕了一下,心道:冯谖的手段,真是高妙。不过一个月,竟然逆转乾坤,实是天下奇才。这样的人,还要他自荐,我才能相识。我识人用人,火候还是不够啊!

    赵异见孟尝君并没有想象中欢喜,也收了笑容,轻声道:“复相是好事,薛公为何闷闷不乐?”

    孟尝君道:“这个相位,看上去高大上,其实还不是齐王手中的一块rou,他想给谁就给谁。他不想给了,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收回去。这有何喜悦可言?”

    赵异武功出色,言辞却非所长,听了孟尝君的话,虽觉有些道理,但不知道哪里感觉不对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